如何处理员工的违纪行为

一、如何处理员工违纪行为

1.对员工违纪行为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同时你的每一项制度和条款都要违反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在这种情况下,员工签字的一些规章制度,将是员工违纪后,你对付他们的最好工具和法宝。

2.在日常业务管理过程中,员工有轻微违纪行为时要进行劝阻和正确引导,严重违纪行为要及时警告。对于员工的违纪行为,员工自己的直线经理要在第一时间处理。

3.每当企业中出现特定员工的严重违纪行为时,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尤其是直线领导,就要在整个时间内确认事件的具体事实,估计给企业造成的后果的严重程度,并在第一时间采取行动挽回损失。并且在处理整个事件时,需要得到违纪员工的书面确认。

4.当员工违纪时,作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通知公司工会组织,表明公司将根据公司相关规章制度对违纪员工做出具体处理意见。工会将组织一次职工代表会议。对违纪员工做出最终处理意见。

5.对于违反公司纪律的员工,禁止做出过激行为,员工工资随时无据扣除。企业不问青红皂白单方面做出违法的事情,比如伤人,限制员工的生命自由。任何时候都不要做违法的事情。

6.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应当根据工会会议的讨论和处理结果进行处理,特别是要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的,必须按照劳动合同进行处理,不得违反《劳动合同法》关于违规处理员工的部分规定的具体条件。

二是对违纪员工的处罚设置及应注意的问题

企业的有效管理依赖于完善的企业规章制度。企业处罚权是规章制度中最敏感、最重要的部分,用人单位处罚权的设定应符合以下条件:

1,立意。企业设定处罚权的目的应该是为了保证劳动者履行劳动义务,提高企业生产效率,而不是为了其他目的,比如克扣劳动者工资、逃避法律规定的义务、侵犯劳动合同人身权等等。

2.适当性。企业设定的处分权既要合法,又要合理、适当,不能影响劳动者的基本生活保障,更不能以牺牲劳动者的基本生活保障为代价。比如对违纪违规员工进行罚款,虽然企业有自由裁量权,但一般来说,罚款的具体金额不得超过员工月标准工资的20%,扣除罚款后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这样在仲裁或诉讼中容易得到支持。

3.范围。企业中的惩罚作为一种负激励措施和预期的警示作用,只能规范企业中从事生产和企业管理的劳动者的行为,不能随意扩大惩罚的范围。同时,劳动者只有在一定程度上违反了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给用人单位造成一定损害的情况下,才应当受到处罚。非常轻微、无足轻重的行为,不应纳入处罚体系。

4.限制。用人单位设定处罚权时,一般不涉及劳动合同的变更和解除,这也是最容易引发劳动争议的企业行为。一旦涉及劳动合同的变更和解除,仲裁机构或法院可以介入,审查劳动合同的变更和解除是否“完全合理”。同时,在实践中,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员工流失是用人单位最大的成本,在员工绩效没有达到公司预期时,帮助员工改正错误,可以节省大量的财力和人力。

5.清晰度。用人单位设定的处分应当明确具体,明确区分一般违纪、严重违纪和不同岗位严重违纪,对不同程度的违纪行为确定不同的处分,在文字上尽量避免使用“情节严重”、“情节恶劣”等模糊用语。如果可以规定:工作时间擅自离岗的,可以给予口头警告或者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对一般违纪给予口头警告,对严重违纪给予书面警告,对严重违纪解除劳动关系。两次一般违规视为严重违规,两次严重违规视为严重违规。等一下。

三、处罚违纪员工时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我们必须处理人性化问题

要给予违纪员工特别是一般违纪员工申辩和解释的权利和渠道,鼓励和帮助员工改正错误。第一,让员工有维权的权利。在平等和平的对话中,即使解除劳动合同关系,也能减少对抗和法院诉讼的机会;二是给员工自我救赎的机会,充分利用其升职加薪的心理,提供限期改正的方案,并对其行为进行跟踪,给予各种提示。

第二,证据要齐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3条规定:“因用人单位作出的辞退、开除、开除、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因此,企业做出解除劳动关系等对员工有重大影响的决定,保存和收集证据是非常重要的。证据的收集要及时,固定证据要在第一时间收集。照片、录音、录像、录音证言、事件说明或对当事人的书面批评等。,应在员工违反纪律时立即收集并修复。证据的收集应该是全面的。通常情况下,能够证明员工违纪的证据主要有:(1)员工的“自我批评”、“申辩”、违纪说明等;(2)有受处分员工本人签字的处分记录;(3)其他员工和知情人的证明;(四)相关物证;(五)相关书证和视听资料;(6)政府有关部门的意见、记录和证明。司法实践中,违纪员工签名的书面材料往往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法院愿意采纳的最有力证据。

第三,程序的合法化

1.必须确保企业制定的法律规章制度,特别是对违反纪律的员工的处罚规定,已经公布并让每个员工都知道。需要通过工会或者逐一落实,惩戒处理也可以在劳动合同中设定。如果没有规定,就不应该处罚。

2.对于“不犯大错误,却不断犯小错误”的员工的处分,平时要注意记录。对于旷工、迟到或早退的员工,要注意做好考勤记录;每次发生违纪行为,企业都会做出相应的书面处理材料,并要求员工签字。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劳动合同法》、《工会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事先告知工会理由。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劳动合同的规定,工会有权要求用人单位予以纠正。用人单位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

3.交付是处理员工的必要程序,容易被很多用人单位忽视,往往导致仲裁和诉讼的失败。必须确保处理意见或解除劳动合同的书面通知已送达违纪员工。如果我不在,我会交给和我住在一起的成年亲戚签收。如果直接投递有困难,我可以邮寄。挂号询价单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发货日期。只有在被送达的员工下落不明或无法通过上述送达方式送达的情况下,本人才能公告送达,即张贴公告或通过新闻媒体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