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企业运营能力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一)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又称应收账款周转次数,是一定时期内商品或产品主营业务净收入与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比值,是反映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净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了企业应收账款的变现速度和管理效率的高低。换手率越高,说明的越高:

(1)账款催收快,账龄短;

(2)较强的流动性和短期偿债能力;

(3)可以降低催收成本和坏账损失,从而相对增加企业流动资产的投资收益。同时,通过比较应收账款的周转期和企业的信用期,也可以评价采购单位的信用程度和企业原有的信用条件是否合适。在评价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否合理时,还应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进行比较。

(2)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又称存货周转次数,是一定时期内主营业务成本与平均存货余额的比值。它是反映企业库存周转速度和销售能力的指标,也是衡量企业生产经营中库存运作效率的综合指标。

存货的周转速度不仅反映了企业在采购、发货、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管理状况,而且对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一般来说,存货周转率越高越好。存货周转率越高,说明变现越快,周转越大,资金占用水平越低。库存占用水平越低,库存积压风险越小,企业的流动性和资金使用效率越好。但在分析存货周转率时,要注意消除不同存货计价方法的影响。

扩展数据

相关原则

反映企业资产运营能力的指标有很多。要正确分析和评价企业的资产营运能力,首先必须正确设计评价资产营运能力的指标体系。在设计和选择评估资产营运能力的指标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资产运营能力指标应反映提高资产运营能力的实质性要求。

企业资产运营能力的本质是用尽可能少的资产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实现尽可能多的销售收入,创造尽可能多的净收入。

2、资产营运能力指标应反映各种资产的特征。

企业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两者各有特点。对于固定资产,要考虑其使用价值和价值分离的特点,在指标计算中从两个方面考虑;对于流动资产来说,应该主要体现流动性的特点。

3、资产运营能力指标应有利于评估和分析。

应尽量采用现行制度规定的考核指标,或根据现有会计数据可以计算、容易分析的指标,否则指标再好也没有实际意义。

百度百科-企业运营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