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关在古代是什么地位?

南街以西为百川关号,坐西向东,与南北两侧路面相连。是南街最高的店面。百川通号创建于1860。

草房的主人叫曲,是祁县曲家大院的主人。屈家富起来靠的是家族第十四世继承人屈通海,他在包头和内蒙经营粮油、茶叶和私盐。后来发展成缎庄、钱庄、茶庄。经过近百年的经营,积累了丰厚的商业资本,被后人称为“晋商八大富豪之一”。

票号成立后,为纪念屈的贡献,以其词“百川通”命名,意为“海纳百川,财源滚滚,水到渠成,源源不断”

当时百川通设立了23家分号,遍布全省,资金近1162000两。银行与官员、富商挂钩,官行也是外汇主力银行,分红可观,可谓中国银行业的后起之秀。

然而,就在钱庄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屈却认为物极必反,人极必衰。他预感到他的银行可能会倒闭。于是,他在1902会计期间分红后,断然退出了银行的所有股份。后来出现了银行资金周转不灵的严重情况,百川通银行衰落了。

百川通票占地面积约1.300平方米。整体布局严谨,对称,封闭,错落有致,院与院之间相互勾结,商业与居住氛围并存。

票号的装饰非常考究,用料很大,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艺术价值很高。配有碑书《百福》、《白寿》,窗棂有“灯笼景”,上书“桃石榴”、“蝙蝠”、“长寿”等字样。鼓石刻刻有戏剧人物故事,具有明显的晚清风格。

票号里专门建了大吸烟室,招待抽大烟的顾客。里面的沙发脚看起来很特别,就像老虎的爪子一样。

在古代,只有四品以上的官员才能享受这种虎腿家具;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只有能给银行带来巨额利润的大客户或重要职位的官员才能获得如此高的待遇。

在古典家具的制作中,紫檀木、花梨木、红木等都是非常珍贵的木材。这些木材种类稀少,生长缓慢,数量非常有限。到了明清后期,紫檀木和花梨木基本灭绝,成为不可替代的自然价值。

在百川通票号的帐房里,靠墙的高跷几乎都是铁木的,质地坚硬,树干高大。一般制作的家具都比较大,帐桌是黄华丽木的,是为明朝制作的。不仅看起来简洁大方,还突出了木材本身的美。

木材古董中有一个行业术语叫“皮壳”,指的是家具外面的包浆。这种包浆一般是一层玻璃,很软,有一种老的感觉。但是会计室的会计台,用了之后就很少了。

银窖是藏银在银行的重要场所。虽然陈设质感一般,造型简单,但每一件都是精心设计的。

银窖里的银箱是银行存放流动资金的地方。整个设计主要体现了“巧”字。虽然表面积不大,但是边上有个小抽屉。打开银盒子的盖子后,可以看到一个很大的空间。

这种逐层设置网格的方法既体现了银盒的实用性,又突出了它的保险性。

在中国家具史上,不同地区根据各自不同的背景和生活方式,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格,出现了苏式家具、广式家具、京味家具。

清末,晋商的兴盛和深宅大院的修建,促进了金牌家具的出现。晋派的家具大多是胡桃木做的,没有紫檀木和红木贵,但却是山西特有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树种,银窖的罗汉床就是其中的典型。

罗汉床是床和箱子的组合,上半部分是床,下半部分是床箱。床箱是用来藏银子的,上面有暗锁和床垫,可以掩人耳目。可以说是万无一失。里屋还有一个地下室。上面的抽屉拆下来后,下面的板子也可以拆开,可以存放很多银子。

中央大厅和贵宾厅是票号中接待客户和洽谈业务的场所。为了显示他的身份和地位,蔡东不惜重金营造大厅的气氛。除了建筑本身,家具是主要的装饰和展示手段。

大厅里的红木镜子和两边的仿古架子都是用紫檀木做的,是京味家具的风格。这类家具在装饰主题上多采用博古图案。古色古香的架子上有牡丹、莲花、瓶子,象征富贵平安,牡丹、蝴蝶则有报喜招财的寓意。

在各种家具中,椅子是种类最多的。中间有两把太师椅,是明代的。椅背和扶手都比较高,椅背是根据人体脊柱的曲线设计的,坐在上面会感觉很舒服。

太师椅起源于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以官衔命名的椅子。到了宋代,北京官员为了给一把太师椅让坐,特意在椅背上加了一片荷叶,所以称之为“太师椅”。顾名思义,只有在太史居住的人才有资格坐,清朝中叶以后才进入寻常百姓家。

贵宾室有床,名曰“长春天地雕盖,龙脚裱床”。床面雕刻葡萄,寓意长春天地。

牡丹代表财富。床的下部有一个抽屉用来存放衣服。床侧墙上刻有如意、莲枝兰花,寓意富贵荣华,生生不息。而且这张床是家具中的经典,集浮雕、通雕、镂空雕、线雕等多种雕刻手法于一体。

佛寺供奉观音菩萨。商人出门讲究拜佛,而观音菩萨是普通人心中能救众生、救众生的神。

据说佛寺里的这位菩萨已经供奉了几百年,赢得了屈家的信仰。观音像保留了佛教最初的塑造风格,有男人的身材,女儿的模样和印度风格的服饰。所谓“看透了世界就睁不开眼睛,读懂了世界就睁不开眼睛。”这既是菩萨修行的真实写照,也是告诫人们不要做坏事,多行善事。

票号里的家庭会客室是用来接待来探亲的小伙家属的。室内家具没有中央大厅和贵宾室那么豪华,陈设完全按照普通人家的格局布置。两边胡桃木做的平衣柜是清末作品,青铜饰品齐全。

接待室挂着65,438+02条,是同治皇帝65,438+0,870年送给河南布政使方伯和他的妻子徐六十大寿的。主要内容是表彰吴伯夫妇的丰功伟绩和生日祝福。

票号里有光绪皇帝特别赐的“第二代专利印章”的牌匾。因屈原之子屈曾居第三地,故用“专利印”。可以说,屈是中国历史上集官、商、绅于一身的社会活动家。

屈爱国护矿,积极投资近代商业,兴办新式学堂。后来,曲多方集资,强行从英国赎回山西矿业公司的采矿权,改组火柴公司,并捐资22000元创办祁县女子中学。

他所做的一切,都是靠他父亲屈为他打下的经济基础来实现的。这块牌匾是为了表彰屈家两代人在商业和金融方面的杰出贡献。

在各种卧室家具中,闺房的家具价值较高。梳妆台是清朝中后期制作的,镶嵌的。内层为杂木,外层覆盖黄华丽,既节省了大量珍贵木材,又不影响家具美观。梳台上可以看到白色的花雕,是象牙制品。除了象征财富和权力,象牙还可以用来辟邪和保护和平。

闺房外间有两把椅子。椅面比较低,只有靠背,没有扶手,就是女士椅。女士坐在这两把椅子上,只能坐在1/3的椅面,不能坐在后半部分。坐着的时候,她必须双膝并拢,双手放在上面。俗话说,有站姿,有坐规。

闺房的墙上,还挂着一幅清朝的油画,母子平安图。在中国古代社会,闺阁女子是没有地位的,只有结婚生子才能提高地位。所以也叫“母亲为了你的图,要靠孩子”。

闺房里的琴案之所以叫鸡翅木,是因为木头上的花纹和鸡翅上的很像,是一种罕见的木材。

唐代王维曾说“那些红梅春来时,冲你南国枝”,这红豆就是凤尾蕨的果实,所以凤尾蕨又叫红豆木、相思木,是中国古代男女之间表达相思之情的信物,所以凤尾蕨做的家具一般都是闺房用品。

在百川通经营之时,瞿家与当时两广总督曾国荃、曾国藩、张之洞等关系非常密切,官商相连,百川通更加繁荣。

闺中落地镜,是屈的侄孙与票号丰厚的掌柜马所选女儿出嫁时,张之洞送的礼物。镜下由五排龙组成,称为“隆庆福禄”。雕刻手法精湛,是镜中极品。

后厅是蔡东居住的地方,厅内神龛旁放着一个圆锥形的官帽盒。一般来说,放在这里的帽子只有礼帽,没有花羽毛。是商人发了财之后买的虚官。它没有实权,不享受国家工资。它只是起到了亮门楣的作用。

大厅墙上挂着一幅乾隆年间的八扇屏风。八扇屏风的立体感非常鲜明,被称为“对花绣”,用丝绸包裹,沿边缘绣上五颜六色的丝线。

八扇屏风中间的第一条和最后一条图案都是瓶子,代表和平。右边的瓶子旁边,有一个如意,代表“文”,左边的瓶子旁边,有一把剑,代表“武”,然后中间绣着琴棋书画。瓶身上插牡丹花代表“富贵”,荷花代表“纯洁”,兰花代表“高雅”。

后堂卧室的床是一张鸳鸯床,也叫情侣床,是胡桃木做的,床面镂空雕有葫芦,寓意子孙后代兴旺发达。床内有小横杆,横杆两端是小抽屉,可以存放女性头上的饰品。

床的侧墙是双层夹层,可以用来固定蚊帐或者窗帘。好像很讲究,据说慈禧太后也用过。

床两侧的茶几上镶嵌着青花瓷盘,是清朝康熙年间制作的。瓷器上有法螺、宝伞、白盖、莲网瓶、金鱼、盘长、八宝组合的佛教八宝图案,相映成趣,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墙上挂着一个衣帽钩,叫“十闲”,也就是说,它的功能很齐全。没有衣服挂的时候,挂在墙上也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不仅美观,而且实用,设计非常巧妙。

书房是文人活动的天地,文化氛围浓厚。书房里的家具也要求制作工艺精益求精。典型的书房家具包括书桌、画箱、古董书架和钢琴桌。书房家具古色古香,比例和谐,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

清代家具讲究雕刻、绘画等技法的运用,含蓄蕴藉。可以说,画面一定是有意的,寓意一定是吉祥的。书房里的古董架子采用了透雕和浮雕两种工艺,中间抽屉浮雕有“龙纹”。

在中国古代,它是各种吉祥图案中最高的吉祥符号,是神武和平与力量的象征,也是“德帝”和“天威”的象征。只有君主级别的贵族才能使用它。

中央大厅的太师椅是明代制作的,线条简洁,而书房里的两把清代太师椅雕刻豪华,大面积用大理石制作,镶嵌贝壳。在阳光下,它们五颜六色,闪闪发光。红色是最美丽的,蔡东认为它是好运和好运的象征。

像这套家具,保存的相对较好,中间有一个小茶几,从材质年代、工艺、完整程度来看,都很有收藏价值。

书房里还有一把很特别的椅子。从侧面看,椅子本身可以折叠。椅面由猪鬃制成,官员出行时携带。一般椅子都是成对的,只有这把椅子是单个的,用来显示它的独特性。

百川通票已经营业几千块了,而且进行的如火如荼。几十年来,蔡东一直统治着商业世界,这让后人钦佩不已。票号中的豪华家具足以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蔡东睿智的商业头脑和奢华的生活情趣,具有非常可观的欣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