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哪些方面构建中国的金融风险管理体系
我们可以借鉴“金融部门评估计划”的系统经验,完善我国的金融风险防范体系。
(1)建立财务风险评估体系。
金融风险管理主要有四个环节,即识别风险、计量风险、防范风险和化解风险,这些环节都依赖于风险评估,而风险评估是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已有一些风险评级机构和风险评级指标体系,但还不够完善。需要做好以下工作:①完善科学的财务预警指标体系。②开发财务风险评估模型。
(2)建立预警信息系统
完善的信息系统是有效监管的前提。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市场统计指标体系,但对风险监测和预警的支持仍然有限,与巴塞尔委员会《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①增加描述市场整体金融风险和金融机构风险的指标,为风险监测和预警提供信息支持。②严格完善金融机构财务报表制度,制定严格的数据采集内容和格式、方式方法、采集渠道。金融机构上报的信息要经过会计师和审计师的审计。如果发现欺诈或拖延,监管部门应该对其进行处罚。
(3)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
金融机构的治理结构好不好,对防范金融风险非常重要。如果公司治理结构有缺陷,就会增加金融体系的风险。外资银行的实践表明,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应归咎于公司治理的缺失。近年来,我国金融业改革高度重视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定位仍不清晰,高管层仍将治理权和经营权合二为一,缺乏治理和经营的监督机制。从表面上看,股份制商业银行治理结构良好,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股东贷款比例过高、忽视小股东收益等问题。因此,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应做好以下工作:①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分权结构。②完善公司治理的组织结构。③完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④加强信息公开和透明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