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的快速发展是怎样的?
65438年至0999年,西沙海槽发现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总资源量超过700亿吨油当量,约占我国海上油气资源总量的一半。南海的资源开发正显示出前所未有的潜力。
2000年发现歧口18-2含油构造,勘探发现曹妃甸12-1含油构造。
2002年初,东海和西湖天然气联合开发项目启动。
2003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石化公司、壳牌公司和优尼科石油公司共同签署了春晓气田群项目开发合同,涉及总开发面积2.2万平方公里。
2003年东方1-1气田投产,产量16亿立方米。2006年全面投产,产量27亿立方米。这是中国第一个自主开发的气田。
2003年,南海周边国家年产原油超过5000万吨,2004年渤海油田年产油气1006万立方米。渤海油田产量突破1000万立方米,标志着渤海油田从此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
图4-5中国海上油田油气田分布图(引自本书参考文献[6])
2004年,为加强海洋石油开发,中国石油海洋石油公司成立。
2005年春晓气田投产,产量约6543.8+0.9亿立方米。
2005年,南堡油田被发现。
2005年6月5438+2月,南海东部陆丰13-1油田投产,证实了技术的进步。
2006年,渤海油田全年油气产量超过15万立方米,超过南海东部,同时成为中国最大的油气生产海域。
2006年,通过与Haschi公司的精诚合作,中国第一口探井荔湾3-1-1获得成功。南海珠江口盆地荔湾深水天然气构造的重大发现,填补了我国深水油气发现的空白。该构造已探明储量约6543.8+0.8亿立方米,大大增强了对中国海域深水勘探前景的信心。
到2006年,中国共有50个油气田,其中23个是自营的,27个是合作的。油气田分布见图4-5。
2009年,陆丰13-1油田因石油合同到期,成为中国中海油第一个恢复自营的油田。
到2009年,中国海上油气产量超过5000万吨油当量,成为中国重要的油气供应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