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航空集团的辉煌历程

在雄伟的贵州高原上,举世闻名的黄果树瀑布奔腾向前。享誉海内外的中国贵州航空工业集团在黄果树瀑布之畔,历经40多年风雨,谱写了搏击长空、振兴中华的壮丽诗篇。

从蓝天上俯瞰,贵航集团就像一头卧在贵州高原上的雄狮,头在省会贵阳,身卧贵州中部。云贵公路100多公里沿线,散落着数十家企业。

经过40多年的开拓努力,贵航集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已成长为中国最大的企业集团之一。集团拥有40余家企事业单位和51,000名员工,是以战斗机、航空发动机、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为支柱产品,以资本和产品管理为纽带,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军民两用企业集团。

然而,4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号称“天不晴三日,地不平三尺”,别说飞机,就连汽车也看不到。正是在这片荒山上,贵航集团早期的三线建设者们修路,日夜奋战,为祖国的航空事业创造了今天的繁荣。

贵航集团诞生于三线建设的特殊时代。40多年前,根据国际形势的需要,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作出了“狠抓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1964 165438+10月23日,国务院批准成立贵州省区域建设筹备办公室。于是一场规模空前的三线创业人民战争就此展开。经过严格选拔的一万多名优秀干部职工,打着“好人快上三线”的旗号聚集在一起,离开了大城市。他们夜以继日地聚集在云贵高原的深山里,开始了贵州航空工业史无前例的创业。他们在风中露宿,点上一盏灯,搭起一顶没有遮蔽物的帐篷,喝着没有水的稻田水。嘹亮的号角声和隆隆的炮声打破了千百年来高原的沉寂,用汗水、鲜血乃至生命奠定了贵州航空工业的基础。20世纪70年代初,贵州航空工业已初具规模,建有45家企事业单位。贵州航空工业企业集团就像一串镶嵌在高原群山中的珍珠,横跨贵州11个市县,绵延400多公里。

9月1970,18,一架银色战机在云贵高原上空起飞,贵航人研制生产的第一架飞机试飞成功,为年轻的中国航空工业增添了新的风采,实现了周恩来总理1970一定要建成贵州航空产业基地的心愿。自此,贵州航空产业基地如雏鹰展翅,为年轻的国家增添了坚实的后方航空产业基础。贵州航空工业基地的建成,对于调整国防工业战略布局,加快我国军事工业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仍然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时光飞逝。上世纪8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沸腾的大山,三线军工企业开始用自己的眼睛看外面的世界。

面对贵航集团如何在改革开放中加快发展的决策,贵航集团审时度势,举起了二次创业的大旗。用第一次创业中铸就的不畏艰难、特别能打硬仗的“011”精神,团结激励广大干部职工,开启打造新时代高科技特色飞机、汽车科研生产基地的新征程。

二次创业,贵航人坚持航空为本,军品先行,民拥军。1985年,自行设计制造的歼7高级教练机飞上蓝天,解决了空军海军的燃眉之急,结束了我国没有高级教练机的历史。1987年,歼7飞机与另外两架国产飞机一起亮相第37届巴黎国际航空博览会,被法国新闻媒体誉为“亚洲之星”。实现了国产实体飞机参加国际航展零的突破。歼7飞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0 165438+10月9日,贵航研制的歼轰七P飞机首飞成功,性能和质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P型机的研制在19个月内完成了方案论证、设计图、零件制造、总装调试,首飞成功,创下了“0-1速度”。P型飞机精神和航天工业精神已成为中国航天工业发展的精神动力。

经过改革开放大潮的洗礼,贵航集团在“军转民”、“对内对外”的发展战略上迈出了新的步伐。集团本着“技术相似、工艺相似、结构相似”的基本原则,大力发展汽车、汽车零部件等民用产品,并迅速做大做强,成为主导产品。贵航汽车零部件企业经历了七五、八五、九五、十五的技术改造,形成了完整的汽车零部件科研生产规模能力。其产品几乎覆盖国内所有车型,在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成为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小巨人”。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地方经济做出了突出贡献。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贵航集团走出了一条“军转民”的成功之路。

但是,创业之路不会一帆风顺,任何企业都不会有永久的辉煌。20世纪末21世纪初,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加快,中国市场经济大潮风起云涌。贵航集团面临着如何加快进入国际市场竞争的战略发展——贵航集团董事长周万成和决策层领导敏锐地提出了如何加快贵航集团发展的命题。周万成指出,面对中国入世的大趋势,贵航集团必须抛弃幻想,转变观念,轻装上阵。消除传统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思维定势和心理定势,以全新的面貌、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思维方式迎接这一挑战;我们必须主动加快企业改革和结构调整的步伐,进行集团内部的大变革、大调整、大重组,使贵航集团以崭新的面貌从容进入国内外市场。于是,贵航人再次举起了创业的大旗。在更高的领域探索前进。几年来,集团决策领导层带领广大干部职工谋划实施走出去的集团战略,迅速调整整合这支6万多人、40多家企事业单位、近百亿资产的庞大集团军,冲出了被称为“喀斯特”高原的相对封闭环境,在国内市场发展壮大,走向国际市场。

贵航集团主动调整战略,突出飞机、航空发动机、汽车零部件的核心竞争力,逐步形成了发展战略:以航空为导向,军民融合,突出主业,精简主体,发展第三产业,资产组合,板块经营,前移阵地,上移军民结合点。

贵航集团各项发展战略的实施,重新整合和打造了这支庞大的“舰队”,使其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风暴来袭时,以崭新的面貌和强健的体魄扬帆远航。贵州百科——全世界贵州人写的网络百科。

贵航人辉煌的过去没有束缚他们的手脚,恶劣的环境没有遮蔽他们的视线。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他们的答案是:做强做大。同时打造航空、民品、第三产业三大支柱,加快企业改革重组,让贵航集团不断发展壮大,立于不败之地。

2003年,由贵航集团自主研发的新型高级教练机、无人飞机山鹰在贵州高原研制成功,再一次创造了航空工业史上的奇迹,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黄果树瀑布,奔流不息,一去不复返;贵航集团也像大瀑布一样,自强不息,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