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天龙水电站工程设计
工程设计单位: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设计;初步设计报告由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设计。第一个枢纽设计是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工厂枢纽的设计是四川清源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胡天龙电站装机容量为18×104kW。电站的主要建筑包括大坝、引水隧洞和厂房。大坝是1933年叠溪地震形成的小海子天然堰坝。导流洞进水口位于小海子天然坝址上游右岸,距坝址约150m。隧洞全长6.76km,进水口底板高程2130m,为圆形有压隧洞,设计直径6 m..引水隧洞进口段边坡总高度超过700m m,进水口位于坝址右岸,边坡总体走向为N40 ~50W,坡脚高程为2130m,坡顶高程为2860m。其中,高程2130 ~ 2300m路段,坡高170m,坡角50 ~ 60°,局部达70°;缓坡段高程为2350~2540m .在阶地后缘发育有较宽的缓冲沟。出露地层为T2z层结晶灰岩、变质砂岩夹千枚岩。上部为厚度为5 ~ 10m的粘土,下部为夹粘质粉土的孤石。进口边坡岩体风化卸荷强烈,岩体完整性差。根据钻孔和平硐了解,岩体强风化带厚7 ~ 20m,岩体多呈碎块状结构,纵波波速Vp一般为2000 ~ 2100m/s;弱风化带厚度为20 ~ 30m,岩体呈破碎结构,纵波速度Vp一般为2100 ~ 2300m/s..卸荷带的水平宽度为40 ~ 60m,强、弱卸荷带的下限与强、弱风化带的下限基本对应。卸荷裂隙多沿边坡分布,进水口高边坡在天然状态下和发生ⅸ度地震时是稳定的。鉴于本工程区域属于高烈度地震区,坡度高且陡,不同高程的自然坡角差异较大,根据坡度的地形地貌效应判断陡坡处的灾害高于缓坡处,在陡坡与缓坡交界处采取工程防护措施,防止地震引起的局部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