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的激励机制
(一)公司治理和激励机制
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框架,现代企业最根本的特征是
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两权的分离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人(所有者)和代
管理者(经营者)之间既有合作也有冲突,所以需要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
形成相互制衡的机制,协调责权利关系。契约理论认为,企业
它是一系列契约的集合,涉及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所有者。
等等。公司治理就是这样一种处理企业各种契约关系的制度(周守华,杨
慧敏,2000)。
激励机制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内容。所谓激励机制,是指组织体系中的激励。
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激励因素或诱因相互作用的总和,即,
是指企业激励的内在关系结构、运行方式和发展演变规律的总和。淹没
它是否合理有效,对公司治理的效率和目标是否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治理源于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以及由此产生的委托代理关系,代理
理论告诉我们,只要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就需要一种激励机制,因为存在代理问题
不是一份完整的合同就能解决的。激励机制是解决代理问题的基本途径。
。因此,公司治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就体现在所有者对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上。
通过它来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防止经营者背离所有者的利益,因为企业
业主的利益最终能否实现,取决于经营者的行为或决策;科学
激励机制还能解决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是健康的。
低代理成本保证了公司治理目标的实现。
(二)激励机制和绩效评价
激励机制是否有效,取决于激励主体和激励对象的目标设定的程度。
利益共同作用,从而使奖励具有足够的激励额度和合理的结构(刘
严,2002)。因此,激励机制的实现取决于两个方面:绩效评估和报酬契约。
绩效评价是指评价主体利用所掌握的信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程序对评价对象进行评价。
、指标等,进而对评价对象在一定时期内的行为做出一些判断。
奖励合同是激励主体根据业绩评价结果向激励对象支付的固定收入。
它按照激励与约束对称的原则,与风险收益、短期收益和长期收益融为一体。
一套奖励制度,使激励对象能够做出有利于激励主体的行为或决策。从这个角度来看,震惊
激励机制与业绩评价的关系是:业绩评价是激励机制和报酬契约执行的前提。
契约的基础,公平的业绩评价是报酬契约发挥其激励功能的基础;同时,有效的刺激
激励机制会提高激励对象的绩效,形成良性循环。
需要说明的是,绩效评价体系分为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目标和评价手指。
标准、评价标准和评价报告是六个要素,本文选择绩效评价的主体、客体和指标为。
对以下主要分析对象进行阐述。选择主观和客观的绩效评估是因为这两个要素是
绩效评估的前提是只有在理解“谁评估”和“谁评价”的基础上研究问题
有道理;选择绩效评价指标是因为它是客观载体和评价内容。
外部绩效,在绩效评价体系中处于最基础的位置,绩效评价是指
标准是评价方法的具体表现,评价理念可以通过绩效评价指标的设置来实现。
(吕清平,刘智慧,2003)。评价主体是通过不同的绩效评价指标来影响评价。
价格对象的利益导向,或降低风险。
总之,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结构,激励机制就是公司治理。
核心内容,而绩效评价是激励机制的前提和基础。三者紧密相连,如果
公司治理结构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激励机制未能产生代理人行为
生活驱使和约束,绩效考核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激励机制和业绩评价
价格只能在科学合理的公司治理框架内成为实现企业价值的重要手段,而
公司治理只有在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恰当的绩效评价的具体运作下才能形成
有效的制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