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企业上市为什么这么难?
餐饮行业集体遭遇滑铁卢。
3月初,海底捞(06862.HK)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预计2020年净利润较2019下降约90%。这一成果在市场上引起轩然大波,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榜。这个消息对于整个餐饮行业来说是爆炸性的。在一直看起来很火爆的海底捞,也遭遇了寒冬,让人感触颇深。
除了疫情的影响,一些客观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创始人张勇、舒平、石永红,二把手夫妇等因素,都打击了这个市值3000亿的餐饮巨头。截至目前,海底捞总市值为2878亿,市值从巅峰时期蒸发了200多亿元。
港股、美股的餐饮企业遭遇滑铁卢,国内上市的餐饮企业也未能幸免。老字号餐厅全聚德的估值持续下跌。目前总市值只有巅峰时95亿元的三分之一。中国火锅第一只小肥羊,2008年在港股退市,一直到2012,也只维持了四年。曾经红极一时的湘鄂情每况愈下,不仅改了名字,还改了名字。
无论是曾经的世界餐饮业首富张勇,曾经的国内餐饮业首富孟凯,还是小绵羊张刚,他们的辉煌过后都很难有所作为。就连国字头背景深厚的全聚德包敏也不得不被封,让位于白帆,国内几大餐饮巨头集体遭遇滑铁卢。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俏江南的上市
上市就像婚姻围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在全聚德、小肥羊、湘鄂情已经在资本市场上血本无归的情况下,张兰、俏江南一度不择手段谋求上市。最终他们不仅没有上市,还失去了自己一手打造的俏江南的控股权,惹上了官司。
俏江南的创业故事就不多说了。张兰看到小肥羊上市,全聚德上市,也很期待。即使完全不为资本市场所动,她也梦想着登录资本市场,实现财富的爆炸。正好赶上俏江南为北京奥运会独家供应中餐,张兰觉得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于是他与丁做了一笔功权交易,这在江湖上叫做赌博。
CDH以2亿元的价格收购俏江南65,438+00.53%的股份,但前提是俏江南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上市,否则张兰将已出售股份翻倍。这对张兰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毕竟当时能上市的餐饮企业并不多,相关监管部门对餐饮行业的上市要求也一直比较严格。张兰高估了自己和俏江南这座城市。无论她怎么努力,即使她改变了国籍,成为了圣基茨的公民,即使她的儿子汪小菲为了上市嫁给了一个当红大s,她还是没能成功上市。
这个可怕的赌博协议使张钓到了丁慧。张兰没有实力回购股份,只好求助第三方CVC。张兰虽然挥霍了上亿资金,但交出了对俏江南的绝对控制权,股份从70%以上暴跌至3%以下。她很快被赶出了董事会。俏江南的上市计划也成了镜中花水月,但张兰本人却数次引进外资,成为被告,官司缠身。
监管难——湘鄂情之后,餐饮无一上市。
张兰在资本市场的大起大落,也折射出餐饮行业的怪相。即使近年来中国餐饮行业市场蓬勃发展,但湘鄂情在a股上市后,中国没有一家餐饮企业能够再次登陆a股市场,即使个别餐饮企业登陆港股市场,最终也会退市。说到底,餐饮上市难的根源在于监管难!
“餐饮企业的收入和成本无法正式计量”是监管部门迟迟不审批,导致上市难的根源。也因未能以规范的方式“纳税和为员工投保”而受到监管部门的批评。餐饮业的行业特点决定了它的独特性。如果消费者不索要发票,餐饮企业是不可能主动提供发票的。这意味着餐饮企业的账面有很大的活动空间,不可能保证每一笔收入都有相关凭据。这就造成了财务统计不规范、缺乏有效统计的尴尬,是国税和相关单位监管的难题。
中餐的特殊性也是国内餐饮难以上市的一大原因。与肯德基、麦当劳等国际品牌的标准化相比,国内餐饮行业仍处于初级、原始阶段,很多企业经营方式粗放,难以获得持续盈利和持续扩张。特别是对于中餐,没有办法完全照搬标准化。同样的食材,不同的厨师做出来的菜,味道不一样,不同的地理位置,收入也不一样。能够尽可能接近标准化的海底捞,成为唯一一家虽然业绩有波动,但依然活跃的餐饮企业。比如全聚德、湘鄂情、小肥羊,要么已经退市,要么已经在退市边缘崩溃。从全聚德的自嘲到外卖,可以看出上市的餐饮企业处境艰难。
财务不透明、利润无法计算等长期存在的问题,以及餐饮行业成本的快速上升,对于企业上市无异于雪上加霜。餐饮企业不断发生的食品卫生事件,让监管部门不敢轻易放过。湘鄂情之后,没有餐饮企业会登陆a股。
被资本毁掉的不只是俏江南。
张兰经营俏江南十几年了。本来应该是国人引以为豪的民族企业。但由于野心膨胀,引入资本谋求上市,沦落至此。张兰和俏江南的悲剧是典型的资本空手戏。张刚在小肥羊退市期间也遭遇了对资本市场的无知。因为迷信百胜的品牌价值。,张刚说服前管理层不断减持小肥羊股权,直到小肥羊的控制权完全交给外资。这是小肥羊传奇终结的第一步:对资本的拙劣理解,让早期的本土创业者交了沉重的学费。虽然从中赚得盆满钵满,但由于对资本的痴迷,他们还是亲手把自己的“孩子”送给了外人。
然而,向她要这首歌,在这首歌的开头几句,看看她是如何忍住眼泪的!
从俏江南和小肥羊,国内餐饮企业应该足够警醒:在吸引资本尤其是外资的时候,一定要谨慎。这些吃人血馒头的资本家,善于玩弄资本。之前的中华牙膏、乐百氏、小护士、太太乐、丁家宜等品牌,被外资收购后逐渐消失,俏江南、小肥羊的教训是惨痛的,值得吸取。
目前中国餐饮行业还处于百家争鸣的粗爆状态。因为中餐和财务很难规范,很难通过证监会的审核。逐利的资本市场无法为一家几乎难以上市的餐饮公司提供长期支撑。合理利用资本扩张企业是好事,但要吸取这些被资本蚕食的公司的经验教训。否则“孩子”愿意放弃,却没有困住“狼群”。最后人财两空,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