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个130亿的巨无霸,不到三年就缩水到83亿?

65438+2月15日晚,股转公司突然公告,招商(832168。OC)将被迫终止上市,不仅震惊了市场,就连招商局董事长单祥双也感到意外。据他说,他是65438+2月,15上午去股转公司做整改沟通的。

巅峰时期,中科投资市值超过6543.8+0.30亿元,因此成为新三板标杆企业。然而今天的市值不到90亿元。这样的下跌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

招商局将被迫终止上市。

65438+2月15股转公司公告称,根据《关于金融企业挂牌融资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关于挂牌私募机构自查整改有关问题的通知》,两家挂牌私募机构中科招商(832168。OC)和达仁资产管理(831639。OC),

根据招商主办券商光大证券发布的公告,招商被迫终止上市的原因如下:

根据2016年度经审计的财务数据,投资管理费收入和业绩奖励之和占收入来源的41.39%,不符合80%的要求。

根据股转公司规定,给予公司的整改期限为1年,已达到规定期限1年。

单祥双在招商官网撰文称,作为一家综合性投资集团,私募基金管理只是公司业务的一部分,尤其是公司定向增发后,直接投资的比重大大增加,直接投资收入扩大,导致私募业务收入占比不足80%。由于集团是上市公司的主体,集团管理的存续基金超过60只。根据基金管理合同,变更基金管理人需要所有投资人的同意,公司不能在短时间内对基金进行清算或变更这些管理基金的管理人。集团作为整改核查对象,无法取消集团基金经理资格,最终无法达标。

市值从130亿到83亿不等。

2065438+2005年3月20日,中科招商宣布挂牌新三板,发行价10.83元/股。65438+2月15,招商股价下跌6.10%,收于0.77元,目前总市值83.34亿元,与130亿元的峰值相差甚远。

在春风的时候,招商曾经是新三板市场的融资之王、成长之王。同时也因为在a股扫了不少货而被称为“壳王”。

据《中国基金报》报道,在2015上半年新三板非常火爆的时候,中科招商多次在新三板市场融资,总融资金额约10亿元。更让业内惊讶的是,招商局随后抛出了300亿的再融资账单。

这一举动震惊了市场各方。最终,300亿定增虽然没有真正实施,但却让监管层注意到了新三板挂牌的股权基金公司疯狂的再融资行为。

随后,监管层收紧了股权基金公司等投资公司在新三板的挂牌,新三板不再有新的投资公司挂牌。

“吞克王”曾经发了大财。

在a股二级市场上,中国招商也引起了轩然大波。

中国证券报报道,2065438+2005年7、8月间,a股大幅波动之际,中国科技集团(CSEC)疯狂“扫货”。短短两个月,中科股份斥资数十亿元招商,迅速上市16家。

这种“堵壳模式”曾经在太丁新材料大获全胜。2015年7月,中科招商两次斥资约2.6亿元竞购太丁新材,加上2016顺丰控股借壳太丁新材,中科招商赚得盆满钵满。

但从2016开始,监管层开始加大对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审核要求,打击炒壳行为。今年年初,中科招商策划了一次大规模的“清仓行动”,旗下公司宣布对绵石投资等8只股票进行“清仓减持”。

但奇怪的是,6个月的减持期到期后,“清仓减持”变成了“迷你减持”。7月25日,绵石投资发布公告称,中科汇通减持计划期限已过,仅在6月20日减持100股。同日,沙河股份也发布公告称,中科汇通于6月65,438+06日减持65,438+000股,减持后持股比例仍为65,438+065,438+0.565,438+0%。对于祥龙电力和北矿科技,中科汇通仅分别减持300股和500股。

这是一个目的只有一个的技术,就是为后面的清仓减仓做准备。

“先减持100股或200股,如果他的持股降至5%以下,可以剥离大股东身份,不受监管限制灵活操作,在减持的时间、数量、方式上有更多选择,可能会增加获利空间。100手可谓非常准确,恰到好处,可以理解。”

65438+2月7日,招商公告称,公司将根据自身资金需求,在未来6个月内实施股票减持计划,共减持约30亿元。

不仅如此。中科招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将逐步减持上市公司股份,直至完全退出,不再以举牌方式投资上市公司。

已经开始登陆其他资本市场。

根据股转公司安排,招商将于2月18日(下周一)停牌1天,2月19日(下周二)复牌。复牌期间,上市公司和主办券商应当持续披露终止上市风险(至少三日)

2017年2月26日,17,不符合整改条件的上市公司完成强制退市。

面对即将到来的强制退市,单祥双表示,“我们终止在新三板上市,对招商局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挫折,但我们已经开始登陆其他资本市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据新浪财经报道,知情人士透露,中科投将登陆香港资本市场,新加坡也在考虑之列。

然而,招商局的股东将何去何从,仍是一个疑问。

根据中科招商三季度披露的报告,公司拥有2713名股东。对此,全国股转系统特别指出,终止挂牌公司应积极回应投资者诉求,主办券商应指定专人负责终止挂牌公司相关事宜并披露联系方式,协助做好终止挂牌公司投资者沟通工作,指导终止挂牌公司妥善解决投资者诉求。

单祥双表示,“无论如何,我们将按照股转系统的要求,与主办券商共同努力,妥善处理终止挂牌后的后续事宜,特别是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