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太阳能新技术取得突破全球最大项目涉及多家上市公司。
通威太阳能建成投产的金堂基地1GW异质结电池,是目前世界上量产异质结电池规模最大的项目(未纳入生产项目)。作为PERC时代的光伏电池龙头,通威股份此前已分别在成都和合肥建设了两条HJT试点线,其中通威合肥HJT线电池效率稳定在24.5%左右。
此前,通威太阳能财务总监周丹表示,通威股份HJT1GW的规划目标是量产效率25%,良品率98%,通威股份下一步的扩张计划主要取决于规划目标的完成情况。
技术路径:
根据CPIA的数据,光电转换效率每增加65,438+0%,对应的电力成本下降5%-7%。随着BSF的转换效率达到上限,以及更高效的PERC电池的技术经济性得到改善,在高利润的驱动下,PERC渗透率从2065,438+09年的65,438+05%快速提升。但目前PERC量产的转换效率已经接近24.5%的理论极限,因此转换效率更高的拓普康和HJT技术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目前,除了通威(600438),艾康、华声、杨明智能(601615)、金刚玻璃(300093)等厂商都在加速布局HJT技术路径。隆基股份(601012)和晶科能源(JKS)也于近期公布了各自拓普康或HJT高效电池技术路径的测试效率。预计高效电池技术路径取代PERC技术将逐渐加速。
在实现新技术的过程中,设备公司具有较高的业绩弹性。目前,主流的HJT设备包括:清洗和加弹、PECVD、PVD (RPD)和丝网印刷设备。
其中,迈威股份(300751)、捷佳伟创(300724)、金晨股份(603396)、君实、理想万李惠等国内公司的HJT设备已进入生产线(量产或中试生产线);
泰尔激光(300776)的激光LIA设备获得欧洲HJT客户数千万订单;
拓普康科技有望在PERC技术路径上增加LPCVD、硼扩产、激光硼掺杂等设备,捷佳伟创(300724)、迪尔激光(300776)、奥特威(688516)等公司均有相关领域的布局。
随着拓普康、HJT等高效电池技术路径渗透率的进一步提升,拥有高效技术的设备公司有望率先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