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甘肃河西走廊“种太阳”?

文|半亩方塘

千百年来,人类对宇宙充满了无限的向往和憧憬。宋代蒋捷在《河心郎·乌江》中写道:“星月天天满云。宇宙在哪里?”柏拉图提出的“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这三个终极问题,都体现了人类的自我探索和未知欲望。立足于斯生长的地球,人类的目光和行动从未离开过深邃而神秘的宇宙。从卫星发射到载人航天,从发射行星探测器到登陆其他星球,从探索未知生命到寻找宜居星球,人类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止。

那么是什么力量使人类能够保持长久的动力,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的障碍,取得一个又一个刷新视野的成果呢?

中国科普作家王奥在其新书《太阳系简史》中,讲述了人类面对宇宙不屈不挠的故事,阐述了人类面对困难、知难而进、战胜困难的三种精神。

在古代,地球上发生了严重的干旱。炎热烤焦了森林,晒干了土地,晒干了幼苗和植物。原来,狄俊和他生了10个孩子,他们都是孙。他们住在OOCL,海里有一棵叫扶桑的大树。10太阳睡在树枝下,轮流跑出来在天上值班,照耀大地。但有时候,他们一起出来,给人类带来灾难。

为了拯救人类,后羿用弓拉了一支箭,射向九个太阳。我看到天空中有一个爆炸的火球,三英尺掉了下来。最后,天空只剩下一个太阳。

1988有一首《种下太阳》被孩子们广为传唱,里面唱道:

太阳一直向太空辐射大量的能量。地球一年从太阳吸收的能量,相当于全世界一年消耗的总能量的数万倍。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始于古代。最早利用太阳能的是中国。早在3000年前,西周就开始了。古书中记载:“晴是太阳发出的火。”凹面镜,铜制,聚焦阳光,生火。

在现代,太阳能的直接利用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科技工作。1975年,中国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太阳能利用经验交流会。此后,全国太阳能利用的研究和推广稳步发展。太阳能炊具、太阳能蒸馏器、太阳能空调、太阳能电池和其他大大小小的设备和器具不断被制造和使用。

太阳能的利用在国际上也受到高度重视。1978年,法国在政府内部设立“太阳能部”,领导全国太阳能研究。比利牛斯山脉上的1000 kW太阳能电站已经投入运行。美国计划在1985年建造一座50-65438+百万千瓦的太阳能发电站,还准备发射一颗太阳能卫星,用轨道太阳能收集器将太阳能转换成微波束或激光束,并送回地面站。

与许多其他能源相比,太阳能有突出的优点:

一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二是非常稳定;

第三,便宜;

第四,完全没有污染。

因此,太阳能的利用有着光明的前景。长期以来,许多学者致力于太阳能利用的讨论。俄罗斯化学家、第一个元素周期表的制定者门捷列夫曾写道:“可以想象,在有些工厂里,免费的太阳能把免费的空气和水变成了食物。”

太阳能作为一种永久清洁的能源,有着光明的前景,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太阳能的有效利用中,太阳能发电系统是近年来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研究领域,也是最引人注目的项目之一。

从赫兹和爱因斯坦两位大神的光电效应开始,电的获取和技术应用一直是科学界探索的命题,电力成为文明和进步的象征。

1821年,法拉第发明了电机,是当今世界上使用的所有电机的鼻祖。

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能够产生连续电流的发电机。

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泡。

1882年,纽约曼哈顿珍珠街电厂投入使用,6台蒸汽机发电机组,120kW。

中国最早的电厂也是外商投资65438银+20多万。建于1882,建于1895上海费伦路,并开始供电。这就是英国人在上海租界建立的上海电光公司。

可以说,光电一体化已经走过了一个春秋。

目前,太阳能的利用主要有光热、光电、光化学、光生物质等。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光-热-电转换,另一种是光电直接转换。这两种发电方式有什么区别?

太阳能光热发电是指利用大型阵列抛物面或碟形反射镜收集太阳热能,通过换热装置提供蒸汽,结合传统的涡轮发电机工艺,达到发电的目的。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一种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伏效应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技术。

最大的区别在于,太阳能光热发电是一种将光能转化为热能,然后通过传统的热循环做功发电的技术,产生的是交流电。光伏发电是太阳光照射高纯硅,使电子跳跃,形成电位差,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产生直流电。

但光伏发电不稳定、间歇性强,电能质量低,对并网要求高。会对电网运行产生影响。光热发电输出功率稳定,功率可调,并网容易。

另外,光伏发电时间短,光热发电时间长。在光热发电中,太阳能加热的水可以储存在一个巨大的容器中,在太阳下山几个小时后,仍然可以驱动涡轮机发电。

目前光伏有全国统一的标杆电价,光热仍采用特许竞价或一对一电价。光伏电的成本比光热电低,所以经济实惠。目前光伏发电成本约为0.85元/千瓦时,光伏发电成本约为1.8元/千瓦时。

从发展形式看,光伏发电产业链相对成熟,发展迅速,电站装机容量增长迅速。光热发电产业刚刚起步,产业链不完善,产业发展面临技术路线选择、相关关键设备国产化、系统集成等诸多问题。

光伏发电成本快速下降,光伏项目更容易获得融资。但对于光热发电来说,目前成本仍然较高,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接受度较低。

另一个区别是光伏发电主要用于分布式发电,光热发电多用于集中式发电。

从长远来看,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各有优势,未来会互补,共同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光伏发电中,光伏逆变器是关键技术,华为智能光伏发电设备一直遥遥领先。

为什么选择华为光伏逆变器?

众所周知,直流电不能直接使用,逆变器是将光伏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的核心功率转换设备。华为智能光伏是基于串联逆变器的整体解决方案,将ICT技术与光伏相结合。与传统解决方案相比,发电量提升2%以上,运维效率提升50%以上,整体LCOE(电力成本)可降低6%,全面助力光伏进入平价时代。在分布式场景下,依靠创新技术打造极致安全、更高发电量,开启绿色低碳新时代。

华为之所以能把智能光伏做到全球第一,根源在于远见和战略嵌入。可以说,没有华为的实力,就没有“逆变器丝绸之路”唱衰光伏华为。

在丝绸之路黄金段的河西走廊,除了甘肃敦煌的光热发电,酒泉玉门高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首航的是100 MW塔式熔盐光热发电项目,该项目位于玉门华海百万千瓦光热发电基地,占地约9.1平方公里,总投资31亿元,蓄热时间654382020年6月165438+10月,项目发电机、减速机已订货,吸热塔基础已密集施工,吸热塔基础零米完成。

本项目建成后,年均发电量可达3.5亿千瓦时,年销售收入可达4亿元,年节约标准煤65438+2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5万吨。经济效益和节能减排效益非常显著。

早在2014年,甘肃省第一座沙漠生态光伏电站就由江苏法真控股集团投资52亿元,在古浪八步沙以东的马鹿滩林场北部沙漠地区建设了一座500MW沙漠光伏电站。计划治沙2.4万亩。目前,一期50MW光伏电站已建成,一期投资5.6亿元,已正式并网发电,年发电量8000万千瓦时。

在河西走廊,通过新技术种植的“太阳”已经将夜晚变成了白天。

回顾历史,就在这条走廊上,公元前200年,时年56岁的达汗上市公司创始人兼CEO刘邦干做了一件大事——率领32万大军迎击匈奴,结果被围困在邓白山7天7夜。后来,他才得以逃脱陈的计划。

2000多年后,河西走廊年日照仍为25503500小时。我们还能记得当年刘邦写的《大风歌》。这里的风和光被新技术利用后,成了“聚宝盆”和“世界的风银行”。

试想,如果不是大人物拿下河西走廊,千年后的发电早就成了一句空话,更成了笑话。

历史的硝烟一直在回荡,走廊、画廊、休息室都是这段话的代名词。如今,“画廊”已经成为一张国家名片。未来汽车将成为人类新的器官,车辆微信下的电动车将会普及。在AI和5G的大背景下,让这条“电走廊”陪伴人们的生活,是千载难逢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