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华录频繁的关联交易到底在隐瞒什么?

日前,易鲁花披露2021年度业绩快报,公司预计2021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013万元,同比下降22.46%;归母净利润为-654.38+0.74亿元,同比下降654.38+0.365 . 438+0.7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7亿元。

2021以来,易华录“数据湖”业务的微妙操作和尴尬处境,是公司首次大幅亏损的背后。

值得注意的是,在业绩预告披露后不到一个月,易于2月23日变更了公司审计机构,将德勤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为万信会计师事务所。义务国际的服务时间不到三个月。

无独有偶,与此同时,公司解释称,业绩下滑“主要是由于会计处理政策调整”,影响利润约2亿元。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会计政策的调整,易华录的长期内部关联交易也浮出水面。

“数据湖”区块链进展如何?

易华录全称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4月。易华录的主要业务是推动公共大数据的整合开放,深化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的创新应用,提供海量数据存储、计算、城市大脑等增值应用和运营等服务。

易华录称,公司目前的主要业务是承接地方政府的数据湖建设。这类项目是以易华录光电磁智能混合存储平台为核心技术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

早在2018,易就在互动平台上表示,数据湖业务是目前控股股东的核心战略,公司将通过数据湖战略开辟更广阔的业务版图。

据报道,数据湖是以原始格式存储数据的储存库或系统。基于数据湖业务,易华录也进行了与区块链相关的布局。

2019年9月17日,由易和资本发起的北京智慧云城投资基金与人工智能芯片公司科技签署投资协议。本轮融资由智慧云城基金和比特大陆共同参与。

根据之前的介绍,易华录和比特大陆战略投资史静科技,将为易华录的“数据湖+”战略接入计算资源,将先进的AI芯片植入数据湖+智能交通、数据湖+智能安防、数据湖+大健康等领域。同时也可以为史静科技和比特大陆提供数据存储和复用服务,提升AI算力的应用分析能力。

然而,易华录与比特大陆的战略合作自投资协议签署后一直没有进展。

公司在2018投资者互动平台上提到,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已与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数据湖项目。该公司目前正在探索数据湖和区块链技术的结合。此外,公司高度重视雄安市场,公司将加大力度推进相关项目的落地。

但3月24日,易鲁花在与投资者交流时表示,“目前公司暂时没有在雄安落地数据湖项目”。

内部交易“刷”业绩?

2021年2月23日,业绩一直稳定增长的易华录突然变更会计师事务所,并宣布会计政策变更,将内部交易未实现损益按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减为零。

这一变动将对易华录2019至2021的净利润产生影响,影响金额分别为2.04亿元、65438+3800万元、65438+7500万元。预计2021年最大亏损1.9亿元。

对于公司2021业绩预告的大幅亏损,易称之为“会计处理政策调整”。这样的会计处理政策调整,也揭开了易华录近年来业绩的“水分”。

公司2020年年报显示,易华录前四大供应商均为关联方,采购金额合计7.93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565,438+0.765,438+0%。同时,易华录的前四大客户也是关联方,销售总额为9.55亿元,占全年销售总额的34%。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公司数据湖快速落地。到目前为止,数据湖已经超过30个,公司前期的大部分收入和利润主要来自于数据湖的建设。按照易华录以往的会计政策,显然更有利于其业绩。

但公司2020年非公开发行融资金额不达预期,2021可转债仍处于审批阶段。同时,易华录的负债水平较高,财务费用持续增长的现象也相当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公司也主动放缓了数据湖项目的投资速度。

然而最近,易华录开始布局超宇宙业务。4月6日,易鲁花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数据银行”的区块链加密技术可以应用于NFT项目,蓝光存储的防篡改特性也适用于数字艺术藏品的永久保存。

内幕交易的关联方有哪些?

我们先来看看供应商。中国鲁花松下电子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鲁花松下”)由易华录控股股东鲁花集团设立,主要生产以蓝光为主的音视频设备和存储设备。2018,易华录成为鲁花松下蓝光产品的国内独家销售商。2020年,易华录购买鲁花松下电子产品,交易金额6.24亿元,占上市公司年度购买总额的465,438+0%。

据易华录称,从鲁花松下公司购买后,这些蓝光光盘被打包成数据湖解决方案并转售给易华录的控股子公司。

2020年,易华录向台州易华录数据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台州易华录”)和蓝安数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工程造价服务,共计365,438+06万元。资料显示,易华录持有泰州易华录60%股权,安澜数据81%股权。

易华录2021半年报也显示,公司应收账款接近30亿元,其中21亿元账龄在1年以内。易华录2021上半年营业收入为654.38+0.5亿元,2020年下半年为654.38+0.6亿元,两个半年的总收入为321亿元。这意味着,从2020年6月到2021年6月,易华录销售的订单中,超过60%的订单没有收到货款,而是形成了应收账款。

这些应收账款大部分是由易的参股公司产生的。在债务人名单中,易华录的三家参股子公司共欠款约8亿元,分别是泰州易华录欠款近4亿元,大连数据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欠款2亿多元,茂名岳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欠款近2亿元。

工商资料显示,易华录分别持有这三家公司60%、49%、49%的股份,但这三家参股子公司均未纳入易华录半年报合并报表。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对于投资者向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投出或出售资产的下游交易,应冲减内部交易未实现损益的影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对此,有投资人在平台上向该公司提出“关联企业内部交易在合并会计报表时应冲减内部利润,因为一家公司的利润是另一家公司的成本”。

根据易的解释,对于下游抵销金额大于长期股权投资余额的情况,合营企业未实现内部损益抵销的会计处理以前没有明确规定。

本次政策变更前,公司采用权益法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后续计量,将内部交易未实现损益减记至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为零,不足冲减部分表外备查。数据湖项目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余额增加时,补充抵销处理。

这意味着数据湖项目公司进入运营期后,内部交易的未实现损益将随着资产的折旧和摊销而实现,从而增加公司未来的投资收益。

这些合资企业大多不纳入易华录的合并报表,这也成为易华录“刷业绩”的利器。如今新的会计师事务所对之前的关联交易进行追溯抵消,易华录的业绩也露出了本来面目。

然而,今年6月28日,1,易鲁花发布了2021预亏公告。2月23日,易再次公告,称审计过程中,因京、大、津等地突发疫情,现场审计工作无法按原计划进行,易拟聘请万信会计师事务所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