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伪造公章和签订合同
该行为涉及两个罪名,即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和合同诈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规定,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是指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的行为。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伪造公章只是行为人实施合同诈骗罪的一种手段。因此,如果伪造公章后用于签订合同,行为人的行为属于牵连犯,只按合同诈骗罪处理。根据刑法规定,合同诈骗罪的目的是非法占有。在签订和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骗取对方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