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年度演讲刷屏,背后资本帝国崛起。

文/王采

雷军主题演讲《穿越人生低谷》火了。

疯狂转发朋友圈后,有人评论说,雷军不仅炖了三碗鸡汤,还请我吃了一家子桶。

三碗鸡汤是指:

遇到1996的窘境,盘古组件受挫,金山几近倒闭;

创立Joyo.com做电商,在互联网泡沫下忍痛卖掉公司;

离开金山,转向天使投资。

全家桶指的是小米的全生态链产品,从折叠屏手机MIX Fold 2、小米手表S1 Pro等新品,到造车新进展、人形机器人研究。

可以说,恰到好处的煽情鸡汤是雷军能够继续活跃在台前的密码。

毕竟感情和正能量最能触动大众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谁也无法抗拒。

事实上,这是雷军第三次年度公开演讲。

回顾前两年,2020年,小米十周年,雷军发表了主题为“勇往直前”的演讲,讲述了小米成立的过程,包括最初团队组建的曲折和第一部手机诞生的细节。

2021,他演讲的主题是“我的梦想,我的选择”,讲述了小米股价破发,不敢面对投资人的故事。然后他哽咽着宣布了造车的决定。

2022年,他演讲的主题是“穿越人生低谷的感觉”。

雷军再次泪流满面。“你经历过的所有挫折和失败,哪怕是那些看起来毫无意义的消磨时间的事情,都会成为你最宝贵的财富。”随后,首款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CyberOne发布。

不得不说,雷军的销售套路堪称完美。让我们推心置腹地谈谈人生挫折吧。氛围到位后,再拿出自己的产品。

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人能拒绝一个正在为梦想奋斗的创业者,更不用说对小米的产品说不了。

事实上,雷军远比他表现出来的更有野心,他的资本版图也在不断扩张。

过去三年,小米对外投资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底,小米对外投资390笔,2020年和2019年分别为310笔和290笔。

也就是说,2021年,小米对外投资增加了80。账面总值达到603亿元,同比增长25.7%。同时,投资税后净收入达到33亿元人民币。

目前,雷军的公司已经形成了多产业、全球化的特点,总市值超过万亿元。

行业方面,涵盖农村互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金融、新零售、自动驾驶、智能机器人。

从地域上看,除了中国国内企业,还有来自东南亚、俄罗斯、印度等地的投资。

在这么多投资中,只有小米和金山是雷军的核心控股公司,其他公司都是由他们的投资基金领投,并不控股。

这种只出钱不干预生意的投资,堪称创业者心目中最理想的投资状态。

雷军曾经说过,他的商业爱好是天使投资。

雷军的资本帝国是什么样子的?

从小米和雷军的投资关系图中可以明显看出,顺为资本和小米科技是重点风险投资机构。

在小米创立之前,雷军是天使投资圈的著名投资人。

在这次演讲中,他否认传闻,拒绝投腾讯阿里,表示要10万元收购网易,丁磊拒绝了。

这个时期是他个人投资的时期。

当然,除了失败的案例,他的投资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比如UC、欢聚时代、拉卡拉、柯凡、乐淘等项目,尤其是投资UC,让他获得了1,000倍的投资回报。

2011,雷军成立的顺为资本正式开始从个人投资向机构投资转型。

2017年,小米旗下小米产投公司、长江基金、武汉光谷基金共同发起设立小米长江产业基金,总规模6543.8+02亿元,主要投资小米制造业相关的上游技术和核心零部件。

所以雷军这几年投资的项目基本包括顺为资本、小米科技、长江产业基金。

在顺威资本的官方网站上,展示了被投资公司的全景。

顺为资本投资的项目整体来说是鱼龙混杂的,有挂钩小米生态链的,也有一些其他领域的。

与小米本身挂钩的投资是小米科技投资的新零售领域和小米产业基金投资的硬科技行业。

在新零售领域,小米手机和各种产品可以互相引流,扩大用户的复购率。

在小米旗舰店,用户除了可以买到手机、智能电视等相对低频的产品,还可以买到手环、充电宝、平衡车、电动牙刷、扫地机器人、无人机、双肩包等产品。

因此,小米投入的生态链产品也从手机周边延伸到智能硬件和日用品领域,包括电饭煲、旅行箱、血压计、签字笔等。

另一端,小米试图打破低端技术的固有印象。

2014年,小米成立全资子公司北京郭颂电子,进行自主芯片研发。

但更多的是通过长江小米产业基金投资硬科技公司,包括半导体、半导体器件、雷达激光器、无线通信、传感器等等。

在所有技术中,芯片是手机制造和智能硬件的制高点。掌握了这项技术,就有了话语权。

据不完全统计,小米投资的100多家企业中,有50多家是半导体企业,堪比华为哈勃科技在芯片领域的投资。

亿纬半导体、汉芯微电子、新迈半导体、锐力集成、赵薇半导体、信德半导体、速通半导体均被小米长江产业基金拿下。

芯片主要包括设计、制造和封装。小米在芯片领域的投入主要集中在设计上,这也是中国芯片行业的强项。

总的来说,小米投资的近400家企业,像小船一样,围绕着小米这艘巨轮,组成了一个庞大的舰队。

这支舰队的任务无疑只有一个,把握和追逐未来。

雷军曾经说过,“为什么不在台风口放风筝?站在台风口,猪都能飞上天。”

无论是做手机,造车,还是机器人业务,错过了互联网大潮的雷军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规划下一个十年。

面对智能汽车和智能机器人的时代,雷军和他的资本帝国毅然选择了“ALL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