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南经济

2014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536.7亿元,比上年增长8.5%。第一产业增加值3531.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451.9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0486.2亿元。人均GDP 35128元。全年地方政府收入3058.5亿元,其中税收收入2311.7亿元;公共支出6784.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577.5亿元。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4381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40.1%。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8803元,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43.2%。

2014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46.7万公顷;油料作物播种面积654.38+0.285万公顷;中药材种植面积654.38+0.08万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31.5万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3374.9万吨;石油产量300.8万吨;烟草产量22.5万吨;蔬菜产量4069.3万吨;茶叶产量23.4万吨;园林水果产量759.7万吨;中药材产量42.3万吨。全年出栏生猪7445万头;屠宰牛278.7万头;1632.7万只羊出栏。全年水产养殖面积199400公顷,水产品产量1326300吨。

工业

2014年工业增加值总额为124090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2.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974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559.7亿元,利税总额3897.2亿元,净利润2046.3亿元。

建筑工业

2014年,四川省建筑业增加值2225.4亿元。总承包和专业承包施工企业3545家,利税总额561.4亿元。房屋建筑面积53362.6万平方米;竣工建筑面积195442000平方米。

国内贸易

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6658亿元。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9348.8亿元;农村消费品零售额231.7亿元。全年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1,371亿元,其中商品零售额5700.9亿元。

外国经济

2014年实际利用外资1065亿美元。新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280家,累计批准10472家。实际投入外资金额6543.8美元+002.9亿美元。有210家海外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四川。年末外国驻川领事机构12个。全年进出口总额702.5亿美元。其中,出口额448.5亿美元;进口额254.0亿美元。

金融行业

截至2014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53282.0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338841亿元。* * *保险公司76家,全年原保险保费收入654.38+006.06亿元;全年支付各类赔款373.9亿元。* * *证券公司4家,期货公司3家,证券投资咨询公司3家,证券公司分支机构19家,基金公司分支机构12家,证券期货营业部336家。年末证券投资者账户800.3万户,全年累计证券交易量6.3万亿元。2013年,云南省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1172091亿元,比上年增长12.1%,高于全国4.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95.34亿元,增长6.8%;第二产业增加值4927.82亿元,增长65.438+03.3%,第三产业增加值4897.75亿元,增长65.438+02.4%。第三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6.0:42.9:41.1调整为16.2:42.0:41.8。云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5083元(4050美元),比上年增长11.4%。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到5397.48亿元,占云南GDP的46.1%,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2013年,财政总收入达到2975.68亿元,比上年增长13.4%。云南地方政府预算收入65438+61.69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其中,增值税654.38+047.68亿元,下降0.2%;营业税41.858亿元,增长22.9%;企业所得税6543.8+046.33亿元,增长7.7%。云南地方政府预算支出4096.56亿元,比上年增长65.438+04.7%,其中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农林水务、交通运输支出分别增长65.438+0.7%、65.438+05.1%、65.438+08。

一次产业

2013年,云南农业总产值达到3056.04亿元,比上年增长7.0%。其中,农业产值654.38+0639.4亿元,增长6.6%;林业产值293.25亿元,增长121%;畜牧业产值962.55亿元,增长5.7%;渔业产值70.465438亿元,增长65.438+03.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90.43亿元,增长9.4%。

2013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824万吨,比上年增长4.3%。石油产量60.7万吨,比上年下降3.4%;烤烟产量654.38+0.39万吨,下降6.5%;蔬菜产量16254万吨,增长10.4%;园林水果产量571.5万吨,增长11.9%;茶叶产量30.2万吨,增长11.1%;鲜切花产量80.5亿枝,增长12.1%。

2013年,猪牛羊禽肉总产量达到357.44万吨,比上年增长3.4%;牛奶产量545,654,38+0,000吨,增长65,438+0.5%;禽蛋产量23.24万吨,增长5.0%。

二次产业

2013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3767.58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3470.66亿元,增长12.3%。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增加值15285438+04亿元,增长7.4%;重工业工业增加值达到194253亿元,增长16.3%。

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中,烟草制品业增加值107653亿元,比上年增长3.9%;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425.32亿元,增长23.6%。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654.38+0289.97亿元,比上年增长654.38+05.9%;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0.5%,电力和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3.6%,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4.6%,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5.2%,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增长11。

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电量195462万千瓦时,增长27.4%;粗钢产量1884.8万吨,增长23.5%;钢产量2053.92万吨,增长28.4%;十种有色金属产量300.42万吨,增长4.9%;水泥产量90091.6万吨,增长15.6%;卷烟产量757.55万箱,下降1.4%;成品糖产量236.52万吨,增长14.9%。

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税177754亿元,比上年增长7.0%;其中,实现利润549.08亿元,增长5.5%。

服务行业

2013年,云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036.05438亿元,比上年增长14.0%。按营业场所统计,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240.36亿元,增长13.8%;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95.65亿元,增长14.5%。分消费形态看,批发业零售额499.73亿元,增长19.8%;零售额2679.02亿元,增长141%;住宿业零售额40.99亿元,增长3.7%;餐饮业零售额51783亿元,增长9.4%。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中,粮油零售增长34.9%,汽车增长13.9%,石油及制品增长15.3%,日用品增长29.5%,文化办公用品增长3.4%,化妆品增长17.0%,金银珠宝增长22.6%。2013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7351亿元,比上年增长9.1%。

2013年邮电业务总量4021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年末固网用户485465438户+0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346.92万户,农村电话用户138.49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499.98万户,年末达到3395.76万户。宽带接入用户404.69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2354.87万户(含无线上网卡用户和移动互联网用户)。

2013年,云南金融业增加值达到693.93亿元,比上年增长23.5%。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06965438+5500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5.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96832万元,增长15.8%;年末,云南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654.38+0.578246亿元,比上年增长654.38+0.4%。

2013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320.77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健康险和意外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37.37亿元,同比增长65,438+08.6%。2013年,财险业务支付78.78亿元,增长22.7%;寿险业务支付26.47亿元,增长23.3%;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的赔款和给付为16.81亿元,同比增长16.5%。

2013年,云南企业(上市公司)通过证券市场融资255.9亿元,比上年增加245.9亿元。年末云南上市公司28家,总股本6543.8+090.2亿股。总市值2066.09亿元,比上年增加77.59亿元。2014年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9251.01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393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4295美元)。固定资产投资8778.4亿元;全年财政总收入达到21321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664.4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42438+0.3亿元。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71.06元。其中,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671.22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0元+2 20000 . 000000000015

农业

2014年,贵州省种植业增加值867.07亿元。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保持增长。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13.84万公顷,油料作物种植面积5819公顷,茶叶种植面积37.35万公顷。全年粮食产量11385000吨,为近五年最高水平。油菜、蔬菜、水果、茶叶等经济作物产量快速增长。

畜牧业

2014年,贵州省畜牧业增加值330.02亿元,肉类总产量202万吨。其中,猪肉产量654.38+0.6555万吨,牛肉产量654.38+0.468万吨,羊肉产量3750万吨,家禽产量654.38+0.484万吨,牛奶产量5765.438+0.000万吨,鸡蛋产量654.38+0.620万吨。年末生猪出栏1845.27万头,存栏1600.57万头。

工业

2014年,贵州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11760亿元,比上年增长11.3%。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增加值737.96亿元,比上年增长7.1%;集体企业增加值3.89亿元,下降16.5%;股份制企业增加值191708亿元,增长14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75.05亿元,增长12.7%。全省19重点监测行业中,18保持增长,11实现两位数增长。酒类、饮料及精制茶制造业、煤炭开采及洗选业、烟草制品业、电力及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重点行业平稳增长,分别比上年增长13.7%、8.8%、8.8%和6.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计算机、通信设备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新兴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分别比上年增长23.6%和20.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260.86亿元,比上年增长15.5%;盈亏平衡后利润总额539.4亿元,增长9.4%。

建筑工业

2014年,贵州省有资质等级的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841家,比上年增长24.0%;建筑业总产值1640.24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工程结算收入6543.8+0553.45亿元,比上年增长2654.38+0.4%;利润总额46.8亿元,同比增长45.5%。

外国经济

2014年,贵州省进出口总额达到1081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0.5%。其中,出口93.9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6.5%;进口1417亿美元,增长0.9%。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72家。实际利用外资总额20.6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4%。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506543.8+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6543.8+0%。引进省外项目2341个,引进省外资金6271亿元,比上年增长25.0%。

旅游业

2014年,贵州省旅游总人数达到321349400人,比上年增长20.1%。其中,接待国内游客32049.4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1%;接待入境游客85.5万人次,同比增长10.1%。全年旅游总收入2895.98亿元,比上年增长22.2%。

金融行业

截至2014年末,贵州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526326亿元,比年初增加199825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654.38+0.236830亿元,比年初增加2244.05亿元。全省上市公司21家,总市值4002.23亿元,比上年增长67.7%。全年股市融资3901.2亿元,比上年增长46.4%。证券期货投资者共开立账户66.38万个,比上年增长7.1%;证券期货成交11971.59亿元,增长9.6%。总结

2014年,重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26540亿元,比上年增长10.9%。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GDP达到47859元(7791美元)。全年一般预算收入1921.88亿元。其中税收12865438+700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03.72亿元。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14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90元。

工业

1933年重庆有现代化工厂,415有手工业作坊。到1936年底,四川同类工厂只有583家,重庆占四川工厂总数的71%,占四川资本和工人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在四川乃至西南地区,重庆仍然是工业最集中、最发达的城市。商业在重庆的主导地位,重庆有27个商业行业,3058家店铺,而同期的各类工厂只有400多家。

今天,重庆直辖市仍然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商业和贸易中心城市。

重庆是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已形成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综合化工、材料、能源、消费品制造等千亿级产业集群。2014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517580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36.3%。工业总产值2152041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22438+0亿元。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82.5%;实现利税总额211219亿元;实现利润116987万元;总资产贡献率为15.2%;产品销售率97.9%。

农业

2014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06103万元。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363.8万亩,粮食综合产量340.3公斤/亩。油料种植面积449.9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0621万亩;水果种植面积51.49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654.38+0.704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1.445万吨,连续7年稳定在11万吨以上。全年粮食产量796.8万吨。其中,水稻产量503.2万吨;小麦产量27万吨;玉米产量为256万吨。

金融

2014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达到122527亿元。金融机构资产达到3.8万亿元,分支机构和法人机构95家。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51,601,1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0630.69亿元。全市共有证券法人机构1家,证券公司营业部160家,证券分公司13家。国内上市公司40家,总股本377.83亿股,总市值4456.67亿元。全市共有保险法人机构3家,商业保险分支机构43家。总保费收入407.26亿元。2014年,西藏自治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25亿元,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增长1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3.6亿元,增长12.9%;公共预算收入124亿元,增长30.8%;税收收入1741亿元,增长17.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471元,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26元,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均居全国前列。

农业

雅鲁藏布江流域

西藏大部分耕地分布在河流干支流的河谷阶地、丘陵地带、冲积扇地和湖泊平原。而且大部分耕地是由草甸土、亚高山草原土、亚高山草甸土开垦而来。由于分布环境条件不同,土壤类型在质地上差异很大。大部分耕地有机质含量较低,即使少数土地含腐殖质较多,也因温度低、繁殖慢、数量少、微生物分解慢而很少被作物吸收。部分耕地仍存在地面不平、耕层浅、沙重、砾石多、质地粗糙、肥料易渗漏等现象。复种区耕地土壤潜在肥力和大肥力高,氮磷供应能力也强。到1998年,包括一些原始梯田在内,西藏已建成梯田、园地和平整土地100多万亩,按农业人口平均劳动力计算接近人均一亩。在土壤改良方面,通过混沙混沙,种植豆科作物,多施有机肥,改善了部分土壤质地。

2014年,西藏自治区农牧业再获丰收,粮食产量达到98.5万吨,创历史新高。推广“苍青2000”等新品种56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8.7万亩,新增良种黄牛16.5万头。农牧民工资性收入明显加快,占可支配收入的四分之一。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蓬勃发展,达到2937个,增长55%。353个乡镇农牧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全面启动。

雅鲁藏布江中游被称为西藏的粮仓,位于主要和支流的山谷中,在喜马拉雅山脉和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脉之间,西起拉斯,东至桑日。东西长约500公里,南北宽约200公里,窄的只有50公里左右。包括拉萨、山南、日喀则三市22个县和5个国营农场,是西藏最重要的河谷农业区和商品粮基地,也是自治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工业

2012年,西藏自治区全部工业增加值5511亿元,比上年增长14.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42.83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轻工业增加值11.32亿元,增长9.1%;重工业增加值31.51亿元,增长17.3%。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增加值2654.38+0.50亿元,比上年增长8.8%。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国有企业增加值1.433亿元,增长1.0%;集体企业实现增加值5700万元,增长4.9%;股份制企业增加值20.96亿元,增长22.0%;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实现增加值2.47亿元,增长7.6%;其他经济企业实现增加值4.49亿元,增长8.4%。

2014年,西藏自治区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336亿元,增长13.5%。拉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上缴税收46亿元。藏青工业园区投资项目近100个,企业103家,产值6543.8+0.7.8亿元,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天然饮用水产业签订战略投资合作项目16个,总投资36亿元,产量超过30万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