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好还是不上市好?
公司上市的利与弊
公司上市是很多创业者的梦想和目标,但凡事有利有弊。只有充分认识它,才能正确把握取舍,引领企业健康发展。
公司上市的积极作用
1.实现原始投资者的价值提升:
从世界富豪榜到中国富豪榜,那些跻身富豪榜的富豪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的大部分资产都是上市公司的股票。
企业一旦上市,可以给原投资者带来双重收益。
第一个收入是账面收入。
二是原投资人转让股份带来的收益。
2.低成本融资
企业的发展需要充足的资本。因此,如何获得资本成为创业者思考的首要问题。企业获得资本的途径有三种:一是积累自己的利润,二是向债权人借款,三是向投资者筹集资本。
从投资者那里筹集股本是成本最低的融资方式。首先,在时间成本上,股权融资比利润积累更节省时间。其次,在财务成本方面,股权融资并不减少公司的税前利润。从整个公司来看,公司的财务成本大大低于债务融资成本。因此,企业上市可以使公司获得低成本的融资。
3.在资本市场获得强大的购买力。
企业的发展不仅仅基于企业间的并购,而且有不同的动机。
换股收购、定向增发、要约收购等规范的资本市场运作模式,大大增强了收购方对被收购方的吸引力。
4.提高企业信用
企业信用是市场经济活动中企业对外交易的基础。信用强的企业通过对外借、供、合作,可以轻松达成交易,降低交易成本,获得更强的竞争力。因为公司治理规范,管理科学,融资容易,所以容易获得较高的信用评价。
5.增强企业凝聚力
企业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企业员工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会提高,对企业的信心也会大大增加。
即稳定现有员工,吸引人才流入。因此,企业上市有利于增强企业的人才竞争力。
6.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是企业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可以增加企业的形象和品牌竞争力,获得消费者的好感,改善公共关系。
中国石油、中国银行等大型国企以及百度、苏宁等民营企业的上市,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知名度,树立了良好的公众形象,成为公司的宝贵资产。
第二,公司上市的风险
1,公司控制权的弱化
公司上市的本质是通过转让公司股权获得投资者的资金投入。因此,公司上市会使原股东在公司的持股比例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从而导致原股东对公司的控制力减弱。
原股东由单纯的控制公司或绝对控制告诉变为相对控股。
另一方面,由于资本市场的并购压力,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有可能被收购方收购,从而导致与原控股股东争夺控制权,甚至使收购方获得公司控制权。
控制权弱化是每个进入资本市场的企业都要考虑的问题。
2.公司需要为上市买单。
公司上市不仅是一个融资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付出成本的过程。这个成本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一方面,公司为满足上市条件而发生的成本主要包括资产负债重组的成本、聘请职业经理人的成本、为满足企业业绩要求而增加的前期财务成本、规范建立公司治理结构的成本。
其次,公司为上市而发生的直接费用包括投行的财务顾问费、保荐人和主承销商的保荐费、律师事务的法律顾问费、簿记事务的审计费、资产评估事务的评估费、财务公关公司的公关费、证券监管部门支付的审计费、向交易所支付的上市费、印刷公司的印刷费、媒体公告费等。这些费用大部分需要企业支付,公司才能获得成功融资。
第三,企业为维持上市而发生的费用,包括每年向交易所支付的上市费用、聘请常年法律顾问和审计师的费用、召开定期会议的费用、发布公告的费用以及为满足上市要求变化而发生的费用。这些费用增加了公司的成本,也应该是每个上市公司合理计算的。
3.公司上市导致监管力度加大。
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各国立法机关制定了完备的法律法规对公司上市行为进行监管,建立了包括证券监管机构、证券交易所、投资者诉讼等一系列监管制度。
上市公司要花费大量的经验来应对监管,建立复杂的公司治理机构,在信息披露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建立内部和外部的监控体系。一旦出现问题,他们需要聘请律师和专家来解释和处理。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调查和诉讼,甚至可能导致公司破产。总之,公司上市导致的监管力度加大也是企业上市的重要风险。
4.商业信息可能被竞争对手知道。
出于保护投资者的目的,每个上市公司都需要披露大量信息。监管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公司的重要信息,包括重要的财务数据、重大交易、股本变动、利润和预算。此后,一些不方便公开的商业信息也被公之于众,一旦被竞争对手知晓,可能会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 lt打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