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危险废物处理能力从过剩走向合理。

导读:众所周知,山东省是中国化工第一大省,山东省危险废物产生量一直位居全国前列。可以预见,未来山东的危废市场将迎来处置能力利用的大引导:众所周知,山东省是全国化工第一大省,山东省的危废产量一直位居全国前列。可以预见,未来山东危废市场将迎来利用和处置能力的大释放,区域性结构性危废处置能力不足的问题也将得到解决,围绕危废原料来源的竞争将加剧。

众所周知,山东省是中国化工第一大省。从1992至今,化工经济总量连续28年位居全国第一,化工生产企业规模一度达到9000多家,是全国工业门类较多的省份。

与之相对应的是,山东省危险废物产量一直位居全国前列。鉴于许多废物产生企业的实际情况,山东省非常重视科学规划和建设危险废物利用和处置设施,特别是综合处置设施。早在2018,山东省人民政府就出台了《山东省打好危险废物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2018?2020年),要求到2020年,全省建立较为完善的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和处置体系,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布局更加合理,处置能力与产生的危险废物种类和数量基本匹配,基本实现全省危险废物安全处置。

山东省危险废物现状

根据《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加强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和管理的意见》(鲁环发[2065 438+09]113号),山东省?十三五规划?《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鲁环函[2017]452号)中已开工建设的项目,要限期完成;尚未开工的项目不再要求按计划实施,而是以招商公告的形式实施。

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山东共有危险废物产生量超过5000吨的工业企业190家,其中102家企业利用自有危险废物处置设施或现有生产设施处置部分危险废物。在年产生危险废物超过654.38+00,000吨的32个工业园区中,有654.38+08个建成了危险废物处置设施。目前,山东省已建成运营危险废物综合处置中心31个,形成了合理的综合处置能力布局。全省166家企业自建内部利用处置危险废物设施,总利用处置能力674.6万吨/年。

2019年,山东省危险废物产生量为1045万吨,其中工业危险废物10354万吨,医疗废物9.4万吨,实验室危险废物约0.18万吨。2019年,山东* * *利用处置危险废物11508万吨(含往年贮存量),其中企业通过生产设施或自建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自行利用处置5815万吨,委托其他单位利用处置569.3万吨?。

2019年,山东省16个城市中,危险废物产生量超过50万吨的有8个城市(与各市统计略有不同):烟台(215.3万吨)、滨州(15.8万吨)、淄博(165438+)。

从工业危险废物产生类别来看,前10大类依次为:精制(蒸)蒸馏残渣(2471万吨)、废酸(200.4万吨)、无机氰化物废物(1.809万吨)、废碱(78.2万吨)、表面处理废物(65.6万吨)。医疗废物(371万吨)、有色金属冶炼废物(22.2万吨)、有机氰化物废物(1.39万吨),* * * 956.2万吨,占全省的92.4%。

可以预见,未来山东危废市场将迎来利用和处置能力的大释放,区域性结构性危废处置能力不足的问题也将得到解决。部分地区危险废物处置价格过高将难以为继,市场将进入稳定发展阶段,行业投资热情降温,围绕危险废物原料来源的竞争将加剧。新增危废项目带来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也会对原有设施陈旧、技术落后、管理不规范、规模不合适的经营单位造成较大压力。

山东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底,山东危险废物经营企业总利用和处置能力为1466.4万吨/年,其中利用能力为118.7万吨/年,危险废物利用和处置能力明显提升。从利用总量和处置能力来看,山东省危险废物处置能力明显过剩。

危险废物种类繁多,因此需要不同的处置技术。我国90%以上的危险废物处置企业只能处置不到5类危险废物,供需错配较为严重。为实现危险废物处置能力整体匹配、省际合作和特殊类别全国统筹,促进山东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引导企业市场行为和社会资本理性投资,山东要求辖内各市生态环境局定期发布投资导向公告, 向社会公开各类危险废物处置能力的缺口,提高危险废物处置效果,实现区域内危险废物综合利用能力合理分布的目标。

目前,山东危险废物产生量排名前五的烟台、滨州、淄博、临沂、日照等市已发布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投资建设指导公告,引导社会资本有针对性地投资建设危险废物处置项目。

以下是山东五市发布的危险废物投资指导性公告:

烟台

2018年,烟台* * *产生30类危险废物约293万吨,其中产生量最大的是黄金冶炼含氰尾矿(78%);* * * 9类危险废物年产量超过654.38+0万吨,占总产量的98%。从库容来看,含氰尾矿库容较大,约占总库容的99%。

截止2019,10,为山东省?十三五规划?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内项目29个,在建项目1个(危险废物填埋,规模1万吨/年)。计划外已建成项目2个(自用),在建项目1个(水泥窑共处置,规模65438+万吨/年)。

需要自建配套焚烧设施。危险废物年产量5000吨以上的企业和工业园区(化工园区、工业集中区等。)年危险废物产生量超过654.38+0万吨的应建设集中焚烧设施。支持其他具备条件的化工园区建设危险废物处置设施;鼓励大型工业基地支持建设危险废物处置设施;鼓励大型、单体型企业和园区支持建设危险废物收集、贮存、预处理和处置设施;鼓励产生危险废物的企业自建危险废物综合利用或处置设施,并提供对外经营服务。

严格执行危险废物利用和处置的标准和规范。新建(改扩建)集中焚烧设施的总设计处理规模不低于1000吨/年,其技术应优先采用回转窑焚烧炉或其他技术更成熟、自动化水平高、运行更稳定的焚烧设施。

滨州

2019年,滨州* *申报危险废物产量161万吨,其中企业自行利用处置88.95万吨,委托处置66万吨。库容方面,2019年末,全市库容2217万吨,比2018年末增加5.87万吨。危险废物贮存的主要类别为有色金属冶炼废物(HW48),新增贮存量7.78万吨,占总贮存量的83.68%。

2019年产生的危险废物有28类,超过1万吨的危险废物有7类。按产生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废酸、提炼(蒸馏)残渣、有色金属冶炼废弃物、焚烧残渣、废矿物油及含矿物油废弃物、农药废弃物、含铅废弃物,* * 157。

滨州市共有危险废物经营/处置企业25家,其中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企业20家,已投入试运行的企业2家,免于利用的企业2家,拟申请试运行的企业1家。全市现有总处置能力为14141000吨/年(不含企业自用处置能力),其中焚烧56500吨/年,物化32400吨/年,填埋65438吨+0765438吨/年,利用65438吨+0200吨/年。

截至目前,滨州在建的危险废物利用/处置项目有两个,总设计规模为163500吨/年。其中焚烧规模8万吨/年,物化规模5万吨/年,填埋规模3.35万吨/年。

为进一步加快仓储检修渣的处置进度,现有处置单位计划将处置能力从65438+万吨/年提高到20万吨/年。此外,目前规划项目4个,总设计规模56.8万吨/年,其中利用规模35.5万吨/年,焚烧规模9.3万吨/年,物化规模654.38+0.2万吨/年。

拟建利用处置项目建设规划完成后,全市集中利用处置能力为224.56万吨/年。其中焚烧能力22.95万吨/年,物化能力20.24万吨/年,填埋能力30.47万吨/年,利用能力654.38+0.509万吨/年。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和利用能力已满足需求。

基于上述情况,滨州原则上不再批准新建危险废物处置项目,不再批准建设废酸、废矿物油、废活性炭、含铬废物等利用项目;严格限制其他危险物品利用建设项目;鉴于目前我市固体废物处置利用能力已经饱和,原则上不再审批固体废物处置项目。其他确需办理的危险废物和固体废物利用建设项目,必须经市发展改革、生态环境、行政审批服务等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淄博

2065438+2009年,淄博* *申报产生危险废物1115300吨,涉及危险废物类别28个。其中,企业自行使用处置79.63万吨,委托处置35.58万吨,年末库容2.43万吨。年初入库611万吨,比年初减少3.68万吨。

危险废物11类,产生量超过10万吨,占全市危险废物产生量的97.8%。按照危险废物的产生量,依次为废酸、医疗废物、焚烧残渣、废碱、有机氰化物废物、蒸馏残渣、含有机卤化物的废物、废矿物油和含矿物油的废物、油/水、烃/水混合物或乳液、有机树脂废物和废催化剂。

截至目前,全市* * *有27家企业自建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总规模为1114300吨/年,其中利用规模为78.42万吨/年,焚烧规模为26.99万吨/年,物化处置规模为6.02万吨/年。

全市已建成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设施29个,综合利用处置能力130.52万吨/年。其中利用能力1145700吨/年,焚烧能力72800吨/年,水泥窑协同处置能力86700吨/年。

全市在建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项目6个,分别是张店区山东日生中天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淄川淄博祖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山东中世嘉新材料有限公司;临淄区淄博首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淄博关中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沂源瑞丰聚合物有限公司;总设计规模为65.68万吨/年。其中利用规模37.4万吨/年,焚烧规模2.28万吨/年,水泥窑共处置654.38+万吨/年,填埋规模5万吨/年,物化规模654.38+065.438+0万吨/年。

拟建项目有淄川区山东亿润工业科技有限公司和高青县中再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两个,总设计规模654.38+0.8万吨/年,其中利用规模4万吨/年,焚烧规模3万吨/年,填埋规模8万吨/年,物化规模3万吨/年。

已建、在建和规划的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和处置总能力为265438+42万吨/年。

在建和规划集中利用项目建成后,全市集中利用能力为1559.7万吨/年。其中废矿物油21万吨/年;6.39万吨废活性炭、42.74万吨废催化剂、40.84万吨有机溶剂和焦油,远超2019年6.44万吨废矿物油、0.6万吨废活性炭、6.5438万吨废催化剂、9.47万吨有机溶剂和焦油的产量。以上各类灾害的综合利用能力已满足利用要求。

在建和规划的集中处置项目建成后,全市集中处置能力为58.23万吨/年。其中焚烧能力654.38+25.6万吨/年,水泥窑协同处置能力654.38+86.7万吨/年,填埋能力654.38+30万吨/年,物化能力654.38+40万吨/年。集中处置能力基本满足需求。

基于上述情况,淄博原则上不再审批建设废矿物油、废活性炭、废催化剂、有机溶剂、焦油等危险废物处置项目和危险废物利用项目。

临沂

2019年,临沂* * *产生33类危险废物约91.5万吨,其中废碱占47.19%。有废碱、无机氰化物废物、精制(蒸馏)残渣、焚烧残渣、医疗废物、表面处理废物、废酸及其他废物65438+10万吨以上。

截至2020年3月底,已建成40个项目(含危险废物收集、利用和处置项目),年利用和处置能力约222万吨;在建项目9个,年利用处置能力约36万吨。

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2019年,临沂* * *有20家单位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除了光大绿色环保和创业环保集团,其他所有持证公司都是山东本地企业。

需要自建配套焚烧设施。危险废物年产量5000吨以上的企业和工业园区(化工园区、工业集中区等。)年危险废物产生量超过654.38+0万吨的应建设集中焚烧设施。支持其他具备条件的化工园区建设危险废物处置设施;鼓励大型工业基地支持建设危险废物处置设施;鼓励大型、单体型企业和园区支持建设危险废物收集、贮存、预处理和处置设施;鼓励产生危险废物的企业自建危险废物综合利用或处置设施,并提供对外经营服务。加快煤焦油、金属表面酸(碱)洗污泥、废包装桶、高浓度废盐等部分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建设。对于其他类型的危险废物,主要是优化现有利用和处置能力,与临沂市废物产生规模相匹配。

阳光

日照发布的投资指导公告中,虽然没有提及危险废物的具体数据,但更直观地表达了投资建议:

1.日照市已建成的危险废物集中焚烧设施和填埋场与危险废物的产生量和种类相匹配,并已远远超出。因此,不再受理新(扩)建集中焚烧设施(年产生危险废物5000吨以上的企业自建配套焚烧设施除外)和填埋项目。

2.目前,日照市在建(运营)项目主要包括废矿物油、废漆渣和含锌废物的综合利用和处置能力已基本满足实际需求,上述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和处置项目已不再建设。

3.鼓励粉煤灰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加快粉煤灰利用和处置项目建设。

此外,山东五大垃圾产生城市均提出:

1.提高现有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的生产工艺和自我利用处置水平。

鼓励石化、化工等产业基地和大型企业集团升级现有自建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根据需要建设高标准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支持大型企业集团跨区域整体布局,享受集团内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

2.鼓励经营单位做大做强,第三方投资建设危险废物利用和处置项目。

鼓励危险废物处置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做大做强,推进危险废物专业化和规模化利用,建设技术先进的大型焚烧设施,减少可焚烧和减量化的危险废物直接填埋量。

对某事的看法有限

由于危险废物处理行业的强资质和地域壁垒,危险废物几乎?关门了?在它产生的地方,也正因为如此,中国的危废行业才完全可以?见一叶而知深秋,窥一斑而见全豹!?。作为中国的废物产生大省,山东的政策和市场在危险废物行业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

从山东上述5个垃圾产生城市的产量和处置能力来看,2020年各城市建成的危险废物焚烧处置能力能够满足或超过当地对危险废物焚烧处置的需求,集中填埋能力略低于垃圾产生规模;废油、表面处理污泥、废酸碱的再生能力已经远远超过了废弃物产生的规模。

加上规划中的在建项目,这五个城市的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处于过剩时期。但随着山东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的大量释放和政府调控,区域性和结构性处置能力不足的问题将得到进一步解决。同时,各市积极统筹跨区域布局,鼓励行业龙头企业跨区域并购,实现处置能力在省内合理布局。预计到今年年底,在山东省加快补齐“短板”、打好危险废物治理攻坚战的作用下,全省将基本实现危险废物处置能力与产量、类别相匹配,初步实现区域内能力整体匹配、省际合作、特殊类别全国统筹,综合利用能力趋于合理。

山东省五大城市的投资指导公告均提出,鼓励危险废物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做大做强,支持大型企业集团跨区域统筹安排,使危险废物在集团内部得到利用和处置。在处置能力大于生产能力的情况下,山东危险废物行业跨区域并购将在未来取代新建项目,成为行业龙头企业跨区域扩大和提升产能的主要方式。

下一步,山东危废经营企业在技术、成本、管理、运营等方面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危险废物龙头企业具有资质类型、技术水平、运营经验等诸多优势,有助于形成规模化协同效应,在未来占据更大的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