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长江新世纪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
按照金同志和李波同志的理解,国有资本也可以按照市场机制组建相关实体,参与市场竞争,完全有可能在竞争中获得成功。根据李晶提出的“国有资本和市场机制”的理念,时任长江文艺出版社社长的周百义同志构建了“依靠职业经理人管理,充分发挥职业经理人作用,培养职业经理人能力,打造品牌文化机构”的新型出版平台——长江文艺出版社北京购书中心。
非法人组织北京购书中心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全额投资,注册资金50万元,并设立明确的评价标准,对主要经营者进行评价。主经营者李波以职业经理人身份与长江文艺出版社签订为期三年的聘用合同,全体员工与法人授权的主经营者签订聘用合同,明确各岗位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按照市场原则进行评价和使用。第一年,为了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财产和生产都由出版社按照同样的标准监管。
中心的运作完全按照聘请职业经理人所采用的新分配机制,在保证出版社整体投资收益回报的前提下,放开收益分配比例,充分调动职业经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中心成立后的9个月,出版了9种图书,销售2087万码,支付890多万元,形成了极高的人均效益。与此同时,“金立组合”的品牌开始在业内产生较大影响,极大地助推了长江文艺出版社在全国图书市场的品牌。用新的理念和模式建立的管理组织,吸引和调动了职业经理人的作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2004年开始的三年时间里,“金立组合”招募了一批职业经理人,包括著名出版人安博顺,员工人数从9人逐步增加到23人,分别按照选题编辑、市场营销、产品销售、运营管理、财务等部门和岗位的设置,重组运营流程,加强市场条件下岗位之间的衔接。当年出版图书16种,实现销售4500多万码;2005年出版图书19种,实现销售5300多万码;2006年出版图书32种,销售额达5300多万码。过去三年,平均每本书发行超过654.38+0.9万册。至2006年股份公司成立清算时,为出版社赚取现金460多万元,缴纳新公司注册资本40万元,补充盈利26万元。从成立到清算的三年间,仅投入50万,共实现回报526万。
同时,三年内给长江文艺出版社带来的品牌效应不可估量,初步形成了国内文艺图书市场“北方人民文学,南方长江文学”的格局,将长江文艺出版社在文艺图书市场的占有率从之前的第五位提升到前三位。
通过探索“立足国有资本,充分发挥职业经理人作用”的创新实践,充分证明在出版创意产业中,立足现有条件,进行制度创新,重视职业人的作用,完全可以走出一条全新的适应市场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