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资产调查怎么了?如何看待小麦金融服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举个跨界的案例大家就明白了。江西九江女杀手老容止,实际上只从1996作恶到1999,而且她犯了严重的杀人罪。在接下来的20年里,她没有做任何坏事,还过着积极的生活,与人相处融洽,没有伤害任何人。但是她最后不是要为自己当年做的坏事负责吗?她没有在背后作恶,可以免于处罚吗?后期的改过自新,自我救赎,都不能让她逃脱法律的惩罚。德先生相信,她最终会被判死刑,为那些鬼魂的罪恶付出代价。
麦金夫也是如此,甚至比他更糟。之前做所谓的网贷融资平台的时候,是不是自己做的比较少?是不是对投资者的欺骗少了?你做的非法借贷少吗?你是不是少做高利贷了?如果他们不出意外,以后就可以安全着陆或者拿到所谓的国家金融牌照,这是滑天下之大稽!
投资人也是可怜的,当然有很多可恨的地方,需要自我反省。只要看看麦子理财服务的理财平台网站,就知道理财收益可以高达10%。这如何实现?即使能实现,也只是高风险。投资者不可能有10%的无风险高收益,这严重违背了金融投资的逻辑。凡此类高息理财平台,如果还自称无风险,都可以称为诈骗平台、非法集资平台。
小麦金融服务应该只做网贷撮合,但实际上他已经自给自足了,变成了自己投资放贷。他哪来的资本去买所谓的小贷公司?那不是投资人自己的钱吗?他去开展那些“麦贷”、“白领贷”、“麦芽分期”,都是他的关联公司放贷,严重违背了网贷撮合的业务本质。而且贷款都是高息贷款,涉嫌高利贷和暴力催收。我们可以这样定义小麦金融服务。是不折不扣的非法集资平台,不折不扣的高利贷借贷平台,不折不扣的非法无证金融公司。
其实麦金夫早就应该被调查了,但是这两年一直在搞所谓的借壳上市骗局,搞所谓的国有控股增资扩股骗局,搞所谓的良性赎回骗局,欺骗投资者。用这个骗局迷惑监管部门,迷惑投资者,迷惑借款人来延长自己的违法行为,试图挽救自己的命运。最后一切都会恢复原状,现在被追究是死路一条。
综上所述,这一次再次给很多投资者敲响了警钟。警钟已经敲响n次了,我们这些单纯的投资者要警惕了。德德先生多次警告,在网贷平台成功备案之前,不要参与任何此类投资。去“理财Stickmen”专栏学习德老师的理论和观点。
麦子金夫是一家网贷公司,有资产端和资金端。资金端主要包括诺诺庞德和财神爷爷,资产端主要包括大地主和白领小金库。诺诺庞克是业内公认的神秘公司。业内人士认为,幕后操控者并非麦金福CEO黄,而是另有其人。
麦子金服非常注重品牌。品牌做的不错,比如引进了lufax和阿里巴巴相关高管。打造这样一个明星高管的品牌,麦金福早期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但后来的一系列操作让人摸不着头脑。一批高管频频辞职,如诺诺博科的CEO、爱子金夫的首席运营官、财富爷爷的CEO等。高管频繁辞职的原因不外乎两个。1运营有问题,第二个和创始人的理念不一样。个人认为两者都存在。还有一些操作让人无法理解。
比如我入股了一家小贷公司,想在阿斯达克上市,后来和小贷公司闹翻了。
今年,CEO和首席运营官被引进,但是试用期没有过去。与其说是首席运营官和CEO没有通过试用期。有可能是CEO和首席运营官发现麦子金服支付的资产或者运营合规有问题,主动辞职。
小麦金融服务被查只是时间问题。资金端有资金池和自筹资金。以财神爷爷为例。财神爷爷是活期理财产品,而资产端的贷款期限是长期的。比如存在资金错配,这是监管禁止的。再说自负盈亏,随着资金池和资金的错配,必然会有自负盈亏的空间。尽管小麦金融服务存在银行中,但资金可能会退保给相关资产。
综上所述,小麦金融服务因为资金错配、资金池、自负盈亏被警方审查。小麦金融服务的问题早有苗头,想不到能持续到今天。
在P2P备案整改的曙光即将到来之前,上海麦子金服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15名高管被起诉,其中包括80后美丽说创始人黄。
据报道,80后美女CEO黄曾创办47家公司,担任10家公司的法人代表,还获得“2065年互联网金融最具影响力人物TOP10,438+04+13”。
但事实总是那么不可预测。麦金富被立案调查的消息,对很多贷款人来说都是晴天霹雳。到今年8月,小麦金融服务贷款余额24.38亿,贷款人近3万人,人均剩余贷款金额8万余元。据央视新闻报道,有人投了200多万,最近几个月投了654.38+0.5万多。这种为了高收益而不顾风险的投资方式真的很危险。
麦子金服成立于2015年3月。它的前身是P2P平台诺诺庞德尔。它最早成立于2009年。很多早期投资者应该听说过这个名字。持续了10年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如今又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查,可见金融市场环境有多复杂。
目前仍有400多家P2P公司在运营。估计麦金福可能不会是最后一个被立案调查的平台,投资人一定要擦亮眼睛,在复杂的金融市场环境下保护好自己。平台被立案调查后,你自己的资金就不自由了。
由于去年大量P2P地雷爆炸,投资者应该逐渐减少投资,甚至完全退出。除非你对这个平台非常了解,并且确定其资产合法,运营合规,否则即便如此,你也不应该把钱都投在这么高风险的领域。在一个平台投资超过654.38+0万显然风险太大。
小麦金融服务的问题就出现了。黄曾声称平台上没有资金池,不存在自吸问题。至于如何解释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只能等待调查结果和司法判决。对于投资者来说,只有配合公安机关,做好相关资产的登记工作,争取尽快做好破产清算工作,最大限度减少投资损失。
小麦资产于6月24日被上海市公安局查封,165438+。据官方报道,小麦成立于2009年,从事网贷业务,业务覆盖全国34个省份和行政区,注册用户超过654.38+02万,撮合超过765.438+00亿,帮助客户盈利超过654.38+00亿。还通过了海通“海通创新”的战略投资。相比之下,小麦,甚至平安的“陆金所”,都是大名鼎鼎,一时风头正劲。为什么他们现在参与“非法集资”了?已经被“封闭平台”了。
应该说,14-15的“互联网+”战略提出后,p2p是最大的出路。所谓的“互金”、“金控”、点对点借贷风靡全国。从深圳开始,曾经遍地的山寨手机公司被“互金”公司,也就是所谓的p2p网贷公司所取代。没有网贷平台的高端CBD区域几乎没有。而且是“聚”。
从全国首例网贷事故大案来看,是“e租宝”。
15,12,e租宝涉嫌非法集资,16,10,警方公布e租宝涉案金额达500亿。然而,e租宝事件引起了管理层对类似网贷业务危险的警惕。14-15牛市和配资风口真正火山爆发的出现,引发了巨大的“金融海啸”?
随着更多网贷公司的雷声大雨点小,“跑路”一度成为很多投资网贷平台的投资人非常关心的问题。最可笑的时候,上海石曾经进行过“行业自律”,行业联盟发出了“大家不要跑路”的呼吁。
事实上,无论是最先出事的麦子资产、e租宝,还是各省都开始关停网贷平台,从现实的角度来看,网贷平台必然涉及“非法集资”和“高利贷”,但“非法集资”和“高利贷”是以“洗白”和“合法化”的名义出现的。原因很简单。凡是能吸收投资(存款)和放贷的,只要是“非银行系统”,就必然存在巨大的监管漏洞:
第一,资本监管。
第二,法定准备金监管。
第三个基金是投入细节监管。
第四,资金池监管。
第五,利率监管。
这些监管漏洞必然会助长洗钱犯罪、赌博犯罪、非法配资、高利贷。原因很简单。只要不能从银行贷到款,基本属于“无资产抵押”、“无流水”,缺少“纳税证明”不符合银行的贷款条件,但不符合银行贷款条件的贷款本身就存在“风险不可控”、“还款能力”和资金投向错误。也就是说,凡是在网贷平台借款的人,基本都没有还款能力,凡是在网贷平台投资的人,都希望获得“高利贷收益”。那么,实体经济中有多少这样的投资机会呢?能保证网贷资金筹集和资金投向吗?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必然是混乱的。
所以只能说,p2p,共同基金,网贷,野蛮生长的代价是逐渐暴露的,最终会被彻底暴露,彻底彻底取缔。即使是lufax这样规模的公司,也暴露出了数百亿的坏账。其他公司和以平安为靠山的lufax相比怎么样?
首先要明确几个概念。第一麦金套装是什么?第二,为什么麦子金服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第一,小麦金融服务是P2P。
麦子金服本身就是一个P2P平台。P2P正式定位为信息中介是在2016年8月四部委联合发布《点对点借贷中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之后。信息中介是利用市场的不对称性,依靠提供信息获取中介利润的机构。信息中介的盈利模式比较单一,只提供撮合服务、风险评估、信息披露等附加服务。
在合规的P2P平台上,平台撮合成功后,出借人与借款人形成对应的债权关系,平台用户的出借资金由资金存管银行直接从出借人账户转入对应的借款人账户。用户资金与平台资金完全隔离。平台作为中介,为借贷双方提供撮合服务,并向其收取一定的服务费,本身并不参与交易。
这才是P2P应有的定位和模式。也就是说,小麦金融服务如果按照这个定位,就会被认为是合规经营,即使逾期也不会去违规。
第二,为什么麦子金夫涉嫌非法吸收存款?
但如果平台违反上述原则,自己做资金池,平台资金无法与客户资金分离,客户资金是通过虚假融资获得的,那么就不是P2P。
我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准确理解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关键,首先是坚持该罪主体的不特定性和危害金融秩序的具体性的统一。
下列行为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二)未经依法批准,以任何名义向不特定对象非法集资;(三)非法贷款、结算、票据贴现、资金拆借、信托投资、融资租赁、融资担保、外汇买卖;(四)中国人民银行认定的其他非法金融业务活动。
麦金衣被查出来,大概是因为几个做法,走上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道路:
1,公司资金和客户资金不隔离,甚至挪用客户资金,做资金池。
2.企业很可能是自负盈亏,即利用关联企业设计融资作为融资标的。
3.虚假投标融资。为了实现资金循环,很可能会包装一些虚假的投资标的,骗取投资人的资金,拆东墙补西墙,形成内部循环。
所以并不是所有逾期坏账的平台都会被立案。只要不触碰法律红线,即使有逾期坏账,也可以在监管部门的协助下进行追索。小麦金融服务直到今天也没有守住监管的政策底线。
现在玩p2p真的要小心了。你要人家的利息,人家要你的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