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电信设备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
1982长江激光电子有限公司更名为武汉电信器件公司。
从65438到0985,武汉电信设备公司的产品开始大规模生产和使用,销售额超过百万元。
从65438到0989,中美股东对武汉电信设备公司进行追加投资,注册资本扩大到400万美元。销售额首次突破10万元。
从65438到0995,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扩大,中美股东对武汉电信设备公司进行了追加投资,注册资本为700万美元。
1998武汉电信设备公司销售额首次突破1亿元。
2001年,武汉电信设备公司厂房面积由5500平方米扩大到11000平方米。
2002年,中美双方向武汉电信设备公司追加投资,注册资本为1600万美元。
5438年6月+2004年10月,武汉电信器件有限公司与日本金松株式会社签订了2860万美元的FTTH光器件出口合同,这是武汉中国光谷成立以来最高的海外单笔合同。
2004年3月,中方收购了美方全部股份,公司更名为武汉电信设备有限公司..
2005年7月,武汉电信设备有限公司新一届董事会成立。
-
1981年,研制出国内第一个长波长半导体激光模块和PIN/FET光接收模块。
1982年第一个2Mb/s PDH光纤通信工程(武昌-汉阳-汉口)应用于LED和PIN/FET器件。
1987年,研制出国内第一台1550nm DFB激光器。
1993年研制出中国第一台非制冷量子阱激光器。同年,LD和PIN/FET模块应用于140Mb/s PDH全国首条及光纤通信干线工程(北京-武汉-广州)。
1996开发了155Mb/s和622Mb/s光收发模块。
1998年研制出2.5Gb/s光收发模块,并应用于国内首条2.5Gb/s国家一级光纤通信干线工程(海口-三亚)。
1999年,开发了一系列2.5Gb/s光发射/接收模块,并应用于8*2.5Gb/s DWDM国家一级光纤通信干线工程(济南-青岛)。
2000年,10Gb/s高速平面PIN探测器研制成功,特定波长发射/接收模块首次应用于16*2.5Gb/sDWDM(沈阳-大连)国家一级光纤通信干线工程和32*2.5Gb/sDWDM(贵州-兴义)国家一级光纤通信干线工程。
在2006年,开发了+0.25 GB/s和2.5Gb/s光收发器模块以及10Gb/s光收发器模块。
2002年,研制出10Gb/s光收发模块,并将1.25Gb/s CWDM光模块应用于宁波电信开通的CWDM设备,这是中国第一个CWDM项目。中国电信北方十省干线传输网工程东北环CWDM传输网采用2.5Gb/s光模块,该工程被评为优质工程。
2003年,研制出SFP(数字诊断)光收发模块、单纤双向模块和DFB激光器。同年,10Gb/s转发器应用于中国电信昆明至拉萨国家干线传输工程,SFP(数字诊断)光收发模块应用于西藏移动光传输网络。
2004年,国家863项目组开发并测试了40Gb/s PIN/TIA模块,得到了高度评价。同时,还开发了VSCEL芯片、单纤三路三工器和BPON/EPON ONU收发模块。
2005年5月,突发光模块应用于中国首个FTTH试点项目——武汉昌飞公寓项目。2005年开发了GEPON/EPON OLT收发模块、XFP收发模块和10Gb/s TOSA。
2006年,开发了BPON/GPON/GEPON三路器件、光收发模块和2.5Gb/s APD芯片。
2007年开发了10Gb/s APD芯片、10Gb/s可调谐光收发模块、40Gb/s光收发模块、4FC光收发模块。
在2008年,开发了10Gbps 40/80km DWDM XFP和10Gbps SFP+光收发器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