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科学家在中国的故事,短篇。
著名数学家华于2006年应邀赴美讲学,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当时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和他签了终身教职合同,年薪1万美元。华的生活突然变得舒适起来。他不仅有一栋小楼,大学还专门给他配备了四名助手和一名打字员。
新中国成立后,有些人总以为华在美国已经出了名,过上了安逸的生活,就再也不会回来了。然而,物质、金钱和地位并没有束缚他的爱国之心。华毅然放弃在美国的治疗,冲破重重封锁,回到祖国。途经香港时,他写了一封《致留美学生的公开信》,表达了献身祖国的热情。
2.李四光的爱国故事
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早年在英国伯明翰大学苦读六年,获得地质学硕士学位。他的老师鲍德温教授建议他继续深造,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
李四光谢绝了老师的好意。他回答:不,我想尽快把我学到的东西贡献给我的祖国。“1920回到工作岗位,直到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来有一次出国,他还是坚持出国搞地质研究。
在新中国如日中天的时候,他毅然从英国回到中国,担任新中国地质部长,为中国的石油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3.钱三强的爱国故事
中国原子能科学的奠基人钱三强,于1920年赴法研究原子理论,被年轻的居里夫妇视为最优秀的科研人员。年,钱三强和他的妻子何提出回国,但他们的导师和同事再三劝说他们留下来。
国民党政府驻法大使恶毒地威胁说:在大陆见到他才奇怪呢!意思很明确。如果钱三强执意要回祖国,国民党特务会半路杀了他。
钱三强不顾个人安危,不顾生死,和妻子抱着刚满半岁的女儿,果断而机智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为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4.苏的爱国故事
著名数学家苏,早年留学日本,1996年获博士学位。很多日本名牌大学高薪聘请他,但他想到国外留学是为了掌握科学,报效祖国,于是去一一婉言谢绝,毅然回国。
回国后在浙大任教,却连续四个月拿不到工资,穷得连饭都吃不饱。当时日本帝国大学还答应给他留半年工资。贫穷改变不了爱国,苏也无意再去日本。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大学又发来电报,请他教书。出于民族大义,他断然拒绝:我要留在自己的国家。祖国再穷,我也要为她奋斗,为她服务!
5.王的爱国故事
为了支援抗日战争,早日把日本侵略者赶出去,中国核物理学家王把家中所有的金银珠宝都捐给了祖国。
当中国发生严重自然灾害,急需用钱的时候,身在苏联的王把自己省吃俭用省下的14万卢布交给中国驻苏联大使馆,捐给祖国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