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迈凯轮凉了!未来汽车很多店都关门了,凭什么打一手好牌?

日前,贺勋汽车从相关媒体报道中获悉,国内新造车企业未来汽车的多家体验店和交车中心陷入关门或无车可卖的窘境。三里屯的第一家店已经撤了,金港汽车园区的配送中心空无一人。

作为曾经惊艳的国产新能源跑车的代表,未来汽车很有可能退出历史舞台。

现在看来,未来汽车的“关店”似乎已经在意料之中了。

早在今年4月,未来汽车、长城华冠创始人兼董事长鲁群就被苏州市虎丘区人民法院连续发出两次限制高消费令,立案日期分别为2020年3月11和17。

其中,3月11日发布的消费限制令显示,因未来汽车未在执行通知书规定的期限内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付款义务,未来汽车(苏州)有限公司及其法人、实际控制人依照相关法律被采取消费限制措施,不得进行生活、工作非必需的高消费和消费行为。

另一方面,17年3月发布的消费限制令中,立案申请人变更为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但限制条件相同。

资料显示,长城华冠最初是一家独立的汽车设计公司和车辆开发解决方案供应商。作为新能源第一股,于2015成功挂牌新三板,未来汽车于2015年2月正式成立。2016成为国内第三家获得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资质的企业。

与其他造车新势力选择代工不同,未来汽车依托母公司“尹福”在苏州自建生产基地,造车资金主要依靠母公司长城华冠进行股权和债权融资。据悉,长城华冠已融资5次,累计金额超过20亿元,在新三板上市公司中名列前茅。

但事实上,未来汽车母公司的情况并不是很乐观。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8年前三季度,长城皇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17.47亿元、-984428万元、-2.26亿元和-3.7亿元。

2065438+2009年2月,未来汽车母公司北京长城华冠宣布,根据公司整体战略规划、进一步资本市场运作规划和长期业务发展,结合当前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和公司发展阶段等内外部因素,退出“新三板”。

未来汽车作为造车新势力的一员,先后获得国家发改委2016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工信部2018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拥有新能源乘用车“双资质”的造车新势力。可是这“好牌”怎么会被打成肉酱呢?

时间回到两年前。2018年8月8日,中国人最喜欢的日子,首款新车——未来K50正式上市,定位为双门双座纯电动跑车,补贴价68.68万元。

新车外观上有很多设计亮点。全车采用铝合金车身框架,除前后围板和侧裙外,其余部件均为碳纤维材质,被多家汽车媒体戏称为“国产迈凯轮”。

但除此之外,K50的未来亮点屈指可数,其NEDC工作寿命仅为380公里。如今新能源市场续航已经超过700公里,这个数据根本“不够用”。4.6秒的百公里加速也很难和真正的“超跑”扯上关系。再加上受众太少,性价比不高,以至于未来K50只卖出了200多台。

2020年初,这款号称“国产迈凯轮”的超级跑车甚至以不到40万元的批发价在朋友圈公开销售,保值能力堪忧。现在看来,就算当时买了,售后也不知道去哪找谁。

未来的初步想法是用外观和定位都不错的超级跑车K50来提升品牌的基调,而不是一款量产车型。这种想法其实没有错,因为高端品牌进入低端市场比低端品牌向高端形象转变要容易得多。但品牌调音完成后,必须要有自己的产品、服务、良好的口碑做支撑,有很强的竞争力。

比如蔚来这种至少还“活着”而且还活着的造车新势力,首款车的价格和定位都不低。凭借其独特的造车理念,培养了一部分忠实车主,销量也稳步增长。非常有特色的售后服务和换电技术也让它大受欢迎。可以说蔚来汽车以特立独行的姿态走在了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前列。

另一方面,在中国市场推出一款没有质量保证、价格高昂、竞争力和实用性都很弱的超级跑车肯定是不可行的。定位未来超跑K50前期研发成本高,后期销量低,最终未能给未来汽车带来利润。

第一款产品K50被迈成击败,第二款被未来汽车寄予厚望的产品K20于2019年4月上海车展公开亮相。新车依旧采用双门设计,但整体造型与K50相差甚远。可以看出K20已经在向亲民产品靠拢,但是产品定位似乎总是在错误的道路上。

鲁群董事长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的机会在于第二款车K20。如果在K20上市,会有正的现金流。此前,未来最初表示该车将于2020年量产,后又延期至2021年4月,但现在看来这款产品已经胎死腹中。即使上市,也很难在每天都在变化的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所作为。

车卖不出去,钱烧了,员工工资自然没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内部员工透露工资不能按时发放。今年一季度,欠薪问题爆发,曝光了公司利用员工个人信息贷款发工资。

此外,根据员工的不同级别,长城华冠公司计划发布多种薪酬协议,但实际上,这被认为是长城华冠“变相裁员”的一种方式。随着工资迟迟不发,还有未来车复工的日期。最先宣布的4月1复工,一直拖到五一假期后。公司多次推迟复工,也是变相省钱的一种方式。

据统计,长城华冠登陆新三板后成功融资21.2亿元,但造车的20亿元已于去年9月全部用完,只能等待后续融资资金继续。原计划于20119年10月到账的1亿元融资金额也因为一些原因需要延期,这让未来汽车陷入了“未来”的窘境。

在当今同一个市场的众多项目中,未来显然不是投资者的最佳选择。如果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未来汽车很难实现大规模融资来支撑其度过目前的资金困境,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处于“产品匮乏”和“融资困难”恶性循环中的未来汽车,更是前途未卜。

贺勋汽车认为,未来汽车最重要的是转变观念,开发更适合大众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从而在市场上赢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同时,未来汽车也要以开放合作的态度,寻找更多的外部合作伙伴,多方面“补血”。但作为2018以来只有一款产品的新生力量,未来早就失去了发展壮大的最佳时机。

2020年注定是国产造车新势力不平凡的一年。当时关注度较高的品牌,如拜腾、林赛等都已倒下,而在争议中成长起来的车企,如蔚来、理想等,都已完成美股上市,如今市值甚至已经超过一些传统车企。

蔚来离未来很近,理想很快就会实现。只是未来不确定。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