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发表在公司内部刊物上的关于精益生产改进的文章!
2004年5月22日,由北京零点研究集团主办,北京广汉空间营销策划中心协办的第七届北京企业内部刊物沙龙上,来自京津两地30余家大中型企业的负责人就内部刊物如何做好内部传播进行了广泛交流。
为了进一步了解企业内部期刊的基本情况和生存状况,零点研究组在会前会后分别随机选取了北京和天津具有代表性的大中型企业内部期刊。调查采用自填式问卷和电话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对象为主管内部期刊的社长、主任、经理、编辑,回收有效问卷33份。调查显示,目前企业内部期刊充满活力,在定位、内容、风格、目标读者等方面独具特色,看起来像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内部刊物的受众:不仅是员工,还有外部客户。
目前,企业内部日记账有三种类型,即企业内部传阅的日记账、外部客户专阅的日记账、内部传阅和外部客户专阅的日记账。调查显示,45.5%的企业内部期刊具有内外职能,30.3%的企业内外分离,只有少数企业只有内部或外部期刊。
从内部杂志的目标读者来看,受访企业的读者以内部员工为主(90.9%),目标客户(66.7%)和经销商(45.3%)也占一定数量,也有一些公共媒体。这说明企业内部杂志开始被赋予对内建设企业文化,对外树立企业形象的双重使命。
内部出版形式:传统媒体主导,网络、电子化出现。
和大众媒体一样,内部杂志也有多种媒体表现形式。在被调查的企业中,杂志占48%,其次是报纸(34.0%)。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企业对网站建设的重视,专门出版电子专刊的企业也占了一定的比例(18%)。最终提供给目标读者时,除了印刷版(53.3%),网络版(25.0%)和内部邮件版(21.7%)也占了一部分。可以看出,企业内部期刊也开始呈现出传统媒体和网络/电子媒体并存的特点。网络期刊因其成本低、传播范围广而受到一些企业的青睐,不失为一种很好的传播载体。
内部出版团队:总裁主管内部出版,团队专业化,主编身兼数职。
按照媒体的说法,不办内部杂志是大中型企业的一种态度,也体现了老板的态度,所以很多企业的内部杂志基本都是老板亲自过问。这项研究也证实了这样一个迹象。调查显示,北京、天津大中型企业主管内部刊物的领导以高层为主,以公司总裁、副总裁为首的居多(总裁占42.4%,副总裁占33.3%),仅有少数企业由策划总监、行政总监或人力资源经理担任。这说明大部分企业内部刊物的命运掌握在老板手里。
数据来源:零点研究集团于2004年6月对北京和天津33家有代表性的大中型企业的总裁、董事、经理和主管内刊的编辑进行了调查,通过自填问卷和电话访谈的方式获得了调查结果。
作为媒体,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有一个好的编辑团队也很重要。调查显示,北京、天津两地69.7%的企业设立了内部期刊编辑部或编委会,27.3%没有。据参加几次内部期刊沙龙交流活动的代表介绍,有的企业有十几个编辑部,有的企业有非常细致的编辑体系。可以看出,很多企业已经开始重视专业内刊编辑的建设。
有意思的是,虽然很多企业都设立了专门的编辑部,但企业内部期刊的编辑只有15.1%是全职的。其余企业内刊编辑从事品牌推广、策划、公关、人力资源、网站运营等工作。除了内刊,可见企业内刊编辑不仅需要专业化,还需要多才多艺。
内部期刊的影响力:文化传播、内部传播与企业信息传播
北京和天津的企业对内部期刊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从各企业对内部期刊的功能定位来看,内部期刊所承载的功能主要包括传递内部企业文化和建立交流平台(96.9%),其次是“宣传公司重要方针政策(78.8%)、传达领导意图(75.8%)和“传播产品、服务和品牌信息(72.8%)。
企业内部期刊的文化特色依然突出。调查显示,57.5%的企业认为内部期刊在传递内部文化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24.2%的企业认为其在传播产品、服务和品牌信息方面发挥了更显著的作用。似乎随着对产品信息和品牌推广的重视,内刊成为了更好的传播工具。
内部期刊对企业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对文化的影响最终会体现在企业的内部传播中。对此,不少企业对内部期刊的作用给予了积极评价,97%的企业认为内部期刊在内部沟通中发挥了作用,48.5%的企业认为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似乎内部期刊在企业内部文化传播中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
但相对于企业自身赋予的定位和责任,内部公布的与企业预期的结果还有一定的距离。很多企业认为内刊在宣传公司方针政策、传达领导意图方面作用较弱,培训工具的作用基本没有体现出来。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如何让内部刊物宣传公司的政策,增进大家对公司一些措施的了解,在管理决策的执行中充当好宣传员,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
内刊内容:员工很关注,但关注员工的空间略显不足。
从企业内部期刊的现状来看,本次受访企业中有66.7%的企业“紧扣本企业内容,适当体现本行业内容”,而12.1%的企业内部期刊“以本行业内容为主,本企业内容为辅”,“传统内部传播”。
从内刊内容来看,本次调查的企业内刊内容相对丰富,从公司动态到员工心声,从管理知识到产品知识。但是内部杂志的容量毕竟有限,不可能照顾到所有的内容。需要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总体来说,受访企业都认为“领导讲话”和“公司动态”在每期占据的篇幅较多,相对来说,员工活动和员工声音占据的篇幅较少。调查数据还显示,33.3%的企业员工非常关注内部期刊,54.3%相对关注,12.1%一般关注。员工的关注代表着员工对内部期刊也有很高的期望,因此如何增加关于员工的报道是赢得员工满意度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比目前内刊的实际功能,我们可以看到,虽然“领导讲话”和“公司动态”占据了更多的篇幅,但内刊在传达领导的方针政策和传达领导意图方面并不理想。从受众的角度来看,“领导讲话”和“公司动态”都是严肃的话题,所以如果篇幅太多,内部杂志的传播能力就会降低,不仅达不到预期目的,还会浪费版面。
内刊选题:聚焦管理与市场。
对于内刊来说,每期的容量是有限的,如何策划精彩的选题是内刊能否发挥其积极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此次走访的企业中,内刊选题多来自公司管理需求、行业市场变化和客户关注三个方面,而总裁和编辑的关注目前并不是内刊选题的主要来源。这说明大部分企业在内部期刊的内容上仍然与公司的管理和市场发展紧密结合,过去那种由编辑或总裁主导内容的时代已经不存在了。
内刊主编:工作压力大,缺乏成就感。
内刊的存在,催生了一批活跃在企业中的媒体工作者。目前,内部期刊的主编或编辑已经成为许多大中型企业人才需求中的热门职位。由于企业文化、内部组织结构和管理的复杂性,内部期刊的主编比一般的公共媒体有着特殊的责任。调查显示,约1/3的内刊主编感觉工作压力不大,近40%的内刊主编感觉“压力很大”,9%的主编感觉“压力很大”。根据内刊主编的反馈,压力主要来自工作量大、选题难、稿件来源难。
如果用5分来评价,内刊主编的平均满意度水平为3.58分,介于“一般和满意”之间。相比较而言,内刊主编在“个人教育培训”和“个人发展机会”的满意度水平略低。看来企业需要考虑如何给内刊主编更多的机会。万科内部期刊主编晋升为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在这方面提供了很好的标杆。而内刊主编也需要练好内功,提高综合能力,才能获得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
稿件来源多样化和设计外包
对于那些内外一体的内部期刊,不仅要有内部人员的声音,还要有外部的声音,实现内外对接。目前,许多企业内部期刊的稿件来源开始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不仅包括公司员工、内部通信员,还包括行业专家学者、外部客户等。而内刊要依托企业生存,让内刊更有话语权,与企业实际紧密结合,是内刊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本次研究的企业来看,大部分企业仍然实行本企业员工投稿的稿酬制度。当然,有的企业只是给予一些荣誉和鼓励,或者把投稿纳入绩效考核。如何更好地调动内部员工的积极性,鼓励他们积极贡献,是目前企业内部期刊需要进一步加强的一个方面。
据了解,一些企业有很多有才华的编辑,包括摄影师和文字编辑,大多数企业也有自己的内部杂志设计师。因此,在内部杂志的设计制作方面,60.6%的企业由内部设计师自己设计,此外,33.3%的企业由内部杂志编辑和外包专业设计公司共同完成,有6.65438。毕竟内部杂志的设计制作更需要专业技能。要让内部杂志更精致,外包给专业的广告设计公司是个不错的选择。随着企业对内部杂志的重视,相信这将成为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这无疑为一些广告设计公司找到了细分市场。
企业内部期刊的成长:任重道远
十几年来,企业自办报刊蔚然成风,说明我国企业越来越重视企业内部的舆论导向,同时也开始懂得如何合理利用内部刊物这一工具,为企业内部的文化传播和外部的品牌传播做铺垫。但是,目前企业内部期刊的生存和未来发展方向仍然是很多内部期刊关心的问题,企业内部期刊的编辑也在想尽办法得到解决,比如企业内部期刊的定位、制度建设、选题、传播等。
虽然企业内部杂志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但对其进行系统研究的还比较少。过去对企业内部杂志的研究是在企业文化的层面上考虑的。但从各企业内部杂志的定位可以看出,目前的企业内部杂志已经远远超出了企业文化的界限,它与企业的品牌、形象、市场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就给企业提出了几个课题:
1.内部期刊的内外整合与系统传播。目前,国内许多企业已经将内部杂志作为独立媒体进行运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媒体不断细分和快速发展的时期,那些目前发给有一定特点的人的内部杂志将能够吸引更多的关注。因此,如果企业能够通过内部杂志系统地传播其品牌文化,并对媒体进行营销,无疑会赢得更广泛的社会关注,从而拥有广阔的生存空间。
2.内部出版队伍建设。目前,企业内刊编辑是一个游离于“企业”和“媒体”之间的群体。这个群体既有对企业的深入体验,又有媒体敏锐性,那么如何提升他们的职业成长空间是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企业可以针对这些人做专门的职业成长规划,让他们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相结合,一些外部机构也可以针对内部期刊工作人员关心的一些问题组织更多的培训和交流。企业内部期刊沙龙无疑是提高内部期刊编辑水平的好方法。
3.内部期刊受众研究。和大众传媒一样,每个企业对自己的内部杂志都有一个定位,但这个定位和最终的业绩还有很大的距离。目前很多内部杂志都是由公司高层直接监管的,所以很容易被变成内部舆论工具。正如零点研究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袁岳所说,内部杂志不应该仅仅是领导和少数学者的声音,还应该反映企业中的各种声音,这就要求内部杂志深入其媒体受众。
目前,企业内部刊物已经成为来自企业内部的独特声音。如何让这个声音更响亮、更清晰,对企业来说还是一条很长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