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创新工作才能促进企业的效率提升和效益增长。

开展群众性劳动竞赛活动是增强企业发展活力、拓展发展思路的重要举措,是增强员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有效途径。通过开展群众性劳动竞赛,把大练兵、大练兵、大比武与推广名师、先进操作方法结合起来,全力推进职工知识化进程,使职工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稳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迅速增强。群众性劳动竞赛已成为企业工会工作的亮点和品牌。面对重钢环保搬迁,工会劳动竞赛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起点,对职工综合素质和岗位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工会组织如何改进和创新群众性劳动竞赛,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点拙见。一、现阶段劳动竞赛存在的主要问题,劳动竞赛如何适应企业改革和现代市场竞争的需要,是我们基层劳动者需要探索的课题。就企业劳动竞赛的现状来看,一般有三个方面。1,劳动竞赛选项不规范且发展不平衡。一是有的单位在劳动竞赛中缺乏认真论证,主题不突出不集中,选项带有主观性;有的比赛项目多,但内容大同小异,没有新意,达不到劳动竞赛应有的效果;二是竞赛活动发展不平衡,认识有偏差。有些活动开展得很好,有些活动从头到尾都在进行。对于工会开展的劳动竞赛,部分职工认识不到位,思想上不够重视,参与活动热情不高。2.劳动竞赛目标不准确,内容相同。一个是大赛目标、内容空洞、管理松散的软肋。有些劳动竞赛目标定得太高,就像月亮挂在天上一样。即使参赛选手尽了最大努力,也很难实现,自然也就失去了信心。在制作竞赛项目时,既不能给参赛选手一种高不可攀的感觉,也不能让他们轻易获得。比赛的目标应该是鼓励每个人积极主动,勇于创新。二是比赛内容千篇一律,流于形式,敷衍了事。劳动竞赛是工会的传统项目,已经形成了一套固定的做法,所以在形式上缺乏创新。有的光说不做,和上级打交道;虽然有一部分做了,但也只是流于表面,不深入,不实际,不注重总结经验。虽然每年都有劳动竞赛,但内容每年都差不多。3.劳动竞赛考核不合理,奖惩不平衡。一是有的单位把竞赛考核标准定得很笼统,不实用,随意性大;有的条款缺乏可比性,难以分清优劣,缺乏合理性、公平性和公正性;第二,劳动竞赛中奖惩不平衡,激励制度不科学。有一种重惩罚轻奖励的倾向,以至于很多员工一想到劳动竞赛就和“扣钱”挂钩,对竞赛活动中表现好的员工物质奖励很少,不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预期,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2.提高和创新劳动竞赛实效的对策措施。曾经在计划经济建设时期发挥巨大作用的劳动竞赛,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前景如何?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要从促进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高度,探索新模式,研究新内容,运用新方法,把劳动竞赛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1,用创新思维指导劳动竞赛。“创新是企业前进发展的不竭动力”,劳动竞赛无疑是生产技术创新的最佳载体和沃土。新重钢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劳动竞赛要做好“三个转变”。首先是从“体力”向“智力”转变。当前,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已经转向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这就对劳动竞争从“体力”向“智力”的转变提出了必然要求。“体力型”劳动竞赛主要是通过充分焕发员工的劳动积极性,通过加强劳动强度、拼体力、延长劳动时间等方式转化为促进生产。在“智力”劳动竞赛中,要摒弃这种以工人为主的“人海战术”,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努力做到科技人员与工人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劳动积极性与劳动技术相结合。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和工程技术人员在知识和技术方面的优势,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实现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提高企业整体生产经营水平;二是从“生产型”向“效益型”转变。劳动竞赛要紧紧围绕经济效益,在提高产品竞争力、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上下功夫。要通过劳动竞赛培养员工树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效率观、竞争观和价值观。要引导员工既重视产量又重视工作量,既重视成本又重视资产收益,做到既懂生产经营又懂企业管理。要引导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立足本职,勤奋进取,努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三是从“传统”向“创新”转变。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解决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的深层次问题,只有将新技术注入传统产业,推动技术创新,提升传统产业,才能实现企业改革发展的目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在新时代,劳动竞赛必须以创新为核心,鼓励员工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以创新的意识、精神、态度、措施和工作,推动企业生产出高质量的新产品,产生高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2.以创新的形式丰富劳动竞赛。一是要灵活多样。要重点组织吸引力强、针对性强、效果显著的竞赛活动。可以灵活地将竞赛形式融入竞赛活动中,如点对点竞赛,以冠军和明星赢得最佳冠军,分阶段分步完成竞赛目标,集智攻关,技术创新和合同以共同目标相互督促,实现多层次、多类型、多渠道;扩大竞争范围,形成从生产到管理、从单项到综合的竞争格局;二是突出特色。在比赛的设计上要有创意,加强策划设计,让员工感到兴奋和新鲜,让比赛听起来兴奋和努力,增强员工参与的积极性。重庆钢铁集团2011年度“十大劳动竞赛”在选项、内容、形式、特色等方面都有新思路、新方案、新设计。使竞赛活动具有可比性,便于相互学习和交流,从而激发员工的创优意识和责任感,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提高劳动竞赛的内在动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劳动竞赛的效用。3.以新内容深化劳动竞赛。一要突出科技创新。要把科技创新融入劳动竞赛,结合企业实际,组织员工围绕科技创新开展合理化建议、技术创新、发明创造、扭亏增盈、降本增效、节能减排等群众性活动,以科技进步推动企业发展;二是突出管理的好处。目前劳动竞赛主要突出生产竞赛,促进生产建设。但由于忽视了商业和生活中的竞争,管理者在其他方面的创新和管理积极性没有被深度激活,部门的管理水平相对较慢。因此,应将竞赛活动融入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鼓励各方面的管理创新;三是突出企业文化建设。劳动竞赛在企业建设过程中起着调节和强化作用,是营造和谐工作环境和氛围的良好形式。因此,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突出企业文化建设,使企业文化在劳动竞赛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以奉献为核心的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可以开展得如火如荼、丰富多彩、多渠道、多层次,激发和形成爱岗敬业、自强不息、争创一流品质的企业精神,从而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员工以充沛的精力和高昂的热情投身于企业的发展。4.用新机制促进劳动竞争。开展劳动竞赛活动,就是要调动和发挥职工的积极性,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做出贡献。一是要注意在竞赛中用好激励手段,通过物质和精神相结合的手段,吸引和鼓励员工参与竞赛,调动员工的劳动积极性,使各类人才在工作中有成绩,在政治上有地位,在经济上有收益,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第二,要完善激励机制,变“重罚轻赏”为全面激励,增强员工的竞争积极性。着力完善奖励机制,注重科学考核,奖罚分明,变以前的注重经济奖惩为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并重,推动竞赛不断发展。大赛要制定严谨科学的考核方案,细化各项考核程序,坚持量化考核为主,综合考核为辅的原则。力求公平、公正、公开,力求实效。5.用新体系规范竞赛评估。考核是约束和管理的重要手段。一是要科学评估竞赛工作。建立考核标准,规范考核方式,实施多形式、多方式、全过程跟踪考核,确保考核的多样性和客观性,严格考核程序,全面考核,实施透明监管。2011年,实业有限公司开展的“安全、生产、顺利”劳动竞赛被评选为集团公司“十佳劳动竞赛”项目,并对竞赛全过程进行跟踪考核,制定了严格的考核标准和方法,使竞赛活动的考核得到科学管理。二是严格落实奖惩措施。要加大奖励力度,提高奖励标准,增强员工“按能力录用,按贡献支付”的竞争意识。要通过各种会议,丰富精神鼓励形式,肯定成绩,总结做法,宣传事迹,实行荣誉奖励。为工作能力强的管理体系人员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实施工作激励;选派青工参加培训学习,实施知识奖励;对入党、提拔干部、晋升职务表现突出者优先考虑,实行政治奖励;三是充分发挥活动中涌现出的“技术标兵”、“技术冠军”、“金牌工作者”的作用,注重舆论宣传的引导作用,营造大知识、光荣劳动、尊重知识、尊重技术、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总之,劳动竞赛活动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求实。在具体工作中,要不断丰富竞赛的内涵,进一步增强竞赛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调动职工参与竞赛活动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吸引职工,不断展示劳动竞赛强大的战斗力和生命力,使劳动竞赛成为群众高度认可的工会品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