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国际航运政策给粤港澳大湾区带来了什么?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认为,国际航运新政策的实施,将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航运核心产业链的形成,推动大湾区面向世界的内循环和外循环,两者相互借力,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进一步高水平对外开放,增强抵御外部经济风险的能力。
启运港退税
免除企业半个月的退税等待期
这次落地的启运港退税政策,其实是出口退税程序的一项创新改革措施。过去,企业只有将国内货物运输到出口口岸并办理通关手续后才能退税。这样的出口港通常是海港和枢纽港,比如南沙港。
启运港退税政策实施后,国内货物离开启运港即可办理退税手续。启运港一般是小码头,如佛山港、肇庆港、江门港等。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相当于将出口港的功能延伸到了内河港口。
“按照以前的出口退税程序,货物离开南沙港后才能退税。算上驳船航行和通关的时间,船东至少要等半个月才能拿到退税。”广州港南沙港区港务公司业务发展部经理洪一斌表示,在启运港退税政策下,货物一出启运港就可以退税,有利于企业资金流动,加快企业资金周转。
在白明看来,中国的启运港退税优惠政策在粤港澳大湾区会得到更好的执行。实际上,启运港退税优惠政策是可以实施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区域内统一的监管和高效的退税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实施启运港税收优惠政策,有利于大湾区进一步高水平开放。”
目前,启运口岸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细则还有待制定。但展望未来,大湾区也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以南沙港区为例,洪毅斌认为,启运港退税政策覆盖珠三角9市37个口岸,将显著提升南沙港区对珠三角外贸进出口企业和航运企业的吸引力,助推企业通过南沙港区出口货物,有效提升南沙港区的竞争优势,有效提升南沙港区对粤港澳大湾区的集聚和辐射作用。
广州市南沙区口岸办相关负责人认为,启运港退税的实施,将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南沙自贸区和南沙综保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吸引出口货物向南沙港集聚和出口,扩大国际货运量,促进南沙港中转拼箱业务的有效增长。同时,该政策也有望吸引更多的外贸企业和航运物流企业向南沙集聚,有效提升南沙航运枢纽作为承载区的地位。
税收优惠
吸引保险业的发展。
南沙自贸区国际航运保险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将为粤港澳大湾区完善航运保险市场带来机遇。
从全国范围来看,据业内人士透露,不少财险公司在国际航运保险税收优惠政策高地上海设立航运保险专营机构,将原本分布在上海其他港口城市的航运保险业务集中起来接单。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广东货运险保费收入444710万元,船舶险保费收入43335万元,其中国际货运险保费收入65438+6729万元,国际船舶险保费收入20405万元。但是,由于税收政策的原因,一些国际航运保险业务被转移到税收优惠地区进行计费。
“国际航运保险税收优惠政策落地南沙后,企业不再需要‘越走越远’,航运保险业务有望回归南沙。”广州市南沙区税务局货物劳务税科副科长杨敬华表示,这也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保险公司聚集南沙,为国际货运企业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目前,南沙港物流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航运保险等高端航运服务业发展前景广阔。去年6月,国内首个网上航运保险保理交易平台在南沙正式上线。至今年6月,内河船舶保险累计交易量102笔,累计保费金额712万元,累计风险交易保险金额约4.4亿元。
"优惠的保险税收政策将增强南沙港在这一市场的竞争力."南沙区财政局副局长蒋军坦言,过去由于税收政策的原因,南沙承接国际航运保险业务的保险机构较少,业务规模也较小。
但是新政会带来新的机遇。“目前航运优惠政策主要可以分为‘上海版’和‘深圳版’,南沙会采取哪种模式还有待进一步细化。”姜军透露,南沙区金融局将跟进配套政策落实,加强统筹,“推动更多具有国际航运保险业务的保险机构落地、集聚南沙,同时加强与上海保险交易所等专业机构的合作,助力南沙打造航运枢纽。”
"对于南沙自贸区来说,国际航运业务占了非常大的比重."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潘鹤林看来,国际航运保险业务的税收优惠政策不仅会促进国际航运保险业的发展,也会促进国际航运物流业的发展。便捷的物流将带动其他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自由贸易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