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加剧!牧原已布局石油、大数据、新希望、正邦加粮行业。
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木源涉足了更多的领域。
此前,牧原还投资与中国牧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布局兽药板块。
其实不仅仅是在牧源,行业内的大部分养猪企业都是如此。
可以说,这两年,大部分猪企已经不再“专心”养猪了。
生猪企业内卷化:全产业链竞争加剧
目前,在饲料、屠宰、调理蔬菜、光伏、粮食贸易等热门行业,总能看到一些大型猪企的身影。
事实上,养猪企业涉及的领域不止这些。
先说养猪常见的上中下游。
今年以来,豆粕价格居高不下,带动饲料经历了几轮涨价,养猪户叫苦不迭。
在讨论行业内饲料成本上涨时,穆远表示,公司没有外包饲料,全部由内部饲料厂生产。
据透露,2021年,牧原已生产低蛋白和豆粕饲料约1587万吨,覆盖4000万头猪。
文目前的业务还涉及饲料生产,生产的饲料基本都是自用。
正邦、新希望、大北农、傲农、天邦等企业的饲料板块是重点业务。
不仅是饲料生产,生猪企业的产业链也在向更高层次延伸。
2020-2021年,牧原在黑龙江、辽宁、山东、安徽等地区成立了多家粮食贸易公司,现在又将成立四家新的粮食贸易子公司。至此,沐源将有16家公司涉足粮食领域。
2022年9月,正邦科技与湖北粮食达成战略合作,布局饲料原粮业务。
新希望六和在厦门思明的供应链公司,可以满足其国内粮食进口需求和对外贸易,预计年粮食进口量可达300万吨。
受去年猪价低迷影响,猪企在屠宰能力布局上越来越积极。
今年年初,牧源预测2022年底屠宰能力将达到3700万头。
石闻股份表示,目前在广东、江西、江苏、内蒙古有四个屠宰项目,年屠宰总量约350万头。
今年上半年,新希望屠宰生猪654.38+0.35万头,同比增加65万头,增长93.6%。
天邦食品表示,富阳屠宰场的设计产能是500万头,后续增加产量还需要一个过程。
除了与养猪直接相关的产业布局,再来说说猪企很少见到的板块布局。
除了常见的饲料、生猪、肉禽、食品板块,新希望六和实际上从2016就开始布局供应链金融,旗下的四川王新银行是全国三大互联网银行之一。
新希望六和还成立了数字农业研究院和智慧物流公司。
除了是“猪毛”,木元还涉足石油和计算机。
2021年5月,牧源物流出资40%,与一家地方国企和一家央企成立油气有限公司,从源头上控制了运输最大的燃料成本。
同年2月,牧源投资1亿成立河南牧源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研发,实现智能养猪。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统计不完全,实际猪企范围可能更广。
猪企为什么要大力拓展产业链?
众所周知,养猪是一个周期性很强的行业。
以2018的猪周期为例,我国生猪产能经历了大起大落,猪价也出现了大幅波动。
2021年,受猪价低、成本高的影响,很多散户被淘汰,大部分猪企处于深度亏损状态。
产业链布局可以改善这种状况。
首先,上游产业链的延伸可以帮助猪企加强成本控制能力。
今年以来,养猪成本一路上涨。
2022年8月全国饲料生产形势数据显示,今年6-8月育肥猪配合饲料和浓缩饲料平均价格分别为3.65元/公斤和5.56元/公斤,累计同比涨幅分别为6%和6.5%。
粮食板块和饲料业务的布局,可以从源头上增强价格控制权,规避部分粮食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其次,下游产业链的布局可以对冲猪价下跌的风险。
在养殖-运输-屠宰-销售这四个环节中,从养殖直接到销售,可以省去中间运输带来的成本,尤其是在猪价处于低谷时,可以适当缓解对猪企的整体冲击。
但由于我国屠宰行业投资成本高,产能利用率低,下游产业链布局见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投资很难看到收益。
此外,全产业链布局是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环节。
从前端饲料到后端屠宰再到冷链销售,养殖全过程的控制权都在你手里,无疑可以实现养殖利润的最大化。
而且多环节努力,可以消除某一环节周期性涨跌带来的利润损失,提高应对猪周期的能力。
标签
中国的养猪业已经脱离了杂乱无章的局面,步入了精细化管理时代。养殖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局限于谁的猪多,还取决于谁的成本低、疫情少、成活率高。
目前国内猪企都在全力发展生猪养殖、屠宰、加工、配送、销售的全产业链,甚至在单个环节的成本控制上发力,这对于整个行业的进一步前行是非常有利的。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猪企会在很多方面与猪产生分歧,行业发展也将有更多的可能性。
你认为未来养猪业会出现「全能猪企」吗?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