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融券运作中的风险管理

融资融券操作中存在的风险如何控制?规则是什么?

1,证券公司风险控制

证券公司是融资业务中资金的提供者,承担客户无法偿还贷款的信用风险。因此,客户有必要提供足够的担保证券,并评估其信用状况。证券公司的风险控制主要包括:

(1)流动性风险控制

证券公司开展融资业务的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客户融资资金一般被客户长期占用。因此,这将影响公司的流动性指标、资产负债指标以及一系列相关的风险控制和监管指标。

(2)控制措施

试点初期,证券公司主要利用自有资金开展融资业务,以净资本作为监管手段,使其业务规模与净资本水平相匹配。业务成熟后,可允许证券公司拓展发行次级债、中长期债等新的融资渠道。

2.客户信用风险控制

证券公司可能面临融资到期的客户无法偿还其融资,甚至其担保证券清算所得资金不足以偿还其融资的信用风险。

控制措施:证券公司在开户时加强对客户的资格识别,要求客户在融资时有相当数量的担保证券。证券公司在交易系统中增加预警指标和平仓指标的及时电子通知功能。证券公司加强对客户融资额度的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融资保证金比例的动态管理;二是融资的限额管理。根据客户所担保证券的变化,实时计算融资额度。超过限额时,及时与客户沟通,直至强行平仓达到限额。证券公司制定详细的融资业务管理制度,加强对关键环节的控制。证券公司在融资融券业务系统平台上实施集中规范管理。

3.行使清算权的风险控制

证券公司行使清算权时,可能存在清算范围、清算权滥用、未履行清算通知义务以及选择清算证券和清算时机的风险等争议。

管制措施:监管机构设计标准化的示范协议,证券公司与客户签订标准化的融资协议,作为强制处置担保证券的承诺和法律依据,约定证券公司在符合约定的清算条件时,有权进行强制清算。

为了限制证券公司对清算权的使用,采取了以下方法:清算前,证券公司必须履行对客户的告知义务;证券公司内部对清算权的使用方式和具体流程必须有严格的规定。

4.操作风险控制

融资交易或管理系统操作不当或缺乏必要的后台技术支持导致的风险。

控制措施:证券公司应当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和流程,包括融资业务涉及的各个环节的关键点和相应的控制措施;将操作流程固化到柜台系统中,实现自动化管理,减少人为干预;监管部门实时监控被担保证券的情况;客户信贷资金纳入第三方存管系统管理。

5.非法融资的风险控制

由于现有证券公司资金渠道有限,主要依靠自有资金,当业务需求迅速膨胀时,证券公司或分支机构可能存在非法融资行为。

控制措施:在业务试点初期,监管部门应以证券公司净资本指标作为监控手段,控制市场融资总量。同时,在业务成熟后,逐步增加证券公司合法融资渠道,加大对证券公司违法违规融资行为的处罚力度。

6.市场操纵的风险与控制

由于市场融资的增加,有一些客户在融资后专注于一只股票,导致市场操纵。

控制措施:限制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总规模,动态监控证券公司净资本指标;设定单只证券抵押融资融券交易的比例,事后监控单只证券融资融券交易的超额比例;及时公开披露融资融券交易信息;重点跟踪过度投资于某些证券的融资业务。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知道融资融券操作中的风险管理了吧。想了解更多投资知识,请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