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IPO老手安必平即将推出:进入体外诊断市场的难度
作者|寿司英雄
来源|葛龙汇新股
数据支持|毕达哥拉斯大数据
近日,上交所透露,根据科技创新板上海市委2020年第35次发审会公告,广州安必平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必平”)将于6月3日首发上会。
1
冲刺IPO的“老油条”?
事实上,在这份申报登陆科创板之前,安必平早就想冲刺IPO,当时瞄准的是创业板。
2011,分子诊断试剂行业先行者金奎大基因出资774.06万元购买安必平39.90%股份。随后,经过多次股权交易,安必平于2015年2月向深交所提交了创业板的招股说明书。
然而好景不长。201116年10月,因超过三个月未更新财务数据,自动退出IPO申报。原因如下:
“发行人生产并通过经销商向终端医院销售一批未经注册的体外诊断试剂,相关经销商和医院被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处罚。相关机构没有明确认定发行人在此事中的责任。”-官方声明
显然,在没有被创业板看好之后,安必平并没有气馁。通过借壳上市的决定开始走捷径,所以金宇汽车城像一场“及时雨”来得非常及时。2065438+2006年2月,金隅汽车城发布公告,拟购买安碧平合计100%股权,交易价格初步确定为132亿元。
然而这一次,“捷径”似乎并没有奏效,其借壳上市的结果还是不了了之。
然而,科创板成立后,从事体外诊断的安碧萍却因为这个板块对服务科技创新企业的包容性而无法保持沉默。2019年底首次突破科技创新板。虽然结果还没有公布,但好在这次的上市之路比往常走得更远。
2
内诊是一块好蛋糕?
首先,安必平从事体外诊断试剂和仪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建立了细胞学诊断、分子诊断、免疫诊断三大技术平台,主要用于肿瘤的病理诊断。主要通过自主研发和创新,掌握了沉降液基细胞学技术、反向斑点杂交PCR制备技术、实时荧光PCR制备技术、FISH探针合成和标记技术、IHC病理诊断抗体筛查和质量控制技术及相关配套仪器制造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并据此建立了相应的产品线。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细胞学诊断领域的LBP系列,主要用于病理学;分子诊断领域的PCR系列应用于人乳头瘤病毒病毒检测,可与LBP系列结合用于宫颈癌筛查。”-招股说明书
从其招股说明书可以看出,安必平拟公开发行不超过2334万股,拟募集资金3.74亿元,用于投资R&D及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和营销服务网络升级建设项目。
募集资金使用概况
来自:公司招股说明书
事实上,安必平很有眼光,他选择的竞技赛道——体外诊断行业被誉为“医生之眼”。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该行业一直在稳步发展,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其在现代检验医学中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全球体外诊断行业的市场规模和增长率
来自:中国的基石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体外诊断市场规模为714亿美元,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747亿美元。其中,2010年,中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为4.8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中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将达到1430亿美元。
看市场格局,目前雅培、罗氏、西门子、生物科技等跨国公司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但由于起步较晚,技术壁垒突破不彻底,我国体外诊断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期,用户集中在二级医院和一级医院的低端市场,并逐渐向三级医院渗透。可以说市场集中度分散,市场空间不饱和,虽然竞争激烈。
目前与安必平行业、业务、产品接近的可比公司有开普生物、爱德生物、之江生物、投京生命、泰普生物、迈新生物、石硕生物、广汽红旗等。但对于本文中的安必平来说,其是否有资格作为一家专注于体外诊断的企业还存在一些疑问。毕竟其业务流程中埋下的风险不容忽视。
三
风险点一个接一个?
事实上,通过其招股书可以发现,安必平的经营风险还是比较突出的。
1.表现波动明显。
首先看其基本面,其营收和净利润波动依然明显,增长有所放缓。
近三年公司业绩基本面概况
来自:公司招股说明书
2017、2018、2019期间(以下简称“报告期”),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6亿元、3.06亿元、3.5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000万元、6200万元、7300万元。
近三年业绩基本面的变化
来自:公司招股说明书
其中,报告期内公司自产产品收入占比分别为86.80%、89.33%和965,438+0.2%,其中LBP系列和PCR系列占比超过30%,是公司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但如果自产产品比例过高,一定程度上存在单量过大的风险。毕竟一旦自产自销出现问题,无疑会给安碧萍的生意带来一定的损害。
近三年主营业务占比
来自:公司招股说明书
2.应收账款的增加
此外,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其应收账款也呈上升趋势。报告期内,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654.38+0.48亿元、654.38+0.64亿元、654.38+0.69亿元,占报告期各期营业收入的比例较高。可见公司对下游的议价能力并不强,而这可能会给其资金周转带来未知的威胁。毕竟,坏账风险一旦增加,将对公司未来的业绩和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近三年应收账款
来自:公司招股说明书
其中,还需要注意的是,报告期内,安必平前五大客户的采购收款总额一直徘徊在成交额的65,438+00%左右,甚至低于2065,438+09年的65,438+00%,占比仅为8.78%。可见公司客户分散,应收账款回收途径复杂。
2019年公司前五大客户
来自:公司招股说明书
针对上述痛点,公司表示,其产品主要销售给国内公立医院,其承兑和付款周期相对较长,进而占用公司大量资金。
3.以直销为中心的销售费用过高。
此外,安必平销售成本高的痛点也不容忽视。
近三年费用概况
来自:公司招股说明书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率分别为47.16%、46.30%、45.58%,高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水平。
公司近三年的销售费用率
来自:公司招股说明书
对此,公司表示,这一痛点主要是公司的销售模式和产品结构造成的。安必平主要实行“直销与经销相结合,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销售模式。其中,报告期内,直销收入(含经销经销商收入)占比达到70%左右,而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直销比例仅占50%左右。
近三年公司销售模式比例
来自:公司招股说明书
虽然报告期内可以看到安必平的直销占比有所下降,分销模式开始拓展,但整体来看,直销模式仍占大头,或存在销售费用再次上升的风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司R&D费用的占比;而且随着后期经销商销量的扩大,一旦产品和服务出现问题,会给公司带来一定的品牌危机。
4.R&D能力的“短板”
最重要的是,自从我们进入体外诊断领域以来,R&D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促进公司增长的关键因素。在这方面,相比同行业和自身高昂的销售费用,安必平的R&D水平可能会表现出一些不足。
公司近三年R&D费用占比
来自:公司招股说明书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公司R&D费用分别为15304900元、15586500元和21858900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88%、5.09%和6.15%。
同时,目前公司员工486人,R&D人员仅占公司员工总数的近19%,远低于销售人员占比(41.98%)。
近三年R&D人员在公司的比例
来自:公司招股说明书
此外,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相比,安必平的R&D费用率明显较低,存在显著差异。对此,公司表示,由于公司产品类别和技术成熟度不同,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发展阶段不同,公司直销收入占比高。
公司近三年的R&D费用率
来自:公司招股说明书
要知道,体外诊断产业链一般是由诊断试剂和仪器制造商、经销商、代理商和用户(包括医院、第三方医学实验室、血站、体检中心等)组成的。)使用仪器或试剂的人。整体来看,作为创新命脉的上游行业,利润回报占主导地位(毛利率60-70%),而单从财报来看,主营业务的毛利率相对稳定,但一旦结合其薄弱的创新和R&D能力,一切都值得玩味。说到底,可能是在销售上“本末倒置”,会吞噬其创新活力。
近三年主营业务
来自:公司招股说明书
四
结论
目前,借助有利条件和有利人群,体外诊断市场迎来了其黄金发展期,颇具蓝海潜力。
虽然目前中国市场竞争激烈,但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集中度低,势必需要大洗牌,优胜劣汰,而这其中,只有具备规模优势和高创新能力的企业才能笑到最后。但看了这篇文章的安必平,多年来冲刺IPO的决心很大,但目前来看,其商业模式可能会受到上述风险点的压力,其差异化优势的强化和稳定还需要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