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股票价格变化的因素..

基本因素

基本因素主要是指在长期趋势中能够从股票市场之外影响股票价格变动的经济和政治因素,其中,主要内容如下。

经济因素

1.操作条件。经营状况是指发行公司在经营方面的概况,包括经营特点,如公司是商业企业还是工业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产品性质,内销还是外销,技术密集型还是劳动密集型,批量生产还是个体生产,产品生命周期,市场上是否有替代品,产品竞争力,销售力量和销售网络等。此外,公司的经济状况还包括员工构成、管理结构和管理水平。上述因素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公司的财务状况,还可以间接影响投资者的投资意向,进而影响股票价格的变化。

2.财务状况。发行公司的财务状况也是影响股价的重要甚至直接原因。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所有能够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的重要指标都必须公开,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需要定期公开。衡量公司财务状况的主要内容包括:(1)净资产值。净资产值也是公司自有资本(资本金+创业利润+内部留存利润+结算期利润)。是考察公司经营安全和发展前景的重要依据。(2)总资产(负债+净资产值)。显示了公司的业务规模。(3)自有资本比例(自有资本总资产B ×100%)。体现了公司的管理风格和抗风险能力。(4)每股净资产,即每股账面价值(净资产值B发行数量)。它反映了股票的真实价值。(5)公司的利润总额和资本利润率(当期利润B资本总额)等等。

在上述指标中,关于公司利润对股价的影响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公司利润是股价变动的最基本原因之一,因为股票价值是未来各期股息收入的贴现值,股息来自公司利润,所以利润的增减成为影响股票价值和股价的最本质因素;公司利润和股价同向变动,即公司利润增加说明股价增加,反之亦然。另外,股价和利润的变化不一定是同步的,股价往往先于利润的增长而上涨,涨幅往往超过利润的涨幅。

另一种观点认为,公司的利润总是与股价的变化脱节,所以上述假设是错误的。持这种观点的人也举出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比如美国1923到1929期间,股价和公司利润的变化是完全相反的。再比如构成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30种股票。1938到19465438期间利润大涨,但股价反而下跌,而65438。在1946到1950期间,利润翻倍,而股价保持相对稳定。从1950到1960,利润增速不到10%,而股价涨幅超过3倍。这些数字表明,股价变动与公司利润之间没有必然的关联。持这种观点的人还指出,根据经验,经济处于繁荣时期,股票价格不是根据现有公司的利润来评估的,而是根据未来的收入来评估的。

第三种意见是前两种意见的折衷。认为利润的变化与股价的变化不无关系,但利润因素对股价的影响取决于其他影响因素的相对强弱。当各种因素相对强势甚至同时发挥影响作用时,利润因素被稀释;当利润因素的影响强度超过其他因素时,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更加明显和透彻。

3.股息分配。对于大多数股东来说,他们投资股票的动机是为了获得更高的股息,因此发行公司的股息分配率也是影响股价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公司利润的增加为投资者增加分红提供了可能。但是否增加股利取决于公司的股利政策。因为增加的利润除了分红还可能用于再投资。不同的股利政策对股价的影响很大,有时甚至比公司盈利更直接、更迅速。一般来说,公司在短时间内宣布分红,股价立刻上涨,而取消分红,股价立刻下跌。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发行公司对股利分配的不同技术处理也会对股价产生影响。一般来说,股利的种类包括现金股利、财产股利(实物股利)和股票股利。在不同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的股利分配方式有明显的影响。股价看涨的情况下,如果以股票股利(俗称“红股”)的形式按相同的利率分配,显然会对股价产生影响。原因是在上述情况下,股票分红比现金或财产分红能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比如一只股票面值10元,市价60元,分红50%。如果以现金分红的形式支付,则获得现金5元;如果以股票分红的形式支付,则获得0.5股,市价高达30元。

当然,支付股票股利可以防止资本外流,有助于扩大公司的资本总额。但由于股份的增加,也增加了股利分配的负担,特别是在公司经营状况和利润不能与资本量同步增长的情况下,会导致股价下跌。

4.IPO。公司新上市股票的价格往往会上涨。

原因是:一方面新上市股票价格低,另一方面投资者倾向于不断高估股票价值。另外,一家公司新工厂的开工和其他公司的合并,预示着公司未来的业绩发生了变化,因此股价很容易随之变化。此外,上市股票的增资(扩股)发行也会影响股价。如1990年9月,上海钟燕股份溢价增资,老股东有权每2股认购1股,每股96元。同时挂牌价为142元1股,场外交易股价飙升,高达600元1股。

必须注意的是,新上市的股票也会对其他上市股票的股价产生不利影响。如果新上市股票的种类和数量过大,也会对整个股票市场的价格产生影响,从而降低平均股价,在一定程度上缩小股价的差距。

5.股票分割。一般大面额股票经过长时间的运动,都会经历一个分段过程。拆股一般在公司决算当月公告。因为股票拆分往往意味着股市看涨,其市场价格已经远离其面值;也因为分割后便于投资者购买,便于市场流通,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此外,由于投资者认为股票分割可能会获得更多的股息和更多的免费配股,他们增加了购买和转让,这减少了股票市场上这种股票的数量,导致更多的人想购买,从而导致股价上涨。

6.利率水平。从股票的理论价格公式可以反映出利率水平与股价成反比,实际表现往往也是如此。当利率上升时,会引起几个变化,导致股价下跌;一是公司借贷成本增加,相应减少利润;二是资金从股市流入银行,需求减少;第三,投资者用来评估价值的折现率增加,因此股票的价值会下降。反之,股价就会上涨。

美国在1978出现了利率和股价同时上涨的异常现象。主要有两个原因:当时很多金融机构对美国政府维持美元在世界的地位和控制通货膨胀的能力有信心;当时股价已经跌到了最低点,离股票的实际价值相差甚远,导致大量国外资金流入美国股市。

利率水平对股价的影响是明显的,反应也比较迅速。

要把握股价走势,首先要对利率发展趋势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包括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贴现率和银行准备金率。如果货币供应量增加,银行贴现率降低,银行准备金率降低,说明央行有意放松货币政策,利率呈下行趋势;相反,这意味着利率的总趋势是上升的。

7.汇率变化。汇率变动对一国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一般来说,如果汇率调整对未来经济发展和外贸平衡利大于弊,人们就会对前景感到乐观,股价就会上涨;反之,股价会下跌。

具体来说,汇率变动对股价的影响主要是针对那些从事进出口贸易的股份制公司,通过对利润情况的影响体现在股价上。一般来说,本币升值不利于出口而有利于进口,贬值则正好相反。这种影响还表现在:如果公司产品出口,当汇率上升时,产品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会减弱,公司盈利能力下降;如果公司部分原材料依赖进口,产品主要在国内销售;当汇率提高时,公司的原材料成本会降低,盈利能力会提高。另外,如果预测到一个国家的汇率会上升,那么货币相对贬值的国家的资金就会转移到上升的国家,一部分进入股市,股市可能会上涨。

8.国际收支平衡。现代经济日益一体化和国际化,因此国际收支也是影响股价的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国际收支是逆差,对外逆差增加,进口超过出口。这时,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政府会控制进口,鼓励出口,相应提高利率,实施紧缩政策,或者降低汇率使本国货币贬值,从而导致股价看跌;反之,股价就会看涨。

9.价格因素。商品的价格是货币购买力的表现,因此物价水平被视为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当商品价格上涨时,公司的产品可以以更高的价格水平出售,利润会相应增加,股价也会上涨。不过,也要看情况。比如物价上涨时,那些库存产品多的企业生产成本按原价计算,可以导致利润直接增加;对于需要大量依赖新采购原材料的企业来说,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另外,由于物价上涨,股票也有一定的保值作用。还有,由于物价上涨,货币供应量增加,货币供应宽松,社会热钱会进入股市,增加需求,导致股价上涨。

需要注意的是,价格和股价的关系并不完全是正的,即价格上涨,股价也上涨。当价格上涨到一定程度,因为经济过热会推高利率,股价也可能下跌;此外,物价上涨导致的成本上升也不能通过销售来转嫁;价格上涨的程度导致投资者估计用于股票价值的折现率,从而导致股票价值的降低;价格上涨的程度降低了股票的保值功能,当投资者将资金从股市中撤出,投入到其他保值项目中时,等等。,股价也会相应下跌。

价格和股价的关系是最微妙最复杂的。一般来说,价格的上涨对股价走势既有刺激作用,也有抑制作用。当其刺激作用大时,其走势与股价走势一致,当其打压作用大时,其走势可能正好相反。

10.经济周期。经济周期的周期性和波动性与股票价格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情况下,股价总是随着经济周期的变化而涨跌。在经济复苏阶段,投资逐渐回升,资金周转开始加快,利润逐渐增加,股价呈上升趋势。繁荣阶段,生产持续增加,设备扩建更新加快,就业机会增加,工资上涨,消费上升;与此同时,企业利润持续上升,投资活动趋于活跃,股价大幅上涨。在危机阶段,由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减少,整个社会生产过剩,企业经营规模缩小,产量减少,失业人数迅速增加,企业盈利能力锐减,股价随之下跌;同时,受危机影响,倒闭企业增多,投资者纷纷抛售股票,股价也大幅下跌。萧条阶段,生产严重过剩并处于停滞状态,商品价格低廉,销售困难,而危机阶段,剩余资本流入股市,股价不再持续下跌,逐渐趋于稳定。

不难看出,股票价格不仅随着经济周期的周期性波动而波动,而且其变化往往出现在经济的周期性变化之前。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是:复苏阶段——股价反弹;繁荣阶段——股价上涨;危机阶段——股价下跌;萧条阶段-股价稳定。

11.经济指标。主要社会经济指标的变化也与股票价格的变化密切相关。比较重要的经济指标有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生产指数、经济增长率、货币供应量、对外贸易额等。因为这些指标都是综合指标,指标下降说明国家经济不景气,大部分企业的经营状况不会好,其发行股票的价格也会下跌;反之,指数上涨,股价就容易上涨。

12.经济政策。政府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货币政策和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都会影响股票价格的变化。就财政收支政策而言,当国家给予某些企业税收优惠时,就意味着这些企业的利润会相应增加,这些企业发行的股票也会被估值,其价格也容易上涨。从财政支出政策来看,当国家加大对某些行业或某类企业的投资时,意味着这些行业和企业的生产会有所发展,也会引起投资者的关注。此外,如果实施产业政策,政府对产品和服务的限价会导致相应的股价下跌;税制的变化,比如提高个人所得税,会影响社会消费水平下降,造成商品滞销,甚至影响公司利润和股价下跌,等等。

(二)政治因素政治因素是指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经济因素的政治原因,如国际国内政局、政治事件、外交关系、执政党更替、* * *更替等,都会对股价产生巨大影响。

政治因素对股价的影响是复杂的,要具体分析其对经济因素的影响。比如,战争通常被认为是政治因素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对股价的影响却不一定。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引发的伊拉克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战争,影响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