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

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

比如:

工业企业产品成本核算的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

商业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有:进价法、售价会计法、毛利率法等。

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决定了它们应该应用简单的成本核算方法。

由于规模、财力、人力的限制,中小企业的内部牵制制度、审计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务盘点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基本制度普遍不系统、不完整,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信息数据采集不准确。这在生产中体现如下:

(1)无专职成本核算人员;

(2)辅助核算部门不进行独立核算;

(3)车间分工不明显,或虽明显但交接手续不完善;

(4)车间管理人员和行政人员不易区分,等等。

中小企业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们应该简化成本核算方法,使成本核算方法符合其管理现实的需要;这也决定了它们大多应该使用实际成本法,而不能使用标准成本法或作业成本法。

扩展数据:

计算成本应遵循的原则。主要包括:

1,合法性原则。指列入成本的费用必须符合法律、法令和制度的规定。不合规的费用不能计入成本。

2、可靠性原则。包括真实性和可验证性。真实性是指提供的成本信息与客观经济事项相一致,不得掺假或人为增减。可验证性是指成本核算数据由不同的会计人员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核算,并且都能得到相同的结果。真实性和可验证性是为了保证成本核算信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3.关联性原则。包括成本信息的有用性和及时性。有用性是指成本会计应该为管理当局提供有用的信息,为成本管理、预测和决策服务。时效性强调信息获取的及时性。及时的信息反馈可以及时采取措施改进工作。这个时候,信息往往就变成了无用的信息。

4.分期核算原则。为了获得某一时期生产的产品的成本,企业必须将无穷无尽的生产活动按照一定的阶段(如月、季、年)划分为各个时期,分别计算各个时期的产品成本。成本核算的分期必须与月度、季度、年度会计年度一致,这样可以方便计算利润。

5.权责发生制原则。应由当期成本负担的费用,不论是否支付,都应计入当期成本;不应由本期成本负担的费用(即已计入前期成本,或应由以后期间成本负担的费用)虽在本期支付,但不应作为主要考核成本,以正确提供各项目的成本信息。

百度百科-成本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