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沙高端产业“朋友圈”加“好友”
会议期间,广州南沙开发区商务局与中远海运港口有限公司签署投资协议,双方将以南沙为支点,打造港口供应链平台,形成基地背后的物流供应链服务与南沙港口业务优势互补、相互支撑的协同效应。
“我们会和南沙一起成长!”大会还吸引了中远海运、中国中铁、中国铁建、恒大能源新能源汽车、广汽丰田等龙头企业和从云、马骁知行、国际AI研究院等创新型企业。与会嘉宾纷纷表示,南沙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和几何中心的区位优势,多重国家战略重叠的政策优势,开放毗邻港澳的优势,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南沙创新创业让我们更加自信!”
企业“用脚投票”?高端要素在南沙聚集。
“该项目将建设一个集物流仓储和商业配套服务于一体的高标准供应链基地。”中远海运港口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副董事长、董事总经理张伟表示,此次签约的中远海运港口供应链基地项目,是中远海运与南沙合作升级的全新一步。自2016年广州市政府与中远海运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来,中远海运港口就扎根于此,与南沙共成长。
张伟介绍,基地的定位将包括三个方向。“首先是满足货物运输、仓储和跨境电商流通的基本需求。其次,通过设立综合服务区和电子商务结算中心,吸引沃尔玛、阿里巴巴、绮优亚马逊、Store 1等战略合作伙伴入驻电子商务公司贸易总部,通过设立结算中心和配套金融服务,为当地做出经济贡献。最后,希望成为全中国供应链园区港口公司的运营管理总部,依托南沙打造全球供应链园区外资之母。”
以中远海运港口供应链基地项目为例,南沙区正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大背景下向世界释放吸引力。
“枢纽港”建设方面,目前南沙港区已建成华南最大的集装箱、汽车、通用码头群,集装箱吞吐量居全球单港区第一,汽车码头成为全国平行进口汽车第二大港口,国际邮轮旅客吞吐量居全国第三。聚集了全球排名前20的集装箱班轮公司,入驻航运物流企业超过6000家,开通了97条国际班轮航线和36个无水港,航线通达全球200多个港口城市。
“南沙作为广州科技创新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无论从区位优势、产业结构还是战略目标来看,前景无限。”广汽蔚来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严表示,近年来,南沙高新企业数量连年翻番,科技氛围浓厚,汽车产业配套、技术研究等板块日益完善,创新土壤逐步成熟。
“因此,广汽蔚来选择将总部设在南沙。”他说,“未来,我希望继续扎根南沙这片热土,为打造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贡献力量。”
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广州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蔡表示,建设广州南沙粤港澳综合合作示范区,既是南沙开发建设的重大机遇,也是企业在南沙发展的重大利好。
目前,南沙正在大力发展IAB、NEM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催生人工智能、海洋科技、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一批特色科技创新产业集群。目前已形成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以及造船、装备制造等临港产业集群,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飞机、船舶租赁集群。
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成本洼地”向“创新高地”转变
"南沙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提供优良的营商环境和发展机会."尚诚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蔡志坚经常往返南沙和香港,看到南沙的营商环境在不断优化,他很高兴。
此前,尚诚集团联合湾区产业金融、科大讯飞、玉柔科技等大湾区科技创新机构成立了“湾区青年企业家协会”,旨在团结、鼓励和支持更多优秀青年为大湾区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未来,我们期待更好地链接香港和大湾区的人才资源,以南沙为基地,培养更多的金融科技和创新经济人才,推动大湾区的建设。”
从地图上看,南沙处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和“珠江-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正迎来由低成本洼地向创新高地转变的重要时期。
创新高地的打造离不开营商环境的优化。分论坛前,南沙区还举行了广东自贸区南沙区营商环境建设专题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显示,南沙区2018营商环境便利度得分为77.88,在2019营商环境报告中全球模拟排名第29位。其中创业、获取电力、执行合同位列全球前十。
自贸区挂牌以来,南沙累计取得415项改革创新成果,其中36项在全国复制推广,19项入选广东自贸区挂牌三周年30个最佳制度创新案例。制度创新指数连续两年位居全国前三,其中“贸易便利化”指数位居全国第一。
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国内外企业纷纷落户。仅2018一年,南沙新设立企业约3.8万家。截至目前,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43个,累计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142个。
在南沙的广东医学谷,博雅尹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雅尹姬)的R&D人员正在进行儿童地中海贫血治疗的研究。目前,博雅尹姬是中国唯一一家有能力在临床实验中使用基因编辑疗法的公司。目前已在南沙建成1.600平方米的GMP实验室,作为基因编辑应用的研发总部。
“生物医药产业需要创新生态系统的‘滋养’,我们很幸运能找到南沙这块发展热土。”博雅尹姬CEO魏东说。据了解,广东医谷已入驻生物医药等领域企业102家,生物医药产业生态逐渐完善。
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论坛上,广州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院长吴家明表示,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已落户南沙区清盛枢纽街区。“校区位于青盛高铁站附近,从香港出发半小时内到达。未来,我们将携手南沙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吸引更多港澳青年来南沙创新创业!”
“近年来,南沙着力打造人工智能价值创新园、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国际金融岛、国家可燃冰勘探与产业化总部、中科院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实验室。”南沙区委副书记、区长,广州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董克在论坛上表示。
此外,南沙已入驻以马骁智行、从云科技、暗物质智能等“创新巨头”为代表的160多家人工智能企业,以及恒达纯电动汽车、广汽丰田第四生产线、广汽蔚来等一批新能源汽车项目,海尔智能制造中心、芯聚能、联景智能等一批先进制造业项目加快推进,正逐渐成为大湾区现代产业新高地。
数字读数
●2065 438+08年,新增企业约3.8万家。截至目前,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43个,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142个。
●2065438+2008年,新设港澳企业1504家(合计2872家),投资额496亿美元(合计804亿美元),分别增长7倍和6倍。
●南沙港区已开通国际班轮航线97条,无水港36个,航线通达全球200多个港口城市。
■相关性
南沙营商环境亮点
首先是“优越的地理位置”。南沙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地理和几何中心。在方圆100公里范围内,聚集了湾区所有11城市和五个国际机场。未来三到五年,随着广州地铁18线、22号线、深中通道、深茂铁路的建成,大湾区将建成以南沙为中心的“半小时交通圈”。
二是“开门”。自贸区挂牌以来,南沙累计取得415项改革创新成果,其中36项在全国复制推广,19项入选广东自贸区挂牌三周年30个最佳制度创新案例。制度创新指数连续两年位居全国前三,其中“贸易便利化”指数位居全国第一。
三是“枢纽港”。南沙港是世界第五大港口广州港的主要港区,航运网络通达全球。目前,南沙港区已建成华南最大的集装箱、汽车和通用码头群,集装箱吞吐量居全球单港区第一,汽车码头成为中国平行进口汽车第二大港口,国际邮轮旅客吞吐量居中国第三。
四是“创新高地”。目前,南沙已形成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以及造船、装备制造等临港产业集群,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飞机、船舶租赁集群。马骁智行、从云科技等160多家人工智能企业,以及广汽丰田第四生产线恒达纯电动汽车、广汽蔚来等一批新能源汽车项目落户。海尔智能制造中心、芯聚能、联晶智能等一批先进制造业项目加快推进,正逐步成为大湾区现代工业的新高地。
五是“宜居城市”。南沙山、城、田、河、海相得益彰。湿地公园每年吸引10万多只候鸟来此越冬,形成独特的城市生态背景。港科大(广州)、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优质教育医疗资源的引进,正在加速大湾区教育医疗高地的建设。
作者:宾夏虹南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