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银行的历史演变

贵州银行1940以政商合资形式成立;1947年归还商业股份,归还官办,重组为贵州省银行;1949贵州解放后结束。

贵州银行是为了满足贵州企业的需求而创建的。1938吴定昌在担任贵州省政府主席时,企图以官僚资本操纵全省工商业,利用贵阳市长何(贵州兴义人,何之弟)的地缘、人事关系,拉拢贵阳部分商人,以官商合资形式组织贵州企业公司,何任董事长,彭虎任总经理。然而,资金有限。因此,以吴鼎昌为首的官僚资产阶级集团积极筹划组织银行作为企业公司的营运资金;而这个银行必须是官商合办,才能充分利用。于是,何吴极出面,并于1940年夏,在临时会议期间,书面提议以官商合资的形式筹建贵州银行。

该提案经议会通过后,将提交政府实施,并为其成立做准备。选举周宜春(时任财务总监)为董事长,钱景行(吴定昌心腹、企业监事、江苏人)为助理。

贵州银行成立后,成为贵州企业公司的御用工具。除了银行的活动资金和存款外,它还为该公司充当担保人,并从国家银行借入大量资金。同时还以银行的名义在贵阳设立私人银行,借入现金,扩大业务。

1945年,吴鼎昌离任,杨森继任贵州省政府主席。周宜春和钱景行双双离职,贵州银行董事长一席,随后新任财务总监刘汉卿继任,总经理一职让给了刘希夷。

刘希夷深得杨森信任,即肆无忌惮地从桂洲银行套取资金,经营其私人开办的聚康银行、济世商行、顺民盐业公司,控制永安、仁安两地的食盐。利用杨森的权势,从事非法经营(刘伙同杨森的侄子杨汉裕,从贵州银行及其分行套取资金和存款,贩运鸦片)。后来,杨森调任重庆市市长。为了防止交割时的风波,杨森还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将贵州银行带上了省厅,归还给商业股(按贵州银行成立时法币和海洋的使用价值)。1947年归还商业股时,每元法币大约只值一毛钱大洋。商人吃了大亏,却在杨森的权势压力下,只认倒霉,敢怒不敢言。此后,贵州银行改组为贵州省银行,企业界无权过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