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回归科技创新板,跳出来造车?

17年9月,就在招股书披露后16天,吉利汽车披露了对上交所的首轮问询及回复。吉利汽车* * *在其长达247页的文件中,回答了发行人股权结构及董事基本情况、核心技术、业务、公司治理及独立性、财务会计信息及管理分析、其他事项等六大类27个问题。

科创板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定制化融资平台,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它原本是不符合a股IPO标准的优质企业的替代路径,主要面向中小科技创新型企业。与主板市场相比,具有低门槛、高回报的优势。

既然吉利已经在港股上市,为什么还要看门槛更低的科技创新板?作为一家拥有自主品牌的头部车企,吉利登陆科技创新板会给自己和行业带来怎样的示范和引导?

规避风险成为一种趋势。

从外部环境看,今年6月吉利宣布回归a股,今年4月证监会刚刚宣布降低红筹企业境内上市门槛。它在原标准“不低于2000亿元”的基础上增加了一项,即市值200亿元以上、自主研发、技术国际领先、科技创新能力强、在同行业竞争中具有比较优势的公司被纳入其中。

发现红筹企业是指已在港股上市,但由中资企业直接控股或持有35%以上股权的上市公司。有财务人士分析,成为红筹企业意味着吉利可以作为港股上市主体直接回归科创板上市,无需拆除原有的VIE架构或重组科技业务。这无疑为吉利回归a股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政策红利。

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潘鹤林看来,吉利回归a股科创板不仅是因为相关政策的良好支持,也与海外形势变化和企业融资受阻有关。因此,内地市场会成为资本很好的“避风港”,此时回归a股可以规避相关金融风险。

同时,他认为,随着近年来a股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以及国内投资环境在国际上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未来在港股、美股上市的企业回归a股将是大趋势。

从车里跳出来,做一辆车。

众所周知,科技创新板对上市公司有明确的要求,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吉利汽车作为整车制造商,无疑是一个传统的制造企业。目前登陆科创板的汽车领域公司都是涉及氢燃料、锂电池、智能网联等领域的零部件公司,没有整车公司。

因此,吉利回归科技创新板的初衷——a股市场,不禁引起公众的猜测,甚至将推动科技创新板上市的主体也引起了业内的讨论。

对此,可以看到,在第一轮问询回复中,吉利解释称,公司主营业务涉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等。,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此外,吉利还表示,公司科技创新成果体现在节能环保重点领域,已经形成?“高效燃料动力”和“多元化新能源”是两条并行的节能减排路线。甚至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节能汽车及相关前瞻性基础技术投入金额近50亿元,占R&D总投资54.56亿元的90%以上。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会长傅曾评价吉利科技创新板,“当一个健康的企业开始拓展资本市场时,说明它对资金有非常明确的规划,‘有的放矢’是这类企业的最大特点。”事实也是如此。业内人士分析,吉利回归a股选择科技创新板的目的并不在资本领域,而是希望加速技术改造,推动吉利汽车整体进入科技制造业。

梳理购车网Buycar发现,截至目前,吉利已布局曹操出行,与戴姆勒成立出行服务合资公司,投资Volocopter德国城市航空旅行公司,与戴姆勒合作。此外,还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BAT等科技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计划,致力于打造GKUI纪可智能生态系统的一体化智能移动终端。甚至积极进行5G技术的布局,并延伸到高速列车动车组的Wi-Fi项目。怎么看,真的有点旅行科技公司的味道。

此外,吉利回归科技创新板也对行业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就在吉利回复上交所首次问询的同一天,恒大宣布拟发行人民币股票在上海科创板上市,试图成为首家在科创板上市的新能源汽车公司。此外,东风、威马等新旧势力也在申请科技创新板IPO。

业内专家表示,像吉利、恒大这样的龙头车企回归科技创新板,有助于其打通国内融资渠道,充实资本实力,更好地用于产品和技术研发,提升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同时,有助于提高国内汽车板块上市公司质量,使资金分布更加合理,促进资本市场优胜劣汰。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