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面对多方调价?

属于同一资产类别

动态平衡法

案例:2011年初,日企人力资源总监简分别购买了两只基金:A基金为偏股型,B基金为平衡型,总投资20万元,投资比例为1: 1。半年后,基金A下跌10%,基金B上涨5%。简想知道她今年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策略。

专家建议:理财经理推荐简采用“动态平衡法”,即按照预先确定的比例主动调整投资组合的资产,卖出比例较高的资产,买入比例较低的资产,维持在预先确定的水平。

很多人在投资时会持有同一类别的不同产品,比如两只以上的基金。在市场波动的时候,每只基金的表现都不一样。当然,简可以继续等待市场反弹,但相比之下,积极调整更重要。

根据动态平衡法的原理,简可以适当降低盈利基金的份额,买入价格下跌的基金。也就是卖出部分B基金,转而买入A基金,这样基金比例保持在1: 1。如果未来市场下跌,可以降低整体投资风险,如果未来市场小幅上涨,可以获得更多的潜在收益。

假设到今年年底,基金A和基金B分别增长了10%和5%,不难计算出投资回报率为4.8%,高于未调整时。

注:动态平衡法的应用效果在不同的市场条件下也略有不同——当市场处于持续波动或小幅上涨时,调整后的资产收益会好于未调整的资产收益。目前市场形势处于震荡格局,应用这个规律是一个很好的投资策略。

方法2

选择相关系数较低的一个。

产品结构

案例:2007年,大中华区市场主题非常火热的时候,广告从业者Kate参与了两个不同海外基金挂钩的“客户海外理财计划”,分别在中国内地和香港进行投资。但在2008年,由于金融危机引发的市场波动,这两款产品都出现了较大的亏损。到2011年,这两只代客境外理财产品挂钩的基金还没有回到原来的水平。凯特很郁闷:被套三年了怎么办?

专家建议:很多人习惯在某个题材火爆的时候花大价钱买同一类别的多只基金,但当市场出现调整或下跌时,就会损失惨重。其实大家在组合基金时要考虑不同基金之间的相关系数,尽量选择系数低的基金,避免比例过大带来的集中度风险。

凯特买的两只基金因为投资领域集中,相关性很高,相关系数为0.93。这样在市场波动时,两个产品会同时受到市场的巨大冲击,风险无法分散。在开始的时候,如果凯特可以选择几只相关系数较低(比如0.5以下)的基金,比如投资区域在中国和欧洲的挂钩基金,或者投资区域和类别较为分散的基金,就可以有效降低风险。

注:相关系数是两个变量相关程度的指标,其取值范围为(-1,+1)。当相关系数小于0时,称为负相关;当大于0时,称为正相关;当它等于0时,称为零相关。相关系数越大,相关性越大。

方法3

不同的资产类别

之间的调整

案例:海伦,一家外资金融公司,一直对贵金属资产情有独钟。一年前,她买了一只投资贵金属的基金,指望它“贵”。但最近随着黄金等价格的下调,海伦对未来的价格走势有些担忧。“在这种情况下,我应该抛弃它们还是保留它们?”

专家建议:如果投资者看好某个投资领域,可以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调整不同产品的组合,使潜在收益最大化。

目前,如果海伦对贵金属未来价格持看空观点,可以选择在合适的时机赎回基金,购买看空结构的黄金挂钩型银行保本理财产品,获取更有保障的收益。但如果海伦认为未来贵金属价格仍会“贵”,在继续持有基金的同时,不妨购买一款看跌结构的银行保本理财产品,作为贵金属基金的风险对冲,分散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