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玩具在国外受欢迎吗?

外商对中国玩具的热情不减。

中国玩具市场去年经历了一系列整顿。面对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玩具生产成本平均上涨20%。虽然玩具企业压力很大,但记者在103广交会上了解到,外商依然看好中国制造的玩具。

“今年广交会的形势比我们预期的要好。4月份以后,玩具市场有望好转,订单数量会增加。”江苏宏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连浩说。

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玩具出口几经波折。欧美国家不断提高安全门槛,对中国玩具发起一系列召回。中国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整改措施,取消不合格玩具企业的出口许可证,加强玩具生产质量检验。

广东省玩具协会数据显示,受召回事件影响,2007年广东玩具出口654.38+04.7亿美元,同比仅增长654.38+0%。从1到今年2月,全省玩具出口上涨43.5%,达到17.92美元。玩具出口开始逐渐恢复。

外国买家仍然对中国制造的玩具感兴趣。“从1985开始,我每年都参加广交会,”来自瑞典的商人彼得·卓纳说。“我清楚地看到,中国的商品质量每年都在提高。”

一位来自美国的买家表示,虽然去年许多关于中国玩具质量的负面报道对美国顾客的心理产生了一定影响,但不会影响他们的实际购买。“现在的父母都很聪明,他们知道什么是便宜。如果玩具会对孩子的健康有影响,肯定不会买。”

“我们公司有独立的质量检测中心。我们不担心玩具的质量,但价格是重点考虑的因素。”她说。

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人民币升值是中国玩具成本上升的最主要因素。自2005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累计涨幅超过18%。今年前4个月,人民币升值超过4%;4月10,人民币兑美元一举破七,增速让很多企业都觉得太快了。

玩具必然会涨价,大部分国外商家都理解。南京国际礼品有限公司的闫璐璐说,虽然一些外地商家会离开或减少订单,但80%至90%的商家都能接受新价格。

对于增加的采购成本,不少商家表示会自行消化。“消费者永远不可能为商品支付更高的价格,所以我们只能降低利润率。”一位来自英国的商人说。

面对越来越大的出口压力,玩具制造商也竭尽全力,从单纯的加工转向依靠产品创新、产品质量和设计来提升附加值。

江苏海汽长城有限公司的佘告诉记者,他们的玩具机器人依靠的是核心控制器和配套的3D组装软件。“别人很难模仿。”

上海一家玩具进出口企业的王说,今年他们公司的订单情况与去年相比并没有减少。"我们的产品在全世界都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