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江苏高邮北部城区生态污染积重难返?
扬州秦友特种金属有限公司的车间里浓烟滚滚..
企业排污肆无忌惮。
6月65438+2月65438+2020年6月,华商报记者再次来到群众反映的高邮市北部经济开发区。这是继165438+10月15至17之后,记者第二次来到这里。和上次一样的场景,高邮港北港区卸货码头路和九元路上,运载货物和混凝土的重型车辆川流不息,车辆卷起的尘土依然铺天盖地。扬州秦友特种金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秦友特钢)车间排放的无组织粉尘随风飘散。
在高邮市北部,除了秦邮特钢排放的粉尘和高邮港码头的道路粉尘外,高邮港旁、九元路附近还有水泥厂、商品搅拌站、露天石料厂、洗沙场等多家建材企业。这些大小不一的企业都在不同程度地扬尘,污染问题普遍存在。
高邮港北部港区进出港道路布满灰尘。
尤其是在九元路上,每当载着水泥、混凝土等货物的大车呼啸而过,铺天盖地的灰尘让过往的人捂住口鼻。沿途的树木和杂草也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
高邮市北部的扬尘污染,已经成为“老大难”和百姓的一块心病,与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旅游示范区、国家生态城、中国最美生态旅游示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称号大相径庭。
附近居民怨声载道。
采访中,正在看拆迁通知的高邮经济开发区王华村5组村民徐安定(化名)如释重负地叹了口气:“终于要拆迁了,可以解脱了!这个地方污染太严重,不适合居住。”
“以前九里、秦家墩、贾珠、姜庄村民反映搬走了;剩下的五团六团是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五组六组去掉,企业就可以放心污染了,也没人举报。”五组村民谢友夫(化名)说。
一位从九里村种地回来的村民告诉华商报记者,自从秦邮特钢投产以来,他身边的一批污染企业一哄而上,这些企业“比污染”,把高邮北部的“金三角”变成了“毒三角”。
附近群众意见很大,多次向各级机关反映求助。正因如此,高邮城北的污染问题,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多次督办。但遗憾的是,高邮经济开发区的污染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治。
在本次采访之前,从6月5438+065438+10月15到6月5438+07,华商报记者就九园路扬尘和秦油特钢无组织排放问题向高邮相关部门进行了反馈。165438+10月17日,高邮经开区公园监管局一副局长安排相关部门在九元路洒水。
九元路上运输水泥、混凝土等货物的车辆驶过,卷起铺天盖地的尘土。
一个月后,65438+2月16日,王华村村民徐安定告诉记者,当地政府只是在165438+10月17日洒了一些水,算是给记者一个面子,记者离开后污染依旧。
记者手记:发展理念亟待提升。
65438 2020年2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排污许可证管理条例(草案)》明确提出,对违法行为根据污染物产生量和环境影响程度,采取按日连续处罚、停产、整改、关闭等措施予以严厉处罚,提高违法成本。不过,在高邮经开区相关部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告诉华商报记者,秦邮特钢对当地税收贡献很大,管理应该不会太苛刻。
这位工作人员的观点并不是特例。有人认为,钢铁厂是工业发展和工人就业民生需要的。群众紧盯污染问题,是对高邮文明城市的不公正评价。高邮的进步有目共睹,整改要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一竿子打死一个船夫”,全盘否定高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成果。
对于这样的观点,早在6月18、16、2065438《国务院中央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就明确要求,坚持碧水青山是无价之宝。绿水青山不仅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也是社会财富和经济财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必须坚持和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平衡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采访中,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秦邮特钢是国控污染源监控单位,高邮北部长期有大量粉尘。PM2.5监测数据还能达标值得怀疑。
2020年6月5438+065438+10月10,高邮市大气管理处发布了《城市道路扬尘污染控制方案》,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该方案并未得到实施。
“他们为企业的污染辩护,说企业为地方税收做了很大贡献,但是那些石材厂、洗沙场连名字都没有。他们怎么纳税?”一位吴组的村民说。
直到记者采访结束,秦邮特钢的排污依旧,高邮港周边的粉尘污染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