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的发展
企业精神公司弘扬“学习、创新、团结、卓越”的企业精神,倡导“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价值观,贯彻“推进绿色造船,创造安全环境,打造优质产品”的管理理念,参与国际竞争,打造优秀品牌,朝着世界一流船舶总装厂的目标稳步前进。作为中国设施最先进、综合实力领先的造船企业,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多年来致力于先进海洋工程装备的建造,同时造船总量突破600万载重吨大关,首次跻身世界造船行业前三。2010年2月26日,世界最先进的第6代3公里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是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继三座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装置(FPSO)成功建造并顺利交付后的又一重要交钥匙工程,标志着海上储油装置向深水钻井设备设计、采购、建造、竣工调试总承包的重大跨越,促进了自身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升。
根据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和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海洋工程中长期规划,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于2008年4月28日投资30亿元人民币在上海临港建设专用海洋工程制造基地。本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约为654.38+03万平方米。典型产品包括半潜式钻井平台、自升式钻井平台、FPSO和上部模块等。计划于2065.438+00年5月投入试生产。届时将对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提升我国海洋工程装备总承包能力起到积极作用。
根据工信部最新发布的《关于加快上海先进制造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意见》,要进一步推动上海积极实施国家战略,以现有制造能力为基础,以调整优化提升为方向,以R&D、创新提升附加值为重点,提升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重大装备、精细钢铁产品、海洋工程装备、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优势制造业的R&D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上海市政府已将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列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有着“中国第一造船厂”美誉的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依靠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的整体优势和自身综合实力,紧跟潮流,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据统计,公司造船总量达到创纪录的60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2%,占中国造船总量的15%。成为中国第一家年造船量突破600万载重吨的船厂,并首次跻身世界三大船厂之列(仅次于韩国的两家船厂)。年造船量连续五年位居全国船厂第一,也保持着近五年全国船厂盈利第一的骄人战绩,交付的船舶从未过时。
旗下拥有江南长兴造船有限公司、临港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上海新野船舶海洋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等子公司。
上海江南长兴造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兴造船)是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外高桥造船)的控股子公司。于2006年2月7日正式注册成立,由外高桥造船和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钢集团)共同出资,注册资本23.09亿元,其中外高桥造船占总。
长兴造船位于上海长兴岛,建设用地面积1.708万平方米,海岸线1.322米,规划年造船能力332万载重吨。工厂布局合理,技术设备精良,生产流程呈“U”型。主要生产设施包括两个码头,一号码头长520米,宽76米。2号船坞长510米,宽106米;有4台600吨龙门吊和4个舾装码头泊位,具备建造各种大型船舶、海洋工程和钢结构的能力。长兴造船于2007年5月18日正式投产。主要产品包括7.6万吨巴拿马型散货船、29.7万吨VLCC型散货船、654.38+07.7万吨好望角型散货船。2008年,首个完整造船年,长兴造船实现交付6艘船1100万吨,利润4亿的目标,开创了国内外同行业同时生产经营业绩的先河。特别是首艘交付的29.7万吨级VLCC油轮,是上海开埠以来建造的最大油轮,也是中国第一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VLCC船,大大提升了长兴造船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和声誉。
长兴造船注重管理、技术和工艺创新。长兴造船依托外高桥造船一体化管理,不断优化生产组织体系,提升生产计划、生产计划、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精细管理水平,推进造船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完善以精益生产为核心的现代造船管理模式。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不断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上海临港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是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位于南汇区临港新城重型装备工业区,占地面积1.03万平方米,码头岸线长度1.654,38+0米。
上海临港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海洋工程与高技术船舶配套项目是根据上海发展船舶工业、发展海洋工程建设的总体要求和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十一五”发展目标建设的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大型海洋工程与高技术船舶配套基地。生产方案的目标是每年建造2座半潜式钻井平台、2座自升式钻井平台、1000特殊节段和50座上部结构,年用钢量25.5万吨。该项目于2008年4月28日开工建设。一期工程将于2010建成投产,计划于2010上半年投产试运营。
上海新野船舶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由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和CSSC第七O8研究所共同投资组建,其中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占总股本的765,438+0.92%。
公司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第一、注重信誉、持续改进”的企业方针,大力引进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广泛吸收船舶行业知名专家作为长期技术顾问,不断提升船舶研发能力,提高细节设计能力,为船舶行业提供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