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12衍生型号

运-12飞机型号为运-12I、运-12ⅱ、运-12ⅲ、运-12ⅳ、运-12E、运-12。

运-12I

运-12I是原型机,是运-12系列的原型机。起初选用加拿大普惠公司生产的PT6A-10涡桨发动机,单台功率349 kW (475轴马力),后来使用PT6A-11涡桨发动机。

1982年7月首飞成功后仅生产了两架运-12I飞机。考虑到在保持起飞重量5000公斤不变的情况下,保持单发性能的需要,对其进行了改装,命名为运-12II飞机。1984 65438+2月17,运-12I飞机通过技术鉴定。首次采用美国适航条例作为设计规范。

云-12II

运-12系列首批量产飞机。改装飞机于5月首飞成功,1984。动力装置为两台PT6A-27涡桨发动机,由加拿大普惠公司生产,单台功率462 kW,单台功率456 kW (620轴马力)。于2月24日获得国家型号合格证1985,2月24日获得生产合格证1986,6月24日获得英国民航局型号合格证1990。到1993的5月份,已与外商签订订单52个,已交付33个。20国内销售。飞机单价250万美元(1993)。飞机为17客机,还有其他特殊机型,如贵宾机、通勤机、小型货机、护林、航测、海上巡逻、地质勘探、救援、跳伞等。

运-12ⅲ

这是一个军用模型,用于伞兵训练。它装备了一台涡轮螺旋桨-9发动机。为了降低成本,采用国产电子设备。但我军并未大量装备,伞兵主要由运-5B训练。

运-12IV

是哈飞航空工业有限公司研制的轻型多用途飞机,采用双发、上单翼、剪翼尖、单垂尾、固定前三点式起落架的总体布局。适用于客货运输、人工增雨、农林作业、海洋监测、地质勘探、航测、空投空降、航空救援、航空旅游等用途。运-12IV按照FAR-23(包括修正案23-1至23-42)设计、测试和制造,噪声符合FAR-36的要求。运-12IV分别于1994年7月和1995年3月获得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和美国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颁发的型号合格证。1995年9月,该飞机还获得了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生产许可证,得到了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的认可。运-12IV使用简单,机动灵活,可以在简易跑道上起降。按照目视飞行和仪表飞行的规则,可以昼夜使用。可选的机翼和尾翼除冰装置可以在结冰条件下飞行。运-12ⅳ实际上是哈飞公司根据美国联邦航空法规FAR23(包括合格证修订案23-1至23-42)专门改进的19座轻型多用途飞机。专做出口,价格248万美元左右。

运-12E

以运-12IV飞机为基础,为适应高温高原环境而设计制造。高温高原试飞证明,运12E飞机是唯一适用于云贵川等西部高原山区短途客运市场和旅游的轻型固定翼飞机,也适用于尼泊尔、厄瓜多尔等山地国家的国外用户。型号为Yun -12E,配有供氧系统,内部装饰豪华,适合空中游览和公务飞行。运-12E于2001 12 31获得中国民航总局型号合格证。

运-12E采用新型普惠PT6A-135A发动机,载客量19人。2000年6月7日,65438+2月7日,该机型完成了从成都到中国著名景区九寨沟的首航。九寨沟飞机跑道是用泥土和石头砌成的,是在当地居民的指导下由专业人员修建的。再加上九寨沟的高原环境和特殊气候,充分证明了运-12E的高原飞行能力。这种机型可以在一台发动机失效时依靠另一台发动机安全飞行。如果两个发动机都发生事故,你仍然可以滑行并安全降落在机场。该机型还解决了以往机型噪音大的问题,提高了安全性,简化了操作。机载设备增加了微型导航系统、飞行记录器(黑匣子)和近地预警设备。

运-12F

是哈飞采用先进技术研制的新一代通用/支线涡桨飞机。该机除了名字之外,和早期的运-12型号关系不大。据项目总工程师黄令才介绍,2002年,该项目原本打算在运-12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但客户要求更大的航程、续航力和有效载荷,哈飞决定从头开始重新设计。通过流体力学计算等先进手段,使飞机起飞重量从7.7吨提高到8.4吨,商业载荷从2.7吨提高到3吨,最大速度从450 km/h提高到482 km/h,哈飞表示,运-12F在同级别飞机中首次采用了损伤容限结构设计。包括方向舵、升降舵、副翼,复合材料占全机的7-10%。运-12F主系统采用西方承包商。发动机为普惠加拿大PT6A-65B,大修周期为6000小时。驾驶舱围绕霍尼韦尔的Apex系统设计,螺旋桨由美国Hartzell提供,起落架由哈飞负责。运-12IV也是搭载PT6A发动机的型号,运-12F的工业载荷在全重增加48%的基础上增加了51%达到3吨;远程巡航速度提升了44%,达到375km/h;航程增加了137%,可载客19人,飞行1540公里。起飞距离从490米增加到575米,但对场地的要求没有变,因为降落距离不变,还是630米;运-12F能装运三个LD3集装箱,运-12的原型机不能。哈飞宣称有效载荷/最大起飞重量比很高,达到35.7%。最显著的外形变化是运-12F为内悬臂机翼。运-12原型机需要外部支援。还有,新型运-12F起落架可以收放。按原计划,运-12F的首飞定于2008年8月。2009年国内取证,18个月后取得FAA适航证。但由于种种问题,运-12F的首架原型机直到2009年6月6日才建成。这架飞机于2010年2月29日首飞,2015年2月29日获得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型号合格证,2016年2月22日获得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型号合格证。

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先进涡桨通用支线飞机运-12F近日获得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颁发的型号合格证。这标志着该型飞机获得了“全球市场通行证”。运-12F飞机可广泛应用于客货运输、海洋监测、跳伞、航拍、地质勘探、医疗救援、人工降雨等领域。该机最大起飞重量8.4吨,最大商用载荷3吨,经济巡航速度400公里/小时,满油最大航程2255公里,最大升限7000米,可搭载19名乘客或3个LD3标准集装箱。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哈尔滨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先进涡桨通用支线飞机运-12F获得FAA(美国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这是运-12IV和运-12E系列中第三个获得FAA型号合格证的型号,也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据悉,仅71天后,运-12F就相继获得CAAC(中国民用航空局)和FAA型号合格证,为我国新民机研制探索了一条中美同步适航规划、验证和取证的可行之路。

运-12F获得FAA型号合格证,标志着该型飞机设计能力达到国际最新适航标准,是国内民机制造业又一里程碑式的突破,标志着该型飞机获得美国民用市场准入证,对国产民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升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运-12系列飞机是中国首架获得美、英、俄等发达国家型号合格证的国产民用飞机。作为运-12家族的一颗全新明星,运-12F是AVIC哈飞依据中国民航CCAR23-R3和美国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R23适航标准(最高达到修正案61),集30年通用飞机研制经验,广泛应用航空领域成熟技术研制的新型涡桨通用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