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安芳的反拆迁历程
蚌埠市公安局蚌山分局副局长沈佳吉深入参与了拆迁安置工作,他对那天发生的事情印象深刻。
“当时开发商的一个工程队安排了挖掘机清理南侧的垃圾,但张安芳的家人认为是要拆房子,极力阻挠,导致管网进不去,附属道路也无法施工。一些被恢复安置的居民无法迁入。另外因为张家养狗扰民伤人,派出所接到几十起报警,还有居民写信骂政府无能。”沈佳吉说,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区领导在巨大压力下决定进行强制施工,并要求公安维持正常施工。
“1号早上8点,挖掘机到位。张安芳点燃点火手柄,点着了火,围着围栏放了四五个液化气瓶,用砖头砸挖掘机,不让施工人员靠近。”沈家玮说,现场至少有五六十人,20多名警察穿着防护服,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我觉得情况危急,就让消防队员从窗户的一侧架起水管。水枪威力大,很快就把火扑灭了。张转身跑回家。我知道他家里有自制武器,就和警察一起冲进去把他控制住。这时候,一个名叫刘冉的辅警出现在前面。我在门边时,在右边,张安方持矛威胁我。”沈家玮回忆道。
“现场一片混乱,警察还喷了辣椒水,视线不清。突然,我听到一个女人的声音在喊‘血啊血啊’。听说有人受伤了,我也不能不关心。我冲向张安方,摔倒在地,长矛也丢了。然后,我看到他嫂子拿起长矛朝我戳了几下。还好它只是戳到了我的衣服。”沈导演说,当时真的是“惊心动魄”。
“我控制住后,才知道受伤的是那个叫刘的辅警。大腿受了伤,我带去派出所问,才知道是张安芳。”沈主任说,在这次冲突中,包括自己和张安芳在内的很多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羞辱。
“当天就拘留了三个人,张安芳,张安芳的老婆,老婆,姐姐,罪名都是妨害公务。”沈主任表示,案件正在调查中,预计8月底提交检察院。张安方提出的六个条件
张安芳的女儿张南,到2013就22岁了。她说,从13岁开始,她就已经习惯并见证了父亲的奋斗。
“今年以来,开发商和政府多次来谈奶奶家拆迁的事。我爸提出六个条件,说同意就拆。”张南拿出一张纸。“这是我父亲自己写的。”
白纸黑字,有六个条件:
1,抓捕黑社会,追查幕后指使人;
2.按照约定给我家办房产证;
3.为了我妈把我的房子调到一楼;
4.如果违反者不调查,反叛者怎么会进监狱?给我一个合理的说法;
5.如果政府和公安局能保证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我不会养狗;
6.给丈母娘家开门,修无障碍,保障生活设施,办好房产证,补偿到位。
显然,张安芳对丈母娘家的这套自建房有自己的想法,也获得了家人的支持。
针对张安芳的条件,区政府、街道、社区、开发商可以说是伤透了脑筋。比赛之间,当地公安部门很难置身事外。“钉子户的要求无法满足”
“张安芳的要求这么高,我们怎么承受得了?”在蚌埠九通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的华美嘉园售楼处,一提到张安芳,售楼处负责人就摇头。
他说,张安芳拒绝拆迁的主要原因是“拆迁补偿谈不拢”。
据介绍,张安芳房屋实测面积为94平方米,违法建筑为15平方米。为了照顾他,他答应按照有关规定补偿他相应的财产后,免费给他租房子,让老人安度余生。但张安芳的要求是大家庭五个男孩每人一套房。
“就算我们想给,也给不了。其他拆迁户会闹。”接受媒体采访的房地产公司负责人表示,当地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也多次出面协调,但未能解决问题。对于张安芳的要求,当地政府相关部门也认为不能满足。
在蚌埠市房地产管理局,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份2007年出具的拆迁安置裁决书,显示张安芳的建筑面积为104.33平方米。同时,为确定有效建筑面积的货币补偿,有关部门委托安徽中信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对张安芳的房屋进行了评估,认定有效房地产价格为156078元。
据介绍,2003年,该公司取得了包括朝阳街在内的这块土地的开发权。通过揭牌,公司获得了这块棚户区土地的使用权,也有了拆迁许可证。“当初这个小区有443户,440户顺利搬迁,只剩下三户,而这三户就是张安芳和他的亲戚。”该负责人表示。
该负责人否认了张安芳称开发商雇人报复的说法。
“当然,张安方也可以选择产权调换,由拆迁方提供符合国家质量安全标准且不小于104.33平方米的产权安置房。此外,还将按规定支付其临时安置补助费、搬迁补助费和附属补偿费。”一位知情人透露,无法满足“钉子户”的要求,导致双方僵持至今,没有谈判的基础。8月5日,蚌埠市召开现场会,观摩征地拆迁和大规模建设工作。蚌埠市主要领导观摩了全市13征地和大型建设项目,华美嘉园是观摩点之一。
8月20日,在蚌埠市胜利中路华美嘉园小区,事发的自建房被夷为平地,碎砖依稀可见。不远处,堆着拆下来的太阳能热水器和两台发电机。
地面上,一台挖掘机正忙着挖坑。
“房子是15拆的,现在说是铺设管网,建地下停车场。”张南说。
工地旁边是3单元,11号楼。一楼两室一厅的房子,据说放在葛太太家,已经定下来了。
简单装修后,家里堆满了搬家物品,凌乱不堪。
1被抓,15拆房子,时间间隔两周。
据张南介绍,在此期间,街道、社区和开发商多次上门工作。作为谈判代表,张安芳的大姐张秀英重提六项条件,要求释放三名刚刚被捕的人。
结果可想而知。
“15早上8点多,街道办崔主任和社区杨主任带着拆迁人员开始抬东西。人家不愿意走,却硬扛着走,因为我奶奶年纪大了,心脏有起搏器,有糖尿病,怕死。当时120在门口等着呢。”张南说,父母被捕后,家里只有奶奶、叔叔、她和堂弟。老弱病残都无法阻止他们。他们只是偷偷拍下了当时的情况。
“几个人把我抬出来,差点掐死我...旧家具毁了,电饭锅新的没了,一堆新盘子找不到了……”此时,躺在床上的葛老太太自顾自地嘟囔着,一度泪流满面。
是强拆吗?有协议吗?张安芳的家人和开发商各执一词。几经调查,难以了解真相。
但可以肯定的是,经过九年的漫长坚持,两次牢狱之灾和张安方的挣扎,代价惨重,两败俱伤。
长久的钉子户生涯,给自己、孩子、家庭都带来了深深的阴影和深深的烙印。
对于这样的结局,当地一位副局长给出了自己对张安芳的评价是“可怜、可恨、可恨”。
在女儿张南的心目中,张安芳固执而坚定,把尊严和合法权益看得比生命还重。在、王金祥和张安芳大姐眼里,15年8月,葛老太的房子被拆了,这是违法的,是强制的。
“我奶奶和我叔叔从来没有和他们签过任何协议。拆迁当天,他们派人搬家具,拆房子,没有出示任何证件。”南的说法也得到了的证实。
法律人士介绍,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双方未就拆迁补偿达成协议的,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不能决定自行执行,必须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由人民法院审查后作出是否准予执行的裁定。
8月20日,我在媒体上多次询问蚌山区市政府和黄庄街道,得到的回答都是“应该有协议,没有协议不可能拆迁,具体是开发商和拆迁户签的”。
如果有协议,应该是一式两份,拆迁户也有一份。但、南等人坚称“没有达成任何协议,根本没有签署任何协议”。
8月21日,一张姓董事称,公司负责人不在,据他所知,双方已签订协议。
22日上午,媒体再次来到九通公司时,经过一番交流,张主任答应帮忙联系相关人员。随后,张主任在媒体面前给一个叫陶的经理打电话,说自己参与了拆迁。
通话中,张主任多次表示“听说老太太按了手印”,陶姓经理首先肯定了协议的存在,但具体回答含糊不清,前后矛盾。他开始说“他们家都签了,她儿子女儿也签了”,后来又说“老太太没按手印”。
你到底有没有签赔偿协议?面对媒体的质疑,16岁的儿子王提供了一个细节,证明即使有协议,也是别人逼的。
“我奶奶被带进来后,我看到好几个人,抓着我奶奶的手,在几张纸上按了手印。不知道按什么。”王说,奶奶不识字,又聋,根本看不懂协议。张家十条狗的命运
在张安芳的奋斗中,狗是他最大的帮手。
据张南说,家里最多有12只狗。“有一只藏獒,一只德国牧羊犬,还有一只草狗生的小狗。如果中间有一个死了,我爸就买新的。”
除了狗,张安芳还在婆婆自建的房子里继续装摄像头和发电机。她还圈了一个一米多高的墙,放了几个装满气体的液化气罐,准备了防毒面具对付辣椒水。
张安芳有空的时候就训练狗保护医院,所以这些狗对陌生人特别敏感,别人根本不敢靠近。
“每年都要花钱买狗,喂狗,加起来就是被咬损失的钱。加在一起,至少有两万。”张南说。
狗又多又凶,扰民伤人的投诉不断,让辖区民警下决心清理。
早在7月10,沈佳吉副局长就去找张安方讨说法,要求张自行将狗移走,但张安方说可以移走狗,但必须同意六个条件。
于是移狗的工作搁浅了。直到8月份爆发了1的冲突。
“混乱中放出了10条狗,当场打死了几条,包括德国牧羊犬,其他的都走散了。藏獒受伤后于夜间死亡。还剩四只狗。第二天,沈主任带人来拉狗。我说我自己处理,有三个被朋友拿走卖了。我向沈主任建议,老弱病残留在家里不安全,留下一只狗看家。他同意了。”张南说。
8月20日,在老人被安置的一楼,我看到了仅存的一只狗。它被拴在楼梯上,又瘦又孤独。从2005年到2013,张安芳做了9年钉子户。
九年来,张安芳的生活发生了变化。每天天一亮,他就会烧狗粮。中午他会拉着三轮车去几百米外挑水。这些东西,在拆迁之前都没有。
抗拆的第五年,张安芳的父亲死在了老房子里。
更糟糕的是,他的权利斗争变得越来越孤独。他不仅被困在两个地方,曾经支持他的哥哥也疏远了他;曾经理解他的邻居对他抱怨很多。
九通房地产公司一位负责人表示,开发商也是受害者,因为还有拆迁户没有安置,公司每年要支付几十万的安置费。
对于当地政府来说,为了顾全大局,成功拔掉“钉子”,还要承担居民的投诉,同样是苦不堪言。
毫无疑问,这场长达9年的维权变成了艰难的僵局,而且将是灾难性的。
21,在媒体采访中,沈佳吉副主任也谈了自己的感受。
“听说张安芳婆婆的房子最后被拆了,我很惊讶。一开始我以为房子肯定不会拆,因为当时协议没法谈。”沈副局长接着说,“既然拆了,肯定是有协议的。如何实现,是街道和开发商的事。具体情况我不清楚。”
话题一转,在谈到张安方的时候,沈佳冀直言自己是“一个可怜的、可恶的、可恨的人”。
“穷,据说他用自己的自由为兄弟姐妹换了几套房;可恨的是,没有人能满足他的条件,一步步逼着对方让步。协议已经达成,但它一次又一次地改变主意;如果检方不起诉,就不是这样了。他必须结案,如果他有罪就判他有罪。”沈主任解释道。
“可恶!我和他交流了不下四次。我告诉他,你应该把狗处理掉,不要扰民。第二,只要人家不拆房子,你就配合施工。我还向他保证协议没有达成,我派了两个警察看着,谁敢拆就抓谁。他不相信。不甘心一意孤行。”沈佳吉显得很无奈。张南说得最多。她没有过多评论父亲,只是给出了两个关键词:固执和坚持。
“只要他认为是对的事情,他就会坚持下去。后来为了房子,只要有政府文件和法律书籍,他都会买。他还说,政府应该退出开发商的生意,居民的合法财产是受法律保护的。我觉得父亲不看重金钱,而是把尊严和合法权益看得比生命还重。”
采访快结束时,媒体要求张南写一些关于这一事件的东西。第二天,南拿出一张纸,递给媒体。
短短的四条意见,充斥着“维权、强拆、恶势力、欺压百姓”等字眼,字里行间都是愤懑和失望。最后一条,她写道:多年拆迁,我原本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向往,现在天阴了,眼前一片漆黑。未来会有蓝天白云吗?
显然,从2005年到2013年,张安芳的钉子户生涯给自己、孩子、家庭都带来了深深的阴影和深深的烙印。
日前,张安芳的家人已聘请律师,商讨房屋拆迁和监禁事宜。
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张安芳和他的家人能够早日维权,早日走上生活的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