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家全的另一个人生励志故事

当有人问“如果又失败了怎么办?”或许很多失败过的人还心有余悸,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但他却一语道破:“不会再发生了。”谁有这样的气魄?自信?自负?这个毫不犹豫回答的人是快印控股公司总裁冯家全。他用自己不同的人生向人们展示:如果失败了呢?

冯家全出生在一个关系复杂的大家庭。他的父亲有三个妻子和十三个孩子,他经常在三个家庭之间流动。冯的母亲经常担心冯家全在家里的地位,经常拿他和其他兄弟比较。这种比较使冯家全从小聪明、敏感、自尊、好胜,养成了一往无前的性格。初中时,他给小学生补习语文,工资比当时的校长还高。20岁时通过学习高考命题规律,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新加坡顶尖国立大学学习工商管理。

也许正是这种百折不挠的性格和他的善解人意,让他在挫折后勇往直前,成就了别样的人生。

冯家全创业的时候才16岁,相当于我们的初中毕业生。他承包了一个手袋生意。他把产品给了一个和父亲关系密切的印刷商印刷,但被拒绝了,于是母亲支付了几万新币。冯家全认真检讨自己,不能相信裙带关系,这是他以后公司运营的严格纪律。

16岁的失败,并没有给冯家全留下阴影,反而给了他有意义的一课。20岁那年,当冯富郑重介绍儿子是某顶尖大学的大学生时,冯家全辍学创业了。这是一次成功的创业。在最好的时候,整个新加坡都在使用他的产品。最后,由于合伙人挪用资金,创业以失败告终。冯家全总结了失败的经验,找到了自己的原因,发现自己的强项是销售而不是管理,为以后公司的管理运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冯家权早年两次失败的经历,对他来说,不仅弥足珍贵,更坚定了他挑战生活的勇气。对于6岁就跟随父亲从事制版烫金的冯家全来说,最熟悉的行业就是印刷,他决定在这个行业一展身手。他总结了父亲的经商流程:广告公司设计,印刷公司印刷,印刷后的加工制作就轮到他做纸箱生产,利润微薄。为什么不创建一个公司,做所有的前期印刷,印刷,后期印刷,甚至送货服务?这种思路最终导致了“一站式”印刷。然后,冯家全设置了印刷模式——在客户附近设置印刷岗,负责为客户提供设计、翻译、打样服务。这不仅扩大了他的利润范围,也大大提高了印刷速度,方便了客户。到80年代,冯家全创办的快印集团已经占据了新加坡金融印刷市场95%的份额。他又成功了。

1999年,全球掀起互联网热潮。他不顾反对,将公司改名为“易通网络国际有限公司”,进军网络。当时冯家全的身价飙升至8亿新元,位列新加坡富豪榜前10。然而,和其他互联网公司一样,“一指通”也遭遇了2000年互联网的寒流。其股价迅速缩水,冯家全负债数亿。从事业的巅峰到最低谷,他不得不卖掉房子、车子和其他可以卖掉的债务。他建议公司董事会关闭“一条龙”,将印刷业扩展到市场经济达到一定规模的中国内地。但公司董事对此持怀疑态度,于是冯家全辞职,退出自己创办的快印集团,只身前往中国大陆。

在内地,冯家全选择了长沙一家濒临倒闭的印刷厂,每天工作16小时。他凭借对印刷行业的熟悉,很快让工厂起死回生,业务量大增,将其打造成设备一流、客户资源高的印刷厂。随后南下深圳,创办了印刷站,依然瞄准金融印刷市场,以速度取胜。到目前为止,尹素控股在中国设立了9个印刷站。到2005年,他仅用四年时间就还清了巨额债务。2006年,他回到新加坡,将中国业务与新加坡业务合并。现在,他已经把人生的舵放在了风口浪尖上,他依然是时代的弄潮儿。

和之前一样,冯家全从这一波三折中总结了经验:要冷静,不要盲目做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失败了也要从自己熟悉的领域中找到自信。我们应该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和积极乐观的态度。从失败中学习可以积累人生的大智慧。所以当有人问“又失败了怎么办?”冯家全会说:“没有下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