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的途径有哪些?

公司上市的途径

1,IPO上市(IPO上市)

首次公开发行(IPO上市)是指公司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向证券管理部门提出申请,证券管理部门经审查,符合发行条件,同意公司通过发行一定数量的社会公众股,可以直接在证券市场上市。

为了抑制房地产开发过热,去除经济泡沫的成分,我国从1995开始禁止房地产公司IPO上市。经过多年的调整,房地产市场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2001以来,随着田弘宝冶上市,国家开始解禁,资本市场时隔八年重新向房地产企业开放。自2001以来,国内已有田弘宝冶、金地、田放发展、栖霞建设四家房地产公司通过证监会IPO上市的发行申请。

2.买壳上市

买壳上市是指在证券市场购买合法上市公司(壳公司)的控股权,掌握公司的控股权,通过资产重组将公司的资产和业务注入壳公司,直接获得上市资格,无需申请上市和发行新股。

3.首次公开发行与首次公开发行的比较

在中国,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通过IPO申请实现上市目标。首先,公司法对企业的IPO申请设置了严格的条件;其次,相关行政部门对民营企业的IPO申请审核相当严格;尤其是对房地产企业上市申请的审核更为谨慎。自2001恢复房地产企业IPO上市以来,中国股市IPO公司近180家,但房地产行业IPO公司只有4家,且均为国有股控股,说明了这个问题。因此,预计民营企业申请IPO上市的道路将是坎坷而艰辛的。特别是2003年9月2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通知,提高IPO公司门槛,明确要求除国有企业和有限公司整体变更外,有限公司必须成立满三年方可申请IPO,等等,基本上堵住了民营企业通过IPO申请上市,快速进入资本市场的途径。

相比之下,买壳上市的好处是:不会因为是“私企”而受到法律法规的歧视;避免IPO对产业政策的苛刻要求;无需考虑IPO上市对企业经营历史、股权结构、资产负债结构、盈利能力、重大资产(债务)重组、控制权和管理层稳定性、公司治理结构等诸多方面的特殊要求;只要企业从事合法经营,有足够的经济实力,符合公司法中外资比例限制,就可以买别人的壳上市。

买壳上市的好处是上市时间快,节省时间和成本,因为不需要排队等待审批,买壳后重组整合业务即可完成上市计划。相比之下,一个完整的IPO上市计划预计最快需要3-5年。

买壳上市后,可以通过资产和业务重组改善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保持良好的融资渠道,向社会公众募集发展资金。通过购买我们控股集团公司的优质资产,上市公司可以获得良好的经营项目,进一步改善经营业绩,保持再融资的可能性,民营企业可以获得宝贵的发展资金,积极开拓市场,快速发展壮大自身实力。同时,经营业绩的提高还可以提升公司的市场形象,特别是使股价高于每股净资产,获得“溢价”收入,并在合适的时机卖出股票,兑现其“溢价”增值部分,从而实现投资的保值增值。

4.香港与内地证券市场的比较。

可以选择在国内买壳,也可以选择在香港买壳。上市地点的选择很重要,其中股票流动性的考虑是极其重要的因素。由于历史原因,在内地深沪证券交易所上市的1400多只股票中,除方正科技、兴业地产、乐飞音响、艾石股份、神华控股等5只股票外,其他上市公司有相当一部分股票暂时无法流通,且大部分为非流通股。想买壳,就得买暂时不能流通的股份。就市场而言,“任何买入都是为了卖出”。就民营企业的长期经营策略而言,未来选择合适的时机退出所持有的上市股份,也是当前必须考虑的问题。有鉴于此,流动性差、退出机制先天不足的国内股市相比香港股市略显不足。

相反,在港交所上市后,由于其股份全流通,上市公司的退出机制相当完善,也为上述股价“溢价”收入的实现提高了良好的保障。单从流动性考虑,在香港市场买壳更符合民营企业未来退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