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新还旧”显然是有局限性的!来自私人债务的重大消息
基金君了解到,确实有券商收到相关信息,2065438+2009年9月下旬受理的私募债券,规模超过净资产40%,只能用于借新还旧。
通过私人债务筹集的资金的使用将受到限制。
据了解,券商透露,这次主要有两项内容。一、2019年9月19之后受理的私募债券只能用于借新还旧;第二,公募和私募的金额按照净资产的40%独立计算。
也就是说,按照新老划断政策,在19年9月之前受理或批准的私募债,不受影响,可以按照约定用途使用。
不过,华北某中型券商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相比超过净资产40%借新还旧的部分,对于券商来说,如果按照净资产40%计算金额,该条的影响更大。“以前很多非公开发行的私企债都是比较随意的,没有40%的限制,”该人士说。在此之后,限制将会更大。
公司债券分为公开发行和非公开发行。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通常被称为“私募债”。此前,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对净资产的监管要求是,股份有限公司净资产不低于3000万元,有限责任公司净资产不低于6000万元。累计债券余额不得超过公司净资产的40%。但对私募债的主体条件、发行条件、担保评级等没有硬性限制。此外,私募债的发行主体以中低评级为主,集中在地方国企,城投债占比相对较高,信息披露要求相对较低。
华东某券商资管催收部工作人员表示,“以前对私募债没有限制,有的超过40%,对债券基金用途的限制相对非常非常少。”它说,如果超过40%,就只能借新还旧,这实质上限制了企业利用杠杆扩张的能力。
该人士表示,近期信托贷款等传统融资渠道被压缩,债券收紧也符合监管协调的大方向。
今年民营企业债发行规模近1万亿元。
比去年多3500多亿元。
有机构人士指出,该政策对债务负担较重的发行人融资结构有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私募公司债发行火爆,且大幅增加。数据显示,截至6月65438+10月14,自2019年6月以来,已发行* * * 1039只民营企业债,发行总额9836.84亿元,较去年全年增加3500多亿元,也大于一般企业债。
同时,规模超过30亿元的* * *公司有24家,其中两家发行总额分别超过50亿元、77.67亿元和60亿元,发行人分别为贵安开投和首发集团。
超过一半的私人公司债券发行期限为5年。从发行人所属行业来看,有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和金融业。值得注意的是,前五大私募债发行主体中,有四家发行主体涉及建筑、房地产等行业。
踩雷和私募债暴露合规等问题。
经纪公司收到监管罚单。
另一方面,部分券商因踩雷募集私募债遭到监管处罚,从而暴露出公司合规等风控问题。
根据《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计算标准规定》(证监会公告[2016]10号),持有一只非权益类证券的规模不得超过该证券总规模的20%。
今年9月16日,四川证监局发布公告指出,川财证券存在三大问题:合规管理和内部控制不到位,资产管理业务运作不规范,自有资金承接资管产品持有资产行为不规范,而这三大问题都围绕着一个私募债——“16国购债”。
据了解,“16国债购买”的发行人是国投。四川证监局称,川财证券调查发现“16国债购买”存在违约风险后,于6月18、16、18日以自有资金,参照当期中证估值,通过单一资金信托计划承接了公司资管产品持有的部分“16国债购买”。因此,在2018、10、16至112期间,公司自有资金通过单一资金信托计划持有“16国债”,占其发行规模的40%。存在规避《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计算规范规定》(证监会公告[2016]10号)附件6《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计算表》中“持有一只非权益类证券的规模不得超过该证券总规模的20%”的监管要求的情况。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