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被列入黑名单有什么影响?

法律分析:企业被列入“黑名单”,相当于在企业的信用体系上留下了不良记录。列入“黑名单”的企业将被限制或禁止参与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和授予荣誉等活动。因为企业的信息是对全社会开放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在网上查询企业的各类信息,而污点企业的其他单位不会优先配合,这也体现了《条例》实施的目的:“一处违法,处处受限”。不要以为交了罚款就不会影响企业以后的经营,但是企业进入“黑名单”后,企业的纳税信用等级降为D,领取发票的次数有月限额,领取发票前必须预缴增值税。不仅如此,现在“金税三期结合”,在“大数据治税”、全社会建立健全失信联合惩戒机制的大环境下,企业的涉税违法成本大大增加。被列入税收“黑名单”后,纳税信用等级将直接判定为D,受到出入境、市场准入、金融等9个方面28项惩戒措施的限制。同时,对注册或经营负有直接责任的其他纳税人的信用也将直接判定为D,在社会信用、金融、消费等方面也将受到限制。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市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七条失信被执行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中删除相关信息。(一)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已经全部履行;(二)与申请执行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并经申请执行人确认已经履行;(三)人民法院依法裁定终结执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