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买不到华为股票!

华为是非上市公司。

一、资本水平

事实上,华为早在2001就寻求上市,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上市。此后,华为越来越坚定不上市的决心。我们设想一下:如果华为上市,资本必然会要求华为的财务报表,比如年利润要达到多少,资产不低于多少,这必然会影响华为的研发投入。

众所周知,华为每年的R&D投资占比超过10%。与国内BAT巨头相比,其R&D投资占比不超过10%。

不仅在中国,华为的R&D投资在全球都是数一数二的,甚至高于苹果的R&D投资,R&D的高投资也给华为带来了高回报和竞争力,比如5G领域和手机芯片领域。华为有相当的话语权。

所以如果华为2001上市成功,可能会因为资金限制而多元化。比如21世纪初的网络泡沫危机,华为可能会掉转车头,一头扎进红海的小灵通市场。如果是这样的话,很有可能失去未来的3G蓝海,更别说现在的5G了!为什么不像今天这样说说华为!

第二,客观原因

"公司的所有权属于所有持有股份的员工."-任·郑飞。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华为的股权结构图:(数据来自天眼查2021年8月3日的展示结果)。华为的大股东其实是一个叫“工会委员会”的“东西”。这个“工会委员会”到底是什么?

老实说,“工会委员会”在法律上是一个法人团体。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社会团体是指由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成员同意,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根据《工会法》第2条,工会是工人自愿加入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

可见,从性质上讲,工会是具有公法性质的非营利组织,其基本职责是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那么,企业法人可以成为公司股东吗?原则上,作为非营利组织,法人团体不能参与商业投资,成为公司股东是一种投资行为。中国证监会持相同观点,明确不受理有工会作为股东或发起人的公司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

但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6月29日发布的《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企业登记管理若干问题的实施意见》1999(已废止),社会团体(包括工会)可以作为公司股东。所以华为工会持股是历史使然,但目前来看,客观上不符合上市条件。

三、根本原因

“我在创办公司的时候,设计了员工持股制度,通过利益共享来团结员工。这种不经意间插上的花,今天如此鲜艳,成就了华为的大业。”-任·郑飞。

笔者认为,华为不愿意上市的根本原因是为了保护其内部的员工持股制度。这话怎么说?试想一下,一旦华为上市,不是华为员工可以购买华为股份,而是华为员工离开华为后可以保留股份。

华为的员工也可以出售股份套现,那么作为华为生存发展之本的员工持股制度也就失去了。

那么华为的员工持股制度是怎样的呢?简而言之,其本质其实是华为奋斗者的集体所有。第一,华为大约99%的产权是65438+万员工集体所有,而不是65438+万员工个人所有。因为如果是* * *,每个持股的员工都要独立登记其产权。但是,华为的产权是作为一个整体登记的,而不是作为个人登记的。

其次,持股员工在集体中享有相应的收益权,持股员工与持股集体之间存在关联关系。持股员工在职时有权享受相应的股权收益,但一旦失去成员权,就不再享受相应的收益。(由于特殊原因,华为保留了后期离职员工个人的股权)。

第三,在集体所有制下,允许成员采取灵活的分配机制进行内部分配,华为内部股份分配以员工对华为的贡献和出资为基础。

第四,在集体所有制下,通过民主方式管理财产。华为设立了员工代表大会作为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按照一人一票的民主投票机制进行投票。可见,工会委员会的管理机制也是符合集体所有制的物业管理规则的。

在这种以集体所有制为核心的员工持股制度下,与华为的发展发生了彻底的化学反应。首先,员工持股可以不断扩大投资,投入研发,也可以节约用人成本,提高企业利润,使公司和员工形成利益一致,促进企业利润增长。

其次,员工持股可以提高员工的管理参与度,促进华为的管理改革,提高生产效率;再次,员工可以主动关注公司的未来,实现公司的长期战略目标,进而与公司形成同命运。

最后,员工持股已经成为华为集体奋斗文化和集体领导制度的基础,是奋斗者文化的根。正因如此,华为不愿意为了上市而放弃员工持股制度。

第四,股权文化

“每个人都把所有的钱投资到公司,因为他们对公司有信心和信念,每个人都会有同样的命运。”-任·郑飞。

华为从1990开始探索员工持股,已经逐渐形成了“奋斗者导向”的股权文化。“奋斗者为本”和“不让雷锋吃亏”是整个股权文化的世界观,“工人有他们的股份”只是激励奋斗者的方式之一,而不是唯一的法宝。

公平是对过去奋斗的认可。“作为一个金融投资者,你应该得到合理的回报,但是要让诺曼底登陆的人和挖巴拿马运河的人得到更多的回报。”这就是华为的股权文化。

结束语

华为虽然没有上市,但不影响其实现员工在阳台上花钱的梦想。很多企业在开始做股权激励的时候往往很苦恼,害怕给股权没有效果,员工不会改变,很难形成奋斗者的文化。

这时候企业就会陷入恶性循环:因为没有奋斗者,所以不给股权,又因为没有股权,所以没有奋斗者,甚至有些奋斗者会离开。所以企业要培养奋斗者,首先要建立以奋斗者为导向的机制,有了好的机制才能有好的员工。俗话说“种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创业者们,赶快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