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剩下四个员工,老板听起来还是上市公司。他怎么想的?

大学刚毕业那年,我加入了一家创业公司。除了老板还有三个员工,但老板听起来有3000人。

后来公司发展很快,人数超过100。

有一次和老板聊天,问他为什么这么自信。

老板说:我以前经营过企业,有过成功的经验。我相信我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一定会成功。

我想这大概就是能当老板的人的自信吧!

下面,就这个话题,我个人多说几个观点,仅供大家参考。

很多创业公司的老板之前都经历过辉煌。

他们中的一些人曾经是在企业工作过的职业经理人,而另一些人已经多次创业,所以这些老板被认为是见过大风浪的。

如本题所说,只剩下四个员工了。在外人看来,老板可能是个“失败者”,但老板自己可能会想:至少我还有四个员工跟着我。那些年我一个人打理公司业务,现在有帮手了。有什么好怕的?

老板的这种自信不是盲目的自信,更多的是基于以往的成功经验。

一个公司只剩下四个员工。在这种“鸟兽散”的局面下,老大自然不能先丢了位置,否则“四个独生子女”可能都保不住了!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北伐魏,马谡失守街亭。司马懿率军反击,到了诸葛亮的城池。这时,诸葛亮导演了一场著名的“空城计”。他故意打开城门,安排极其优秀的人在塔内扫地,自己还在楼上弹琴,这让司马懿怀疑有诈,只好作罢。

从这个历史典故中,我们可以发现诸葛亮非常强大的自信和决心。生死攸关的时候,老板不会乱,周围的其他下属自然会有信心。

回到这个话题,我觉得也差不多。老板自然最了解目前的情况。即使真的充满了危机,也无法将这些负面情绪扩散到其余员工身上。

我第一家公司的老板在我入职的第一天告诉我,他想上市。

从那以后,几乎每个他面试的新员工都会对他们说这句话。

虽然这有画大饼的嫌疑,但是我能感觉到老板心里真的有这样一个梦想!

所以在老板的日常管理中,我们都能体会到他对公司上市的坚持。

只可惜三年后我离职的时候,公司没有上市,然后过了n多年,这个理想还没有实现。

有一次我联系以前的同事,我问他:老板还跟你谈上市的事吗?

同事说:当然,他一直在说,一直没变!

这是我非常佩服他的地方。我一直在为这个目标努力。虽然很难,但我从未放弃。

其实老板还保持信心对这个公司剩下的四个员工来说是好的,但更重要的是,老板会带领他们做什么?

说得好不如做得好!

真正有能力的职场人,不需要总是把目标挂在嘴上,一切都用行动来说明。

假设老板缺乏创业能力,我想剩下的四个员工也会像之前离开的人一样离开他。

以上是我对这个话题的思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也是很多人做不了老板的原因。

有一点我觉得特别重要,就是情绪是无形的。

我以前有个老板。他说融资2000万,当时是真的。有一些投资者,然后他们一直在谈判。当时他们都做了这个决定。他们正在向公司内部的员工谈论这件事。公司成功融资2000万元。因为融资的原因,没有一次性到账,所以他继续到账。

结果1这波钱一直没到位,因为投资方总部和公司出了问题,所以这笔投资就搁置了。我们老板呢,每天还是很活跃,公司账户没钱?和员工聊天的时候他还是面带微笑,很淡定。

直到最后他才告诉大家,公司真的没办法了,大家自己想办法,然后他给了一些补贴。

有句话叫老板真的不是一个人的工作。其实想想。老板为什么挣钱?因为他们真的承受的太多了,所以有时候,员工会抱怨老板太残忍,剥削我们的剩余价值。但是我们只看到老板赚钱的时候,不看到老板赔钱的时候。

很多老板表面上很富裕,实际上负债率很高。再有波动,公司可能就完蛋了。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老板。该公司是一家新成立的创业公司。总公司包括十个司机和做饭的阿姨,还有六个分公司。是个小公司,但是老板不小。可能是因为老板是体制内的,习惯讲场景。真的不知道有没有内幕,但是感觉这家公司特别不像创业公司。

老板买了一辆普通的宝马二手车(他喜欢买二手车是因为买了一段时间再卖,可以保值,说不定还能从中赚点小钱。这就像一个创业公司的老板。),他让司机从淘宝上买了一个宝马的logo,放在这辆二手车上。毕竟很多人还是分不清,比如很多人分不清辉腾和帕萨特。老板,这就像把辉腾的车标贴在帕萨特上一样。

有一次我用这个去接一个客户公司的设计,我说,哎呀,X总,我看不到。你真的开宝马系列。太低调太有内涵了,真的很配你。知道真相的人都笑而不言,老板一脸开心。

另一方面,按照公司的销售金额,老板每个月都在亏损,但他似乎并不着急。应该请吃饭的客人都是高档餐厅,只要涉及面的东西一定是最好的。其实作为员工,大家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毕竟从成本的角度来说,既然公司在亏损,是不是应该在各方面的支出上节约一点?但如果不知道内情的人还觉得这个老板太有钱,那公司一定很好。

这家公司的员工流失率也很高。基本上上半年就要换一批新的,我留下了。据我留下来的同事说,公司还是没有起色,一直亏损,但是开了7-8年了,很奇怪。所以我说它不像创业公司。

为什么公司人少了老板还像个上市公司?我自己的分析如下:

这种老板有钱,有项目,有人脉,不担心公司未来的发展。公司之所以不了了之,可能是因为老板太挑剔,太凶,不讲道理等等。

对于这种老板,人走了他也不急。反正找工作的人那么多,员工随时可以招,随时可以走。甚至他还故意淘汰了一部分员工,重新调整了公司的组织架构。

脸肿胖的人有两种:

一个是打肿脸充胖子为了虚荣心。这种老板其实已经亏了很多钱,负债累累,但还是要装模作样的挽回面子,因为当老板自然有强大的气场,没钱没关系,老板一定要看起来像老板。

一个是打肿脸充胖子。这种老板不是自己想填个胖子,而是为了生意不得不填。像我侄子,在投资行业工作,买了奔驰开回家。他母亲唠叨他乱花钱。他说没有办法。为了谈生意,你不开好车,别人会怀疑公司的实力和你的能力,所以有些场面不得不造假。

所以,有些老板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美好。也许他风光的背后是一堆债。有可能员工只是在感叹没有涨工资,他却在焦虑如何还上亿的债务。不是所有的老板都比员工好,有的真的比员工还难过一点。

老板不是一个人的工作。再苦再累也要自己扛。公司只剩下四个员工了。如果老板再很颓废,剩下的四个人都不走,那公司怎么运营?

刚从公司毕业的时候,融资的钱几乎都花光了。一是辞退了一部分薪酬较高的关键人员,其余的人人气大受影响。

结果老板开完会就很有野心的告诉大家,只要努力,一定会有好的回报。

后来有一段时间工资发不出来,因为货款还没收回。走投无路的时候,财务总监自掏腰包发工资,到账后还给他。

那段时间,大家都感受到了公司的危机,业绩不断下滑,但老板每天还是兴高采烈,并在会上向大家承诺,当月销售额超过654.38+00万的时候,请金钱豹。

结果当月真的是654.38+00万元。老板请大家吃了一只豹子。其实账户里没有钱,只是老板自掏腰包请大家吃了一顿饭。

这是老板。公司再困难,他能找谁谈?之后大家都比较不稳定,大家都走了。公司如何运营?

没多久公司就倒闭了。公司破产后,老板瞬间看起来很颓废,再也没有意气风发,因为这个时候再意气风发也没用。

员工虽然不能一直待在发不出工资的公司,但那一刻真的很心疼老板。

当然,你的情况不排除老板确实有后手。他可能有一个大订单,或者有其他项目正在做。即使这个项目失败了,对他也没有影响。

做老板的能力很强。我毕业的那家公司的老板,虽然公司做的一般般,但是都是互有股份的,可以尽量降低风险。

即使自己的公司破产了,只有一家相互参股的公司存活下来,也能很好的生存下去,衣食无忧。

你的老板很有气质,确实是一个老板才能有的气质。所谓老板可输可尴尬。员工可以选择大规模离职,但一定不能失去气质,否则难以成大事。

我有个朋友也经历过类似的情况。他的公司刚起步,就被公司的管理人员挤兑走了。因为经理在工作中与朋友意见不合,所以带着员工跑了,也就是说整个部门的员工都没来上班。经理想威胁他的朋友就范,生意马上就要来了,非常需要人手。

没想到朋友不但没买,还做了决定。他找到所有的跑者,包括管理人员,说:“如果你想离开,可以马上离开。任何想留下的人都可以选择留下。”听了朋友这么一说,经理慌了。他明明想威胁他,最后却把自己置于被动的境地。管理者不得不选择离开,但很少有员工离开。毕竟都是管理者鼓励的,离职后也有一定风险,找工作需要一段时间。

朋友的气魄直接征服了员工的心,让员工觉得老板很有魄力,老板的管理权威不容侵犯。

回到问题,公司只剩下四个员工,老板听起来还是上市公司。他怎么想的?

作为老板,立场不同,思考自然更深刻。

他们能清楚的明白,在所谓的铁营,员工离职是很正常的。

也许是因为待遇不理想,人际关系处理不当,或者其他原因,离开是很正常的。

雇主不是没人就跑,而是没人就跑。作为用人单位的掌舵者,必须要有气魄。即使大部分员工离职,即使心里苦,也会装作不在意,因为他们要在心里给员工打气,让留下来的员工看到希望。如果老板对这件事没有信心和希望,那么员工就会失去工作的动力,更没有信心和希望,自然就会疏忽工作。

这就是聪明领导的做法,不为外界所动摇,信念坚定,志在必得,让员工觉得老板有上进心,自然可以跟随。

这样的老板强!

有多少成功的企业家是从自己做起的!有多少创业者是从小作坊和夫妻店起家的!有多少创业者记不清失败了多少次!

奉劝天下不要嘲笑刚创业的人!

奉劝天下不要嘲笑那些创业失败的人!

人生,没有一帆风顺!

人生,谁不是连滚带爬!

别说还有四个人,就算是你一个人,也不要倒下!

就算彻底失败,也要去找工作,去帮别人打工。这种人生经历就是财富!你嘲笑我,我也嘲笑你!毕竟我经历过!

我们创业的时候有100多人,可惜大环境不好,加上同行资金充裕,不断压低价格,导致大部分同事不抱希望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