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双管炮将成为中国陆军下一代自行火炮。
作为各国压制火炮中坚力量的155毫米榴弹炮,始终不忘“放低”统一炮管压制火炮口径的终极目标。然而,被155毫米榴弹炮的光芒遮蔽的105毫米榴弹炮,并没有放弃努力,防止被155毫米榴弹炮合并的命运。
用155mm榴弹炮“降低”统一口径的动机是155mm榴弹炮的威力更大,射程更远,而用155mm榴弹炮“降低”统一口径的最大阻力是重量太重,机动性差。压制火炮分类的自然因素是,不同级别的部队对武器机动性的要求不同,下级部队往往没有。
那些支持“降低”155mm榴弹炮的人会用射程上的“放弃”来换取机动性上的收益。比如美国FCS系统的NLOS-C间接火力炮,不惜用枪管更短的38倍炮来换取重量。同样,那些反对“降低”155毫米榴弹炮的人,可以在合理的范围内,通过牺牲机动性来尽力弥补105毫米榴弹炮射程和威力的不足。
比如南非丹尼尔公司制造的G7 105mm多用途火炮,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制造的基于LAVIII轮式装甲车的LAVIII-T7轻型自行榴弹炮。G7 105 mm多用途炮的需求是在155 mm超轻炮的浪潮之后开始的。
南非丹尼尔公司虽然在45式155mm炮方面颇有经验,但它清楚地意识到,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很难在短时间内生产出M777这样的超轻155mm榴弹炮。即使没有技术问题,在国际市场上也很难比M777走得更远。毕竟此时的南非军工已经失去了本土市场的支撑,必须在国际市场上抢食。
因此,南非丹尼尔公司决定避开与M777 mm火炮的直接竞争,以另一种方式推出105 mm多用途火炮。从具体的设计来看,G7与其说是105mm榴弹炮的发展,不如说是155mm榴弹炮的替代。在G7的设计中,南非丹尼尔公司将其经验应用于52管24升室155毫米榴弹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G7是一个缩放的155mm炮。
G7 105毫米多用途炮采用52倍身管,12升大药室,初速960米/秒,减阻榴弹射程24公里,底排弹射程30公里(M119 105毫米榴弹炮初速7 65438+)。
在炮弹威力方面,通过改进弹药和使用近炸引信,获得了相当于155发炮弹的杀伤面积。在火炮的结构设计上,G7仍然采用了传统的火炮结构,通过一体化、轻量化设计来减轻重量。为了减少后坐力对枪架的影响,G7采用了五倍长度、相同口径、相同膛线的炮口制退器。
G7的原型炮重3.8吨,但丹尼尔曾表示,其最终目标是降低到2.5吨。此外,南非丹尼尔公司利用155双模块推进剂的成果,为G7制造了由五个药号组成的M23/24双模块推进剂。G7多用途火炮推出后,丹尼尔与通用公司合作将其安装在LAVIII轮式装甲车上,并以LAVIII T7的名义参与了美国EFEC项目的竞标。
EFEC的全称是增强型高功率入门火炮,旨在为美国斯特赖克旅提供强大的火炮。当时美国的史崔克旅刚刚开始组建,M198还是牵引炮。美国人对EFEC项目火炮招标的要求是射程大于20公里,牵引重量不大于1.8吨。
加入LAVIII T7参赛是V?c?105毫米可变膛炮。该炮采用62倍身管,13升可变容积膛,最大初速975 m/s,射程30 km,用于发射M913火箭增程弹。
当然也可以用来发射南非丹尼尔公司为G7研制的减阻手雷和底排弹,射程可以和LAVIII T7相媲美。为了降低开发成本,联合防务公司在V?c?设计大量使用了十字军的现有成果。它最大的卖点是13升/8.2升的变室和与155常见的M231/M232双模推进剂。五档初速可以通过两个腔体容积和三个药号模块的不同组合来改变。
之所以采用可变膛线,是因为不同的膛线容积和装药量的组合可以精确控制初速,而且由于膛线容积和装药量的最优组合,使得枪的膛压更低。
我应该说LAVIII T7和v吗?c?对美国陆军很有吸引力,但美国人最终为轻旅选择了M777超轻型155mm榴弹炮。当然,美军其他部队的M119式105mm榴弹炮并没有被淘汰,一直服役到今天。
关于la viii,t7和v?c?落选原因:首先,美国人对Stryker旅快速反应能力的要求很高,主要依靠空运。Stryker装甲车虽然是轮式底盘,但更多的作用是低成本的存在,不需要依靠长途公路突袭。因此,火炮没有必要装备“轮式自行”。
既然美国人不需要Stryker旅的火炮快速伴随,那么继续使用牵引榴弹炮就没有问题。如果真的需要快伴,反正美国人有足够的CH-47s和MV-22s,就算M777更重也没问题。
其次,EFEC的地位只是Stryker旅(过渡旅战斗队)的随行支援火炮,在当时FCS的未来地面作战体系中的地位自然不如NLOS-C间接火力火炮高。那么当NLOS-C的发展步入正轨后,LAVIII T7和V?c?存在的意义并不大。
与M777牵引车炮相比,LAVIIIT7和V?c?机动性和更高的射速可以作为亮点,但与NLOS-C相比,LAVIII T7,V?c?像NLOS-C,射速是每分钟10发。我相信不管通用汽车能吹什么LAVIIIT7,正常人都会选择NLOS-C
三、LAVIII T7和V?c?与M119式105 mm炮相比,性能提升很大,但也不是没有槽点。G7炮的弹道性能很优秀,但是它的炮膛压力真的很吓人。过高的膛压不利于枪管的寿命和枪的整体重量减轻。另外,G7炮配备的是时尚新的时候才有的双模块推进剂,但意义没有155mm炮上的大。
双模推进剂的意义无非是节省推进剂,实现自动加注。但与采用弹药筒推进剂的105毫米榴弹炮相比,由于弹药较轻,可以轻松达到每分钟8发以上的射速。但换成模块装药时,击发时弹壳密闭空气丧失,结构简单的楔形枪机必须先换成螺旋式。
这样,因为枪栓开关的动作变得复杂,所以对射速有负面影响。和v比?c?情况好多了。可变腔不仅降低了膛压,而且提高了精度。也可以使用与155炮相同的模块化推进剂,但射速无论如何只能在10发/分左右徘徊。当它面对同样射速的NLOS-C的竞争时,自然没有好果子吃。
世界的发展总是不可预测的。M777赢了,NLOS-C成了全村的希望,但被美国国防部切断了。LAVIII T7和v?c?虽然失败了,但不代表方向错了。18吨的LAVIII T7肯定打不过20吨的NOLS-C,但如果把限重放宽到25-30吨,那就又是一个新局面了。
在30吨自重的范围内,完全可以塞下两门105炮。你可以想象下一个105的射速可以轻松降到10发/分,那两个105的射速可以是20发/分。如此高的射速,完全可以通过更多的炮弹来弥补弹丸威力的不足。
当然,这里有人会问,有这样一个105有什么意义?实际上,为了使155炮的射速最大化,单模块推进剂是必要的。如果用单模块推进剂来照顾最大射程,肯定要牺牲最小射程。
如果这个时候有一个性能优异的近距离炮管压制炮,效果自然会很好。如果105和155的推进剂能通过变室设计通用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