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山“最古老”的购物街,是这座城市的文化窗口。游客:好安静啊。

这里是姗姗热爱生活、摄影、旅行、美食的停靠点。

广东中山,位于珠江三角洲中南部,东临伶仃洋。珠江八大出海通道中,磨刀门、横门、李红旗通过市场出海。古称“香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府文化的代表城市之一。起源于中山的“香山文化”是中国现代文化的重要源头。中山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是伟人孙中山先生的故乡,同时也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节点城市和广东省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

三个来自鄯善的女孩去了石齐。参观完中山可开合的岐江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之前的文章《广东中山的母亲河上有一座可开合的桥,是这座城市的标志和地标》)后,回到了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布杰兴离綦江大桥只有几十米。在綦江大桥过马路后,你会看到一个“人力车、司机和乘客”的雕像,旁边写着“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从路口走进去就是步行街。

孙文西路是中山市“最古老”的购物街。古时候叫“迎恩街”。隋唐时期,这条街是买买买的...然后一直扩大到1925,形成了今天的格局。1925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名为孙文路,后来因为孙文路太长,分为孙文西路和孙文东路。

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东起悦来路中山百货大楼,西至中山商厦,全长约529米。我们看孙文西路文化旅游街的四个方向,西接石齐河,南接烟墩山,东临孙中山纪念馆,形成“山、水、城”的格局,是中山石齐的商业、文化、交通中心。因此,游客来到石齐,这条步行街已经成为一个必须看到的打卡点。

姗姗三个女孩从路口走进了孙文西路的步行街。第一感觉是:好安静!可能是因为天气太热,也可能是因为杉杉三姑娘到的时候是工作日,所以街上人不多,特别安静。

三个女生去步行街,因为路两边的商户很少,所以很容易集中在路两边的特色建筑上。这里的建筑大多是“南洋风格”,是19年末、20世纪初的欧式建筑和岭南骑楼建筑的混合体。此外,还融入了古建筑的艺术色彩,与西方古典建筑的造型融为一体...可以说,在步行街上看到的建筑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和艺术含量,而且具有巨大的历史文化欣赏价值和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

步行街上的建筑大多建于清朝至解放前一年。通常沿街的几个或几个以上的“南洋骑楼”连在一起,形成高低不平的连续界面效果。大部分以2-3层为主,少数为4层,如中国银行钟楼、思豪酒店等。因为有一排排的骑楼,所以在这里购物不受风雨的限制,人走在骑楼下感觉很舒服。

当姗姗的三个女孩漫步其中时,她们觉得自己置身于半个多世纪前的石齐老街。其实整条街凝聚着中山60多万华侨的乡愁。中山的华侨世世代代回乡,建造了许多房屋、餐馆和旅馆等建筑,使孙文西路繁荣起来。如“十八间”、“台东剧场”、“思豪酒店”、“石现公司”、“汇丰银行公司”、“福寿堂大药房”等。

此时我能感觉到步行街经过了粉刷和维护,既保留了过去的风格,又增添了现代的色彩,非常迷人。墙上不同颜色的粉刷,让整条街看起来明亮和谐;街道上也开满了鲜花,昔日的灰色建筑披上了粉色和米色的外衣。街道两旁增加了长椅,供游客休息;道路两旁种着槟榔树,更增添了几分热带风情。在这里,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有一种迷人的文化氛围。

走在步行街,可以留意街上的雕像来反映中山不同时期的情况。如“人力车青铜雕塑”反映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山街头的一个小场景,是步行街的重要标志。“小城故事浮雕”展现了当年各行各业的生活...

另外,在步行街上,有一个“中山商业文化博物馆”,坐落在一个外墙有粉的房子里。象山商业文化博物馆是中国第一个商业文化博物馆。它的前身是20世纪40年代的石齐镇总商会。以前的石齐镇是象山县和今天的中山市的所在地。现被安排为展示中山商业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场所。可惜姗姗来的那天是周一,博物馆不对外开放。遗憾的是我们没能去参观。

从街尾到街尾,虽然这里看起来很安静,但不影响它是我走过的中山街“最美”的一条街。此时此刻,我想,穿着汉服或者国旗礼包走在步行街上,一定是一幅非常迷人的画面。就算不买东西,不拍照,不逛街,也可以在这里玩一天。

总之,在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慢慢走,细细品味,总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整条步行街以城市文脉为主线,在历史、建筑、饮食、风俗、商业等方面体现中山的城市文化。是中山的文化窗口,是一张靓丽的名片,是游客了解中山的窗口。

那么,你去过石齐吗?你来过石齐最古老的步行街——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吗?参观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有什么感受?你认为这里安静吗?你在逛街的时候有什么特别的收获?如果你有机会来中山,你会去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吗?欢迎大家留言评论!本文为版权作品,未经杉杉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转载、洗稿。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姗姗,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