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是不是亏损越多,理赔就越积极?如何看待这种说法?(保险机构亏损时)
客户把钱交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不让钱躺在保险柜里睡觉。如果任何一家保险公司敢这么做,那么这家公司马上就会破产。
保险公司拿到客户的钱后,会以“大额协议存款”的形式,将少量的钱存入银行,以备不时之需。而且大部分的钱都会投入到收益中。规模较大的保险公司有自己的资产管理公司,可以直接投资;规模较小的保险公司一般没有自己的资产管理公司,需要借助大型保险公司的资产管理公司或者社会上知名的投资公司进行投资收益。
无论是大型保险公司,还是小型保险公司,在投资上都要遵循“稳健”的原则,绝不会盲目“风投”。一般情况下,保险公司的投资是盈利的,很少有亏损的。但也有看“错”的时候,出现了投资亏损的现象。不过这种现象一般很少见。
保险公司亏损还有一个特殊现象~ ~“资本金不足”的亏损。
这种亏损是一些排名靠后的保险公司的主要因素。由于股东变动频繁或股东实力不足,这些保险公司停止了对保险公司的投资,导致保险公司资本不足。在监管部门的限制下,天天担心“偿付能力”,怎么投资?因此,这类保险公司的亏损是自身原因造成的,应该属于“吃老本”的亏损。
理赔太多会有损失吗?
一般情况下很难出现。除非某地大部分人都购买了保险公司的保险,而该地所有人都因自然灾害或其他原因同时身故,需要这家保险公司集中赔付,否则理赔次数太多,保险公司会赔钱。但是,这种现象很难出现。
一般来说,保险公司公布的盈亏一般与理赔金额无关。
我长期从事平安保险,现在重特大事故风险无处不在,人们无法预测,所以每个人都需要保障。平安保险从头到脚,从里到外,保障齐全。分红时,保费可以退还。更多免费保护等着你。详情请留言。
哈哈。如果主动理赔会导致亏损,保险公司如何继续经营?
毫无疑问,客户喜欢积极理赔的保险公司。按照哪个保险业务员的逻辑,亏损越多,理赔越主动;索赔越主动,客户购买越主动;客户越活跃,保险公司赔付越多;保险公司赔的越多,赔的越多;长此以往,保险公司怎么赚钱,谁来开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绝不会因为主动赔付而赔钱。
每一款保险产品都是精算师设计的,一般情况下是不会亏钱的。因为市场竞争,它的预期利润并不高。而寿险公司的部分产品跨度长达几十年,在设计时难免会出现意外风险,可能导致保险公司部分产品亏损。随着保险公司的扩张和产品的迭代,这种损失对保险公司整体损益的影响越来越弱。
保险公司亏损的原因亏损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内部管理混乱。例如,某保险公司曾因高管贪污挪用公款而破产。当时保监会接手,不得不启动保险保障基金维持现金流。几年后上市,保险保障基金退出。
管理混乱的表现很多,有的支出账目严重不合理;有的承保权限太宽,很多不该保;有的理赔太松,很多不该赔的也赔了;其他违规行为。
随着监管的加强,这类问题越来越少。。
第二,投资失败。收到保费后,保险公司没有放在原处。在收到保险费和支付赔款之间必须有一段可预见的时间间隔。保险公司利用这个时间差,在扣除各种费用后,进行资金投资。这是保险公司赚钱的主要方式,这种方式赚的钱甚至可能超过保险业务本身。大型保险公司有自己的资产管理子公司,中小保险公司可以委托旗下的资产管理公司进行理财。这些资产管理公司有很多专家,但也有失误。十年前,一家保险公司因投资富国银行而造成数十亿的巨额损失。
如果保险公司严格执行资产管理和稳健经营的规定,除非投资市场崩盘,这样的投资损失被限制在很小的范围内,是可控的。当然,这也离不开国家相关部门的强力监管。近两年监管层谈“保险是保险的姓”,投资失误导致保险公司亏损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
第三,巨灾风险。9.11恐怖袭击对美国各地的保险公司打击很大。汶川地震也给当时国内的保险公司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这种事情很少发生,对所有保险公司一视同仁;除非一家保险公司在灾区的业务远多于其他公司,而且这里的业务占公司总业务量的比例很大。
事实上,除非发生全球性灾难,否则保险公司不会担心灾难带来的大面积损失。一方面,其他地区的利润可以抵消一部分灾害带来的损失;另一方面,根据规定,保险公司应当对其承保的较大风险安排再保险——即让实力较强的再保险公司承担一部分。再保险是专门从事保险的保险,再保险公司可以看作是专门从事一般保险公司的保险公司。一些特别巨大的风险将由国内再保险公司联合大型国际再保险公司承保。
第四,销量达不到预期。如果某一年保险公司卖出的保单太少,必然导致每张保单分摊的固定费用太多,成本太高容易亏损。同时,如果同类保单数量过少,其风险得不到有效分散,一旦出现巨量保单赔付,可能导致该业务亏损。
此时,如果叠加前期销售高峰的保单,到期赔付或集中赔付,保险公司将很难不亏损。所以保险公司的销售任务总是一年比一年好,所以保险公司的销售部门总是缺人,不断地招人、淘汰人、招人,以维持自己的销售能力。
5.其他原因。不知道,请补充。
说实话,以前有些保险公司惜赔、缓赔,现在惜赔、缓赔的少多了。为什么?一方面,竞争迫使保险公司积极理赔,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另一方面,管理技术的进步和管理理念的改变使得保险公司的理赔周期越来越短。据我所知,目前保险公司一般对理赔的理赔限额进行评估,从出险时开始计算理赔期限。索赔速度越快,索赔分数越高。从保险公司的财务角度来说,一旦发生保险事故,保险公司要提取责任准备金,通常不低于最终赔付的金额,有时还会翻倍。因此,理赔越快,对保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的好处越大——准备金与已交保险费的差额同时释放。
最后,站在保险客户的角度,温馨提醒:选择保险公司,要选择稳定有力的服务。毕竟保险责任最终还是由保险公司承担;如果选择业务员,就要选择专业的、尽职尽责的服务。不要因为人情和面子而买单。如果买的是长期产品,业务员第二年就走了,服务可能会打折扣;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不要跟风,不要太在意价格,贵的不一定好,便宜的不一定好,合适的就好,关键时刻能解决问题。保险是个好东西,但是你可以买错。。。可能会变成坏事。
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去理解。
积极主张?如果没有理赔准备金,保监会是不会开门营业的。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财务指标和理赔有直接关系吗?
买保险真的不是为了能理赔,保险公司也不会因为有精算师就不敢赔。
保险公司的运作模式并不是题目所描述的业务员所说的那样。
保险公司是商业的,损失就是损失。毕竟保险公司的结构和一般公司不一样。经营寿险的保险公司,因为经营成本的原因,通常盈利10年以上。
行业有自己的职业规范,不只是信口开河,而是实事求是。这是最基本的东西。
建议多看。
保监会官网可以选择公司年报。
这证明业务员对保险公司的费用了解较少。
保险公司赚钱就是死差、费差、利差。
你可以查一下保险公司的经营数据,死差一直都是负收益。
所以保险公司不怕赔,几乎每个保险公司都是这样。
那么保险公司之间营业收入的差异就是手续费和利差的差异。
亏损多了,证明保险公司在运营费用上投入太多,投资回报率太低。
和理赔热情没有太大关系。
亏损与净收入、补偿和投资收益等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