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作财务报表和损益表
如何做好财务报表的分析?笔者认为可以概括为“三表为主,比为中心;点面结合,对比是关键”。即从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三个主要报表入手,收集完整的信息,运用财务比率对企业不同时期的经济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分析要求针对性和完整性,也可以针对重大业务事项进行专项分析。财务分析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经营业绩分析
一般情况下,会计报表的使用者更关心企业的经营情况。他们拿到报表,往往先看经营业绩,也就是利润等指标完成了多少,效益如何,与历史同期相比有没有增长。财务分析首先要满足这部分会计报表使用者的需求。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年初制定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根据企业设定的年度经营目标,主要分析主营业务的完成情况,以检查业务是否按照预定的目标发展,预测未来时期的进展。通过实际执行结果与预期目标的对比,找出差距。与上年同期相比,由于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都在变化,可能长期受外界影响,所以一般最好收集最近三年的财务信息。比如利润表项目的分析,可以采用比较百分比法,即将比较期内第一期的各项指标全部设为100%,将以后各期的报表数据换算成第一期数据的百分比,从而找出各个项目的变化和发展趋势,然后重点关注一些差异较大的项目。这样更直观,也更容易理解。
其他业务对目标完成的影响不会太大,可以简单分析;但是要关注一些新业务,比如开发新市场、新产品,或者做一些专项分析,帮助报表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2.盈利能力分析:
利润指标是企业最重要的经济效益指标。对这一指标的分析应着眼于主营业务的损益。有外贸进出口权的企业可以分为外贸和内销两部分,而其他非主营业务和非经营性收支的损益分析可以简单一些。
财务比率的计算比较简单,很难解释和说明。如果只计算财务比率而不分析,那么什么也解释不了。只有深入分析,才能找出影响指标的最直接原因。
3.成本因素对利润的影响分析:
如果进一步分析利润指标,一般来说有两种方式。一种方法是分析成本、数量和利润的基本因素,如单价、变动成本、销售量和固定成本。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主营业务涉及的产品总体稳定,单价、变动成本等因素变化不大(除非产品附加值高或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所以只需与往年进行销量和固定成本的对比分析即可。
另一种方法是分析利润结构。从利润表的组成部分入手,先对销售收入进行多期对比,看看本期销售额与往年相比有没有大的变化;然后把其他项目换算成销售收入的百分比,看利润表中各个项目的比重,哪些项目变化较大,进一步分析原因。营业外收支和投资收益也不例外。在结构百分比的基础上,还可以结合一些财务指标进行分析,比如成本费用利润率可以分解为销售净利率和成本费用在销售收入中的比重,这样只要知道任何一项费用在销售收入中的比重,就可以计算出这笔费用可以产生多少回报,企业管理者就可以据此降低成本,削减费用,争取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第二部分分析资产管理的效率。
企业各种资产营运能力的比率,反映了管理者利用现有资产的管理水平和效率。资产的快速周转体现了资产的流动性好,偿债能力强,资产利用充分。资产管理效率的分析主要通过以下指标进行: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投资回报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
一般用账龄法分析应收账款的周转情况,着重分析应收账款的逾期情况。根据单位信用状况和重要程度,下订单、列清单,提供详细信息,督促直接责任人主动催款;对存在的坏账和坏账应进行详细分析,以引起管理层的重视。
存货周转率的分析一方面要与同行业和企业前期进行比较,同时要进一步分析影响存货周转率的因素。一个是分析存货中每一项的周转率,一个是分析存货的长短,以及滞销发霉的存货商品占总存货的比例,还有一年以上的旧存货的潜在损耗。
第三部分是偿付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分析是指对企业偿还各种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能力的分析。债权人最关心的是企业的偿债能力,但为了企业安全,也受到管理者和股东的广泛关注。偿付能力的分析除了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外,还可以用产权比率和利息保障倍数等以下指标来说明。
第四部分是现金流量分析
现金流量表主要用来反映企业创造净现金流量的能力。现金流量表的分析有助于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信息及其变化的原因,预测未来的现金流量,评价企业的财务结构和偿债能力,判断企业根据外部环境变化调整现金收支的空间,揭示企业盈利能力与现金流量的关系。由于现金流量信息本身的客观性以及某些方面与评价目标之间较强的相关性,现金流量比率的分析可以对其他财务指标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比例来分析:
现金流量比率指标表
第五部分是企业管理的不足及应采取的措施。
针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提出了一些需要解决和改进的问题,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财务分析的目的是解释各种项目的变化及其原因,通过分析发现一些问题,衡量当前的财务状况,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将大量的报表数据转化为对具体决策有用的信息。在公司的经营过程中,我们遇到了新的问题和情况,如汇率的剧烈变化,有前途的新产品的开发,大规模的代理销售。要分析原因,做详细透彻的专题分析,突出这一事件的重要性,引起管理层的重视,真正体现财务会计的监督管理职能。